APP下载

世界信息分类的哲学尝试

2020-05-08黎群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异象粒子宇宙

黎群武

(湖北科技学院 临床医学院/附属二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信息主义哲学[1]认为,一切皆信息,世界是信息的。因为只有能感知或观测的事情,它们才能被描述,所以世界信息的定义是: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以及人脑对它们的识别。

世界信息是包罗万象的,如果我们不将信息分门别类,那么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所带来的巨量信息,就会使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信息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从信息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世界信息进行分类,至少应当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所有类型的信息总和能够涵盖世界已知的全部事物;二是不同信息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如系统性、过程性、辩证性和互补性等);三是信息分类既要采纳当代科学技术的主流成果,又能包容人类历史的不同优秀文化。这诚然是一项耀眼并棘手的工作。

“从当代科学哲学的视野来看,世界的本质既可以具有物质性,又可以具有能量性;既可以是空间的,又可以是时间的;既包括变化的规律性,又包括突变的新颖性。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多样性质。”[2]据此,哲学上可以尝试将世界信息分为实在信息、虚在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信息三大类型。其中,实在信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所有的物质都归结为粒子、反粒子或暗物质,所有的能量都归结为运动能、力学能或暗能量。虚在信息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类:空间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时间则分为零时间、虚时间和实时间。联系信息有普遍与特殊两种方式:普遍联系可分为意识和规律,特殊联系则分为梦魂和异象。在此基础上,各类信息还可细分,但又不是无限可分。

一、实在信息

实在信息是实际存在的、宇宙中一切物质(具有物理质量的东西)和能量(通过仪器设备能够观测到的某个物理系统对其它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的统称。生活中我们以为实在的东西要比虚在的容易认识和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实在的东西也不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绝对实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它们总是在不断地发生转化。

(一)物质信息

物质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物理质量。当代自然科学的主要成果表明,世界全部的物质归根到底只有三类:粒子、反粒子、暗物质。

1.粒子

物质的种类纷繁复杂,仅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都难以计数。从化学的层面讲,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有上百万种,而组成分子的化学元素却只有百余种,它们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组成。这样看来,微观世界的本原非常简单,一切物质都可以还原成四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和光子。可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加速器发明以后,物理学家发现“基本粒子”的种类比化学元素的种类还要多,所以称其为“基本粒子”并不合适。现代物理学揭示夸克和轻子不可再分,“没有实验证据显示夸克或轻子还有内部结构,但它们是否是物质的终极本原,则是将来的物理学家才能回答的问题。无论如何,现在人们已不愿再轻言‘基本’二字了。”[3]

按照统一场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运动无不是统一场演变的结果。实物粒子可以由无形的场转化而来,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复归为场。在宇宙演化的统一场阶段,能量极大(温度高达1032K),物质只能以夸克形态(甚或比夸克更细微的形态)挤在一起,形成“夸克汤”。量子场论预言,夸克不可能继续被分离,即“夸克幽禁”。但这一阶段的时间总共不会超过10-16秒。最早阶段的宇宙气体可能由夸克、轻子(中微子)和规范粒子(电子、光子等)组成。背景辐射理论证实,宇宙确曾很热。那么更早期宇宙温度曾高到化学元素也无法存在是必然的推论——它们只能是后来合成的。形成重子(重子是核子概念的延伸,它是质子、中子和其它强作用费米子的统称)的夸克物质虽然开始很少,但对宇宙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它就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当然也不会有人类。

粒子究竟是点状还是线状呢?过去我们认为复杂事物都是由简单事物构成的,可是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猜测,夸克(甚或比夸克更基本的物质)很可能不再是点状的,而是结构更复杂的线状的弦。关于粒子结构的弦理论,是为解决粒子模型中存在的无穷大等困难而复活的一种场论。弦是有张力并在一定作用下发生振动的物质客体。为了描述粒子复杂多变的态,弦的模型又分两种:一种是有两个端点的弦,称为开弦;另一种是圆圈式的弦,称为闭弦。只有弦的张力无穷大时,弦才收缩为一点。不同的弦,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振动,构成了宇宙中已知的基本相互作用和有关的微观粒子的态。但是,弦是没有质量的。那么,世界的质量从何而来呢?毕竟,统一场的转化终归是不能无中生有的。

物理学上还有一个反对粒子学说的解析学派,他们构建的“鞋袢模型”认为,自然界没有什么基本的物质单元,追求物质的最终单元是徒劳无益的。“鞋袢”包含有自己依靠自己或自相关的意思。“夸克幽禁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人们就得回到鞋袢哲学上来。”[4](P82)不过,大多数物理学家今天仍然在致力于粒子学说的研究。

2.反粒子

理查德·费曼指出:“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结合起来所必需的关键思想是存在反粒子。”[5](P2)反粒子是粒子的对应物。粒子-反粒子对的产生与湮灭过程表明,单粒子的理论是不彻底的,完整的粒子学说必定是含有粒子的产生和湮灭的量子场理论。

今天的宇宙中大量地存在着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物质,却没有发现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构成的反物质。这是原始宇宙就有的不对称,还是宇宙演化产生的呢?

暴胀宇宙假说认为:我们的宇宙始终不是完全对称的,正物质粒子明显地多于反物质粒子。这个假说有其合理性:如果相等,它们相遇时立即湮灭为场,那么今天的宇宙中如何产生出实物粒子构成的星球和人类呢?

然而在物理理论家看来,原始宇宙中正反核子没有理由不对称。粒子实验的经验表明,重子数有它的守恒性。那么,重子数守恒是严格的规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只有分门别类才有守恒性。并且,当能量提高很多量级时,重子数的守恒律可能会进一步拓宽。所以今天的不对称应当是宇宙演化的后果。如此,在宇宙为超高温的甚早期应当有过一种物理机制,它使正反核子数目从完全相等变成了有微小的一点差别。

到底有没有反物质天体呢?从微观上讲,粒子和反粒子的电磁作用和强作用性质都一样,光子和反光子又是同一种粒子,所以正物质天体和反物质天体是看不出差别的。能让我们判断地球之外是否有反物质天体的重要根据,是粒子与反粒子相碰时的湮灭现象。绝大部分正反核子已成对湮灭了,剩下核子而没有反核子,暗示着它们湮灭前是不等量的。这样,没有反物质天体就是自然的结论。

对称的宇宙模型到目前为止是被否定的,因此也否定了反物质天体的存在。但问题是,人类的观测能力并未登峰造极,今后会不会达到宇宙的边缘、甚至触及可观测宇宙之外呢?所以反物质世界是否存在,仍是当代科学的十大谜团之一。

3.暗物质

有一类物质如中微子,它们和其它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即使穿越地球也不和地球物质产生核反应,它们在宇宙中是一种暗物质,即用光不能看到、但能产生重力作用的物质。现代宇宙学建立的大爆炸模型认为,暗物质可能占到物质总量的绝大部分(90%以上)。

暗物质主要是星系际气体,一般分为热暗物质和冷暗物质两种,以冷暗物质居多(也有可能出现中间状况:温暗物质)。由于星系际的空间容积很大,所以包含了巨量暗物质的气体依然是十分稀薄的,它的密度仅比宇宙平均密度大一个量级左右。像发光天体有层次性结构一样,暗物质的分布也是有层次性的,星系内和星系团内存在着各自的暗物质。物理理论家强烈地暗示,非重子物质是宇宙中最主要的实物,可以作为主要非重子暗物质的候选者有中微子、轴子等。

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恒星,由于它们发出的光不会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引力作用。这就是存在于空间的黑的空洞,称为黑洞。黑洞不属于暗物质。实际上,黑洞并不真正是黑的,它同样在发光,且越小发光越强,所以小黑洞比大黑洞更容易探测到。

(二)能量信息

在物理学中,能量是一个通过仪器设备观测到的物理量,通常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它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能量虽然是一个常用和基础的物理概念,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抽象和难定义的物理概念。事实上,物理学家一直到19世纪才真正理解能量这个概念,在此之前,能量常常被力、动量等概念混淆。

把能量归结为实在信息,主要基于两点理由:其一,物质和能量都具有守恒性,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实在转化为虚在,势必破坏守恒性,因此实在的物质转化为实在的能量就是一种必然的推论。其二,物质自己不会运动,驱使物质运动的是能量。能量自身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显示出来的作用——运动快慢、力度强弱、光线明暗、温度冷热等,都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现在所称的能量,实际上是已知能量。科学发现,与暗物质一样,宇宙中还存在巨大的暗能量。关于能量的分类,物理学家并没有形成共识。有人分为动能和势能,有人分为机械能和内能,有人则分为运动能和力学能。各种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概括的全面性而言,把能量分为运动能、力学能和暗能量三类,似乎更为恰当。

1.运动能

运动能是在物体的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能量,可以分为非生物运动能(如潮汐能、风能、水能、声能、热能、光能、电能、核能等)和生物运动能(如生物能、生命能量、神经能等)两大类。

非生物运动能是构成运动能的主体部分。尽管唯能主义者认为能量是最基本的概念,但物理学对于能量的揭示远没有像对物质那样深入,这是造成人们对于能量认识不清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物理学家在研究热量时指出:“总能量是系统热量的总和。热量不过是随机运动的能量。”[6](P138)这样的话,力学能或者势能如何在总能量中体现呢?又比如说:“物体热是因为它的温度高,温度才是重要的。”[6](P139)可是,我们至今不知道温度到底是什么。能量用焦耳度量,温度则不同,它以理想气体压力定义的绝对温度来度量。我们能凭感觉直接感知温度,制造了温度计测量它,但在物理学的统计模型里,还没有能够解释什么是温度的概念线索。

生物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唯一的可再生碳能源。

生命能量物质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它们在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释放生命能量——热能和ATP。热能用于保持体温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则来自ATP。

在人和动物的神经活动中,实验观测到神经传递指令和反馈信息时存在着不同于其它生理反应的能量活动,科学家们称之为神经能。唯能论者甚至认为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即发生于中枢器官的神经能。譬如谢灵顿说:“有限的意识活动附属于能量系统。”[7](P232)海森伯认为:“特殊种类的能的产生也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而且一定量的能可完全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对于心智能,即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神经能来说,情况就是这样。”[8]

2.力学能

力学能是在物体的引力或斥力(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中体现出来的能量,它决定着物体的存在状态,表现为宏观中的重力势能和微观中的粒子结合能。在牛顿时代,关于重力势能的研究及其成果已得到广泛肯定。而量子力学出现以后,关于结合能的认识则还处于智者见智的阶段。

过去我们认为,大自然最基本的力量之一是将质子和中子约束在原子核中的力(强相互作用)。现在看来,“夸克之间的力才是真正的强相互作用,相比之下,原子核之间的力黯然失色。”[5](P108)弱相互作用不是以力量显示价值,它最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能区分左手粒子和右手粒子(自旋方向)。温伯格说:“除了引力以外,我们至今尚未发现任何来自最高能量层次引起的效应,而我们认为真正的真理就隐藏在其中。”[4](P61)

经典物理中的真空就是没有物质的状态,这样的真空不具有能量也几乎无可争议。问题的复杂性来自微观物理。从量子场论来看,一切微观物质都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当场受到激发,我们才看到了场量子。当量子场处于基态(最低能态)时,我们看不到任何粒子,理论上就把这一状态叫真空态。这时的真空中没有粒子,但处于基态的量子场依然存在,它依然是具有能量的。这其实是测不准原理的直接后果:要一个微观粒子静止地处于势能最低点是不可能的。海森伯测不准原理使得能量不能无中生有这个观念可以被违反。真空已不是空无一物的状态了,由于随机的量子涨落,能量可以从虚无中得到。但是真空中的能量,在能量守恒和惯性两方面是反映不出来的,所以真空是否有能量的问题仅在引力问题上才有意义。

量子场论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它不能处理引力。于是出现了探索的新办法——弦理论。理论物理学家们十分热衷于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当我们在高达1015~1019GeV的尺度上来观察自然时,自然的终极组成不是点粒子或场,而是弦。这种弦在张力的作用下会以无穷多种模式振动,每一种模式被认为就是某一种类的粒子。最低阶的模式就是质量最小的粒子,接下的模式就是质量第二小的粒子,依此类推。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被看成是这些弦连接到一起,随后又再分离出来。这一理论激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第一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没有无穷大的引力理论。从数学上讲,弦理论具有无可否认的美学上的吸引力;但在物理学上,却没有使人非相信不可的理由,因为它没有质量。

3.暗能量

科学家观测发现,我们现在的宇宙不仅在不断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那么加速膨胀就需要加入新的能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科学家们也不知道,所以取名叫暗能量。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暗能量。应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计算,估计宇宙维持当前的这种膨胀速度,现有暗能量应当比现有物质和暗物质所产生的能量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二、虚在信息

“虚在”相对于“实在”而言。所谓虚在信息,是指那些虽然无影无踪、但人类通过直接感知或间接观测可以得到确认的虚空存在的统称。虚在信息既没有物质的质量,也没有能量的力量,但是世界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们,那就是空间和时间。

(一)空间信息

空间是无边际无形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容纳万事万物的虚空场所。“空间不是一个物,不是我们某个感觉器官可以单独感知的东西,我们观察不到它,但是我们身体与之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又可以体验到它的存在。它已经是被构造好了的,不可拆解,就在那里,所有的活动都在它的构成之中展开。”[9](P164)虽然空间以它可靠的本性为我们所有的思想与活动提供了坚实而足够的领域,但是空间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当然,物质、能量、时间……或者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一些西方思想家认为,空间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只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空洞的容器,只是客观的、绝对的框架;而是人们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影响人的世界。但是,至今没有形成一门像物理学、语言学那样的“空间学”。它不是因为自身仅仅是虚空而过于虚空,就是因为它作为所有物质存在的形式、整个社会生活进行的场所而涵盖过多。

罗素认为:“我们有两个空间,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在经验中知道的,另一个仅仅是推断的。”[9](P104)苏贾则从列斐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的表象”和“表象的空间”中延伸出了第一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第二空间(主观的、精神空间)和第三空间(超越所有空间的混合物)的概念。[9](P133)他们给空间分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物理学家们认为,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精神空间不能囊括所有的虚拟空间,如网络空间属于虚拟空间,却不能认为它是一种精神空间。所以,把空间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混合空间三种类型似乎更为合理。

1.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立体空间,具有连续、无限、三维、均匀、各向同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包括宏观的宇宙空间和微观的粒子空间。超三维空间迄今为止还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推测,将它列入世界观的范畴没有客观依据。宇宙空间和粒子空间只是相对于空间容纳物质的巨细而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界限,没有理由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

就宇宙空间来说,真空是宇宙最主要的组分,它的密度约占总密度的65%左右,正是因为它才让物理学家得知,今天的宇宙处于膨胀阶段。宇宙在膨胀时,空间在不断扩大吗?光谱的红移来自宇宙的膨胀,表明星系在向远离我们的方向运动。“从宇宙空间中的任何一点来观察,四面八方的宇宙都在以同样的速度向远处退去。愈遥远的部分退行的速度愈快。”[4](P3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质能互换定律,宇宙膨胀时温度不断降低,物质不断增加,质能的总量却没变。那么我们说宇宙在膨胀,究竟是什么在膨胀呢?星球、星系和星系团都不在膨胀,它们之间的结合力比膨胀力更强大,所以膨胀实际上是宇观空间的膨胀。虽然空间无限,但不意味着空间不变,宏观的宇宙空间看起来是在不断扩大的。

粒子空间顾名思义是粒子活动的场所。和宇宙空间无限大相对应,粒子空间应该是无限小的,因为空间是相对的、自洽的。

2.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容纳的不是实物,而是抽象概念或数字密码。因为这种容纳概念或数字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动植物所不具备的,故而虚拟空间是人类的产物。可以分为精神空间和网络空间两类。

精神空间广泛存在于人类活动中。宗教里的天堂地狱、前世来生等,哲学上的意识空间、思想空间等,都属于精神空间。许多具体的科学研究也都涉及精神空间。例如在数学上,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及一些额外结构的集合,常见的空间类型有向量空间、度量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函数空间、样本空间、概率空间等几十种。文学艺术上的空间代表目标事物的概念范围,例如发挥你的想象空间,别局限了你的思维空间等。

网络空间是当代信息社会的产物,一般是指互联网上盛放文字、声音、影像的地方(如网站);当它指全球范围的因特网系统、在线会议体系、数据库时,称作网络的信息系统。网络空间的虚拟表达具有与精神空间不同的特点,它通过借助通讯设备、数码技术等,使事物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3.混合空间

混合空间既有物理空间的性质,又有虚拟空间的性质,它是人类与空间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作为人类自身组成部分的生活环境。马丁·海德格尔指出:“只有理解了人类生存本质,才可能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10]人类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体验到的基本上是混合空间。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空间看起来好似均质的,看来其纯粹的形式好似完全客观的,然而我们一旦探知它,它其实是一个社会产物。”[11]

根据人类活动的不同,混合空间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譬如按人数分为个人空间、集体空间、社会空间;或者按行政区划分为国、省、市、县、镇、村等;或者按工作性质分,小到个体摊贩、私人诊所、边防哨卡,大到百货商城、综合医院、航母编队,人们可以分出许许多多混合空间。当说到混合空间时,人们并不是模棱两可地说它具有空间性,而是在确指实际占用的场地、范围等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从流水线作业、商业步行街到乡村邮递员那里,我们都能看到它隐蔽的身影。

(二)时间信息

时间是事物内禀的、用来度量事物运动过程的、线性不可逆的虚空存在。当代宇宙学和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时间因贯穿宇宙始终而分为三种:零时间、虚时间、实时间。

1.零时间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时间可以回溯直至无穷(传统力学模型),即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现在多数科学家的观点倾向于时间在一个奇点处有一个开端,即时间是从大爆炸起到大分解止的一条直线。

弗里德曼的宇宙学模型指出,宇宙是有始有终的。宇宙产生的同时意味着时间产生。原始奇点发生大爆炸前的一霎那,就是零时间。

史蒂芬·霍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有一位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那还会有造物主的存身之处吗?”[12](P121)他的同事当·佩奇却说:“上帝是否创造宇宙的问题和宇宙是否有边缘并没有直接关联,尽管许多人认为是相关的。例如,一个圆圈表示一个宇宙。当时间前进时,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一个最早的时刻;可是你沿着的是圆圈线,该线没有终点,它只是不断围绕着。……我认为宇宙的情形是类似的。霍金的新模型更像这没有开端和终结的圆圈。”[12](P121~124)

2.虚时间

从宇宙学的理论上讲,宇宙能量最大、质量最小的时刻是可以出现的;但是从哲学和数学上讲,它们只能无限地接近最大或最小——这意味着没有原始奇点,没有零时间。为此,霍金首次提出虚时间的概念,它是和实时间成直角的另一个时间方向。在虚时间里,没有科学定律在该处失效的奇点,也没有人们需要在该处祈求上帝的宇宙边缘。宇宙既不创生也不毁灭,它就是存在。“如果你假设,宇宙在虚时间里的过去历史图像是所有可能的、恰好和我们现在时刻宇宙相符的这类形状,而你多多少少用传统量子力学方式来解释它,至少在原则上你会得到整个宇宙唯一的波函数。”[13](P113)这样的话,“现在”不一定要有一连串的过去时刻,因为它是一个自洽的数学结构。

霍金认为,虚时间才是真实的时间,而我们称为实时间的仅是我们的想象。“也许我们称为的虚时间是真正更基本的,而我们叫做实时间的,只不过是我们发明的观念,用来帮助自己描述我们认为的宇宙的样子。”[13](P116)

虚时间中的“虚”不是指想象,它是数学中非常古老的观念,也就是虚数,譬如-1的平方根。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一位给定的观察者,空间和时间当然是可以区分的:我们用尺来测量空间,用钟表测量时间。爱因斯坦和闵可夫斯基在20世纪初指出,不同的观察者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只不过是同一个统一的空间——时间观念的不同方面。空间——时间是四维几何,它有某些类空间的方向和某些类时间的方向。如果你用虚数来测量时间方向,那你就得到了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完全对称,这在数学上是非常美妙和自然的观念。无边界设想就是利用数学的这个单纯化,建立的最简单的宇宙初始条件理论。

但是,人们不要以为日常经验中可以直接体验到虚时间。它是一种用来表达物理方程式的数学观念,也是一个解释宇宙初始状况的特殊设想。

3.实时间

实时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它是人类对于万事万物变化过程的真实感受和直接经验。人类的时间观念根源于日常生活事件的发生次序,也有时间间隔长短的因素——比如两件事同时开始,但一件事结束了另一件事还在进行,我们就说另一件事所需的时间更长。

时间是一维的、线性不可逆的。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没有反过来进行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碎,玻璃渣不可能从地上跳起来复原成瓶。但从机械力学来看,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无法解释的:比如两个物体弹性相撞的过程,顺过来反过去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直到统计力学和热力学建立起来之后,时间的不可逆性才得到正确理解。

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在时间的计算上,通行的国际单位制(SI)时间是秒。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电磁时间,但它已经受到引力时间、中微子时间、核时间等挑战。

三、联系信息

联系信息是连接实在信息和虚在信息的无形纽带。它不是作为“存在”(没有质量和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感知,也不能间接测量)而存在的,但是透过实在信息和虚在信息的相对存在和运动变化,人类能清楚地认识到它。

根本说来,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孤立的事物。世界的联系有两种基本方式:普遍联系与特殊联系。

(一)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是事物之间广泛的、经常的联系,可以分为意识的现象联系和规律的本质联系两种。

1.意识信息

意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外在联系。没有意识,就没有世界观,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表象联系就无法建立,其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即使事实地存在着,却无从谈起。

迄今为止,极少有人把意识的本质看成是一种联系。普罗大众往往习惯地认为人的意识局域于人的头脑,哲学家们大都把意识当作人的能动性反映,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科学家们也认为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

事实上,一方面人的意识离不开人,否则就失去了主体;另一方面意识主体也离不开与客体的联系,否则就失去了反映对象。记忆、想象等,看起来好像主体没有与客体联系,实际上却是既往联系的情境在主体中的再现或推演。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虽说反映也是一种联系,但是“人的能动性反映”“人脑的机能”这样的表述强化了主体功能,弱化了客体作用;只是表达了主客体之间联系的主观方面,即意识的主观性,忽视了意识的客观性。然而意识不仅是主体的、主观的,也是客体的、客观的。这里的“客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反映对象),而这种“客观”,不仅是说意识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而且是说意识自身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联系包括了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所以阐释意识的本质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联系”更为准确、全面。

如果把意识归结为人脑的反映或机能,那么意识就成了物质的附属品,说到底世界上唯有物质,从还原论的角度讲,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正是长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分歧的焦点。假如我们把意识归结为联系,此种争论或可消弭。因为世界一开始就存在联系,但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反映。就像初始的简单物质派生出后来的复杂物质一样,初始的根本内在联系派生出今天纷繁多样的内外在联系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推论。作为一种观念性的客观存在,意识既与主体有关,又与客体有关;既不在主体内部,也不在客体内部。

生命皆有意识。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没有大脑的生物其实也具有感觉、知觉、记忆等意识现象。你去触碰一下含羞草,它马上就能感觉到并把叶子蜷缩起来。那么为什么还要说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呢?我们明明知道一些动物具有语言、使用工具等智力能力和心理活动这样一些事实,却因为人为的界定“只有人才有意识”而故意设置了一系列障碍:如动物语言没有语法、使用工具没有目的和灵活性、智力受个体需要的引导且范围狭小等,进而否认动植物的意识。其实,这些障碍是不牢固的:动物相互交流的声音为什么要符合人类语法呢?既然它在使用工具怎么会没有目的呢?难道人类的活动能够脱离个体需要的引导吗?

从单细胞生物、植物、动物直至人类,生物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意识也各不相同。根据既有的知识和新的观察分析,可以考虑将意识分为三类:一是初级意识——凡是生物皆有的意识;二是中级意识——有大脑的生物才有的意识;三是高级意识(或称人类意识)——人类独有的意识。

(1)初级意识

初级意识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记忆等。

感觉是生物直接与客观事物建立起来的表象联系,是生物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从最简单的变形虫到最复杂的人类,都具有感觉。它虽是最简单的意识现象,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辨事物的属性、了解自身的状况、构成高一级意识的基础等。可以说没有感觉就没有意识。

知觉是生物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与感觉既有共同点:都是生物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反映的都是当前事物;又有明显区别:感觉反映局部,知觉则反映整体,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的特点。实际上,生物都是以知觉的形式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仿生学中存在大量模仿动植物知觉能力的现象,如将蝙蝠的声纳系统运用于潜艇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生物中的反映。“构成意识统一的记忆系统是一个时间性系统;在意识中通过现在把过去和未来联结起来的这种特殊的联系,似乎同样构成了时间性和意识统一性的基础。”[14]记忆包括识记(信号输入)、保持(信号储存)、回忆或再认(信号提取)三个基本环节。植物种子季节性地发芽,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等,都是生物记忆功能的体现。

(2)中级意识

中级意识是有大脑的动物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反映,包括思维、言语和情绪等。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性反映。它建立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一类事物,并且能够通过某种媒介(环境、语言等)来反映事物。正是由于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所以有脑动物可以区别、判断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自身的事物,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例如狼群狩猎。狼一般不对超大型动物或不合自己胃口的动物进行捕食,也不会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展开攻击。群狼出击时,有的驱赶,有的撕咬,有的埋伏,轮番交替,分工合作,快速有效,军事上称之为群狼战术。

言语是有脑动物应用语言的过程,它与思维紧密相连,具有符号固着、概括、交流等功能。鸟语蝉鸣、马嘶犬吠甚至肢体动作等,都是有脑动物的语言。

情绪是有脑动物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独特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和表达。情绪与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带有情境性,一般是不稳定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见到各种有脑动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达。

(3)高级意识

所有生物中,只有人类才具有高级意识,表现为情感、想象、创造和意志等。机器人(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产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具有人类意识的特征,但不是人类意识本身。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它既有情境性,又不被情境左右,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稳定性和感染力。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宗教感等。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把想象区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无意想象是不自觉的,如看到明月想起故乡等。

创造是知、情、意的综合,主要表现为创造思维,也与创造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是探索未知的活动,十分艰辛,但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机遇,有时也归功于顿悟或灵感。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而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15]人的意志既是自由的(自主选择目的采取行动),又是不自由的(愿望和行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否则一事无成)。

2.规律信息

规律是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通过人的理性观察而反映出来的,因而又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联系,亦即人脑与必然联系之间的联系。宇宙的演化不仅有规律,而且有不同层次的规律。哲学把世界划分为自然、社会、思维三个方面,相应地,世界规律可以分为三个类别: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

(1)自然规律

自然科学揭示的自然规律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因果规律(决定论)和统计学规律(概率)。它们分处两个极端:秩序与确定性好比规律的一端;无序和不确定性则好比规律的另一端——关于概率的定律,也就是从大数和机会的特征里找出的自然规律,它能解释我们宇宙中的许多事情。

已发现的自然规律中绝大多数都是决定论规律。数学、物理和化学追求简单,结果总结出的规律反而多;生物学希望尽可能考虑周全而不轻言规律。据不完全统计,数学有200多个定理,物理学有50多个定律,化学有10多个原理,生物学法则却只有新陈代谢规律、遗传法则等几个,并且有的还存争议,如自然选择法则。一方面,科学家们不喜欢生物系统令人头昏脑胀的复杂性,它使设计可以检验这些系统的理论和实验工作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生物学家们对数学推论怀有戒心,认为数学模型总是把问题过度简化了。量子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之父马克斯·德尔布吕克认为:“物理学处理的物质与现象,不论现在或过去,不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遥远的星球上,都是普遍的。物理学可从相差悬殊的现象之间抽出共同点,归结为更加单纯的根本性的法则。但生物现象与物理现象相反。”[16]

过去,我们的能量和动量概念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概念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作用量子的存在,对一个量的观测会实在地影响另一个量:能量与时间一对,动量与空间一对。海森堡将这种状况总结为几个不确定关系:能量的精度需要付出时间精度的代价;动量的精度需要做出距离精度的牺牲。测量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物理学定律在特征上都是统计的。量子论只谈可能值,而不是确定量;谈几率,而不是肯定。原子里的经典电子轨道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在一定区域发现电子的几率。能量和动量在平均意义上还继续成立,但在个别事件,能量可以无中生有,也可以无声无息地消失。“量子场最奇异的特征大概是它们那永不衰竭的活力。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电磁场像魔鬼一样地在虚无中产生出光子,然后匆匆令它们消失。”[5](P103)

物质世界是有层次的,反映物质世界的物理学规律也是有层次的。每一层次的物理都植根于更深层次的物理学。温伯格指出:“我们要探索的就是:寻求一组简单的物理原理,它们可能具有最必然的意味,而且我们所知有关物理学的所有一切,原则上都可以从这些原理推导出来。”[4](P42)目前那种大一统的原理还没有被发现,即使有,也应该是包容而不是否定其它层次的物理学规律。

自然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自然规律因此难以穷尽。自然是一个大系统,与之相应地自然规律也存在一个大体系。曾有学者撰文指出:自然规律系统可分为分类系统、控制系统、演进系统。[17]不管这种划分是否正确,对自然规律系统分类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2)社会规律

一般地,社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所以社会规律可以概括为政治规律、经济规律、文化规律三大类别。

直接概括成政治规律的形式比较少见,其实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条例制度、道德规范、政党章程、外交准则等都是政治规律的表现。尤其是国家宪法、联合国宪章,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政治规律。

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因为借助于数学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无论是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财富规律,还是经济学的十大定律等,它们差不多享有与自然规律相同的客观性地位。

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和人的本质需求的内在一致性就是文化规律,可分物质文化规律和非物质文化规律。总的来讲,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宽松的政治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历史上一定地区的文化积淀是文化发展的条件,积极向其他民族学习的习惯是文化长盛不衰的秘诀。具体的文化规律则不一而足。

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者不能孤立存在。比如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科学也是艺术,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等。因此,在总结某个社会规律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交互影响。如战争规律,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道义、外部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3)思维规律

目前总结的思维规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形式逻辑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演变出的其他规律。

思维规律既广泛应用于自然,如形式逻辑规律是数学推理和数学证明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运用思维规律破译遗传密码等,又广泛应用于社会,如编译无线电密码、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等。

(二)特殊联系

有普遍就有特殊。特殊联系是事物之间特异的、打破常规的联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梦魂的现象联系和异象的固化联系。其中,梦幻与灵魂具有缥缈性(零散发生、虚境穿越)和主观性(个体经验、不留痕迹),异象则具有质异性(异常发生、持续存在)和客观性(实际变化、有据可查)。

1.梦魂信息

(1)梦幻

梦幻是人脑对现象世界个别的、被动的、间接的偶然反映,习惯上分为梦与幻两个方面。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绝大部分科学家相信人都会做梦,还有人相信做梦也会发生在某些动物身上,理由是它们有快速动眼睡眠。然而动物的主体经验不能确定,故而没有纳入梦的范畴。幻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幻想中创造的虚幻物称之为‘白日梦’。”[18]也就是说,幻是梦的一种。

梦总是个人的经验,别人替代不了。梦的内容通常是非自愿的,但有些梦又是自己可控的。无论是自控的还是非自愿的,梦的整个过程是一种被动体验。做梦往往借助于睡眠,即中枢神经系统休息的时候,是意识不清或幻觉的产物,因而梦对世界的反映是间接的。一个人有时做梦,有时无梦;有时做这样的梦,有时做那样的梦。总的来说,梦的发生是偶然的。

梦因多样,所以释梦不能千篇一律。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部分昏睡、部分清醒的意义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它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说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的产物。”[19]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的历史意义,在于把梦纳入了科学考察的对象。另一位大师级的心理学家荣格则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自发的和没有扭曲的产物,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修饰的自然的真理。

梦的类型因需要而划分。中国的先人根据梦的不同内容做过较为详尽的分类,蔚为大观:有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籍梦、转梦、病梦、鬼梦等。

(2)灵魂

灵魂是人类的终极关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它为悬而未决的神秘事物。

据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人类已具有灵魂观念。原始人所具有的灵魂观念简单朴实,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这种超自然的物质与所有的生物实体并存且贯穿在其中,心灵学者一直声称他们能看见这种物质。”[20](P193)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灵魂观开始趋向非物质化的“精神统一体”。进入现代科学社会以后,人类对灵魂性质的认识转向多元化:物质、能量、精神、意识等。可见,灵魂虽为多种宗教、哲学、科学所主张,但论及其性质时有极大分野。

西方的原始宗教认为,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其本质就是力量;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在中国的道教看来,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称之为“元神”;经过修炼,人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如“元神出窍”,制作护身符可以辟邪等。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但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发展出灵魂涅槃的观念。基督教认为灵魂是耶和华创造的非物质的存在,对人的生命具有决定作用(《圣经》明确指出“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耶和华是全知全能全善的神,信徒必须虔诚信仰,灵魂才能获得永生。伊斯兰教认为灵魂是真主安拉所造;其灵魂不死、末日审判的观念和基督教相似。

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灵魂是人类具有的高级意识形式,就身、心关系而言,立足于二元论;就体、用关系而言,又立足于实体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灵魂,并随着其成长发生变化,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代表性的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单纯不能加以分解的生命,是生物形体的规则和信息,具有自发性。唯物主义哲学则认为,灵魂只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比喻(如永垂不朽或遗臭万年),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

在科学领域有一种比较时兴的说法,称灵魂为原生质实体。也有科学家提出,灵魂是一种特殊的粒子——反物质,即人类躯体的映射。躯体的体积有多大,其灵魂生物磁场团的映射体积就有多大。唯能主义者对灵魂的看法与对意识的认识相同,认为它是一种非物质形式的实体,即意识能量体。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假说”,灵魂和意识一样,都是脑神经元的活动。当然这只是推测。“如果科学事实足够明显,并被很好的确认,而且是支持‘惊人的假说’的,那就可以说人具有非实体的灵魂的观点就像人具有 ‘生命力’这个古老的观点一样是不必要的。”[21]

从信息主义的角度看,灵魂是人类与外界的特殊联系,是人脑或对神灵(宗教观)、或对信仰(哲学观)、或对客观事物(科学观)的个别、偶然、间接、主动的反映。

首先,灵魂都是个体的。其次,每个人都有灵魂(或称神灵观念、或称精神追求、或称特殊意识),人若失去了灵魂,与禽兽无异。但不是每个人的灵魂都能升华,其间存在着诸多的偶然性。譬如宗教,尽管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佛度有缘之人,但圣灵的降临与消失或者立地成佛之类的事情,总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完全不可预测。又譬如哲学,一个人信仰某种主义,从一个时代看似乎具有必然性,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个人信什么不信什么,具有很大的机缘巧合,与他出生的社会、家庭、个人状况的偶然性密切相关。再譬如科学,高级意识离不开创新思维,其中灵感、顿悟都带有某种偶然性。再次,灵魂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从来没有人直接感知到灵魂,宗教往往借助于梦幻,哲学和科学则借助于意识或其它物理手段。最后,与梦幻的被动体验显著不同的是,灵魂的升华总是需要人的主动修为。

对灵魂作进一步细分的,主要是某些传统文化和宗教。在中国民间,魂魄类似于灵魂。魂主精神,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基督教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由“灵、魂、体”三部分组成的:体是对物质世界的知觉,是灵与魂活动的物质场所,以五大感官来体会周围的物质世界;魂是对自我的知觉,指思想或情感的层面,借着魂, 人能感觉, 能思考, 能产生意志做出决定;灵是对神或灵界的知觉,是神赐予人的生命本能。

2.异象信息

1931年,哥德尔发表了一篇惊人的论文,指出算术系统中总存在一些事实,不能从有限的公理集合中推导出来。哥德尔的证明意味着,在大自然中总是存在某些事物是现有理论不可预言的,超出了普遍规律而具有特殊的性质,这就是异象。

异象反映的是事物之间异常的本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也是通过人脑反映出来的,所以又是人脑与事物的特殊联系。异象是反常的,不可思议的,但没有异象的世界同样是荒诞的,不可想象的。世界自始至终存在着异象,且在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异象: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人类的。不同层面的异象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和相似性:比如物理学中的对称性破缺、化学中的手性分子、生物学中氨基酸的左旋,它们都是不对称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等层面都存在着自组织性和相变;而且,较小层面的异象在较大层面又被科学视为常规,譬如蛋白质,氨基酸的左旋对它而言就是正常的存在。如果这些联系和相似性是肯定的,那么异象固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超级规律。由于异象在关键时刻凸显了关键作用,所以事物往往是不能机械还原的。

(1)物理异象

宇宙是从异象开始的,原始大爆炸就是一个十分奇异的现象。在宇宙零时的那一瞬间,宇宙空间只有原始奇点(即零尺度、无结构、无内部运动的三无点粒子),由于微扰(神秘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宇宙发生了巨变——结构、功能、机制、规律等显著改变。这是宇宙的第一个异象,也可以称之为宇宙物理学层面的最初相变。

对称性是宇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称性对应守恒律。对称性的破坏,一定反映相应守恒律的破坏。粒子物理的无数实验表明,在任何已知过程中,重子与反重子的粒子数之差总是不变的。如果这是一条严格的物理规律,那么今天宇宙中正反核子数之差不等于零,就只能归之于宇宙的初始条件,而不可能是演化的结果。宇宙物理学家难以相信宇宙会有这样的初始条件,因而把这问题称作正反物质不对称疑难,亦即物理异象。

当代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观念,如非定域的量子效应、量子纠缠、波函数坍缩、拓扑性缺陷、自组织性、混沌等,它们的表现都是反常规的异象,以至于量子物理学家沃克称:“我们正处于时代的转折点,一定的科学真知会使上帝的思想重现。”[20](P68)

(2)化学异象

异象在化学中并不罕见。在最简单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出现意料不到的非线性效应。“非线性”意即“所得非所望”。如奇异吸引子,它拥有无穷多的可能性,而这些无穷多的可能性完全包含在一个有限的区域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系统取样于不同的位形,永不重复。

又如夹在两片玻璃之间的一薄层液体,对它加热就可以使组织出现,形式是六角形对流单元组成的蜂窝结构。我们以为加热越多,液体里的分子便会跑得越快、越乱,怎么反而出现结构、产生了相变呢?亿万个分子为什么会如此步伐协调,在空间形成宏观的图案,在时间上出现大规模的振荡呢?“看上去好像是,在离平衡态足够远的场合,每个分子都有同一个时间感,都按照那个时间齐步动作。整个系统变活了——它不能再被看成一群四面乱跑的分子,液体中的这些分子自发地自我组织起来了。这远比满载黑白网球的卡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上,结果所有的黑球都跑到车的一端,所有的白球都跑到车的另一端更令人惊讶。”[13](P187)

将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任何一个开放系统,即一个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物质和能量的系统,将此系统从平衡状态远推到一个转折点,相变便可能出现。例如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它的转折点之后,出现有规则的颜色摆动,形成为一台十足的化学“钟”。人们以为第二定律是说任何化学反应总是走向退化的平衡态,而迂回于两种颜色之间的化学“钟”意味着反应可以走回头路。

化学中的异象看起来是偶然的,但是普里高津等科学家认为:“这很难是偶然的,而是具有目的的化学。这是生命的奇迹。”[13](P201)

(3)生物异象

生物学领域的异象经常令科学家们头疼不已。例如生命起源时,究竟是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呢?这是分子生物学层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生物从低到高的自然进化过程,也有一系列问题令人困惑。“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最早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再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飞行类、哺乳类、灵长类直至人类,每个关键环节都存在缺环。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过渡类型生物的繁殖能力更强,存留后代的数量应更多。”[22]当渐进型进化论受到质疑以后,现代生物学取以代之的是小群突变论。但是我们知道,“一般的基因突变都是致畸致残,好的突变至今未有文献报道。”[23]如此看来,是基因相变而不是基因突变带来了物种优化升级的奇迹;是异象而不是规律在进化的关键点(即系统的临界点)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人类异象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和现实生活中,关于异象的传闻和争论很多。撇开各种经书记载的神灵异能不说,“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人们那种不可思议的一致记录(表达)令人惊诧,虽然他们相隔几个世纪甚至千年,生活在我们地球上距离最远的地方,彼此根本不知对方的存在。”[7](P129)

《易经》是一本中国古代论述变化的名著。它依据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又有6种可能的变化。《易经》所使用的程序化方法居然同现代计算机一样,也是建立在二进制数码的基础上的。在揭示生命奥秘的今天,科学家发现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竟然与古代的《易经》可以沟通:“DNA密码与易经码具有同一性,两个系统64个符号一致,使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有一种既通过非物质的信息,又通过物质的信息表现出来的密码体系,所有的生命正是用这个体系的64个符号(密码子)表达出来。……易经可以被看成是一台心灵计算机,而大自然以遗传密码的形式提供了生命体发展的程序。”[24]

千古之谜的中医经络学说,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即有专门论述。针灸是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并正在走向世界的一种医疗方法,它的理论基础就是经络。但是,现代解剖学怎么也找不到与古典图谱一致的经脉。究竟有没有经络呢?若有,是如何发现的呢?若没有,古典文献的十四经脉图谱及相关论述又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解释中医和针灸的疗效呢?

占星术从来就不是一门科学。但是今天,“美国和西欧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占星术。而且,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思想开放型的。”[20](P75)这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占星术是不现实的、毫无科学根据的胡说八道。还有众说纷纭的人体特异功能、真假莫辨的神秘UFO等等,它们中间,有些可能是没有被发现的规律,有些可能是子虚乌有的编造,有些可能真的是异象。

附:世界信息的哲学分类简表

世界信息实在信息虚在信息联系信息物质信息能量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普遍联系特殊联系粒子反粒子暗物质运动能力学能暗能量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混合空间零时间虚时间实时间意识信息规律信息梦魂信息异象信息夸克轻子规范粒子粒子对应物热暗物质冷暗物质非生物运动能生物运动能宏观重力能微观引力能不明能量宇宙空间粒子空间精神空间网络空间个人空间集体空间社会空间(宇宙开端)(数学观念)(不可逆记录)初级意识中级意识高级意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梦幻灵魂物理异象化学异象生物异象人类异象

猜你喜欢

异象粒子宇宙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宇宙第一群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大爱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隔世融汇的异象,交互启明的艺术:论布莱克的《天路历程》插画
这宇宙
问:超对称是什么?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乐乐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