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格种蟹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上)

2020-05-08徐钢春陈春光聂志娟李全杰邵乃麟邰小飞储兰璐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蟹苗蜕壳河蟹

孙 毅 徐钢春 陈春光 聂志娟 李全杰 邵乃麟 邰小飞 储兰璐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1;2.江苏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124;3.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4.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恒泰环保科技专栏

江苏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技术咨询电话:

400-928-6898/0510-85626188、85626288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大闸蟹,隶属于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江河湖泊。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和长江天然河蟹的大肆捕捞,天然蟹苗日益枯竭,其质量已无法满足河蟹养殖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后我国海水河蟹育苗技术成功并得到推广,河蟹的增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产量持续增加,但养殖出的河蟹依然存在个体规格小、抗病性差等种质资源退化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河蟹良种选育、生态育苗、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等技术相关工作,2016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的“863”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都取得成功。随着生态环保的深入人心和河蟹的质量价值走向,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本试验对大规格种蟹池塘养殖技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推广和良种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扬中基地进行。养殖池塘为底部23米×73米土塘,养殖用水来自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系统中生态净化区。

2.生态清塘 排干池水,清除池底的杂草后干撒漂白粉30千克/亩,晒塘3天。各池塘加水至30厘米,混水泼洒漂白粉30千克/亩再次消毒,7天后再将池塘水抽干。

3.水草种植 水草种植在1月中旬,采用黄丝草套种轮叶黑藻的种植模式。黄丝草摊开呈直径50厘米蒲团形状,加少许淤泥压住,间距在2米,四周植入轮叶黑藻10颗左右。栽种结束后各池塘用60目网袋过滤进水至覆盖所种植水草。

4.苗种放养 蟹苗来自苏州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27日-3月1日陆续投放,规格在44只/千克。蟹苗连同网袋一起浸入池塘3~5分钟再提出水面,重复2~3次,待蟹苗充分浸湿和适应池塘水温后倒出置于泡沫板,任其自由爬行入水。放养密度为450只/亩。

5.健康肥水 初期肥水分为两次,第1次在水草种植结束后,第2次在下苗前,使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碳酸氢铵∶过磷酸钙=3∶5),每亩施4千克。后期使用发酵菜籽饼(干菜籽饼∶碳铵∶EM菌=25∶5∶1,12~13℃,密封发酵16~20天),晴天上午泼洒,每亩泼洒5千克(EM菌来自江苏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敌害防治 ①防鼠:老鼠会在投放蟹苗时偷食,所以放养之前用老鼠笼和老鼠药消灭。②防蚂蟥:蚂蟥会在河蟹体内寄生,尤其是蜕壳的时候,我们采用生石灰泼洒来灭除。③防小龙虾:小龙虾会争食饵料,同时在河蟹蜕壳时使蟹致残。另外蟹苗会伺机钻入小龙虾洞,导致死亡或长不大,在养殖中使用“清水净”可使小龙虾丧失摄食功能,同时利用地笼捕捉。④防小杂鱼:小杂鱼会偷食饲料,也会消耗氧气,在养殖前期泼洒浸泡茶籽饼20千克/亩,在养殖中期套养部分河鲀,亩放养100尾。⑤防青苔:青苔消耗水中无机盐,导致养殖水体清瘦,覆盖于水体表面也会阻碍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萎缩,水底青苔也阻碍河蟹爬行,在其死亡腐烂后会败坏水质,所以在放养扣蟹之前使用硫酸铜6.5千克/亩,后期则采用人工捞除青苔的方式。

7.饵料投喂 放苗半个月内每3天投喂1次,每亩使用颗粒饲料1千克。在往后的1个月内使用冰鲜鱼和颗粒混合饲料,每亩1.25千克(冰鲜鱼∶颗粒=5∶1),每两天1次。在河蟹苗第1次蜕壳时,各塘每天傍晚投喂冰鲜鱼,投喂量随蟹生长而逐渐增加。

8.蟹塘管理 开始喂食饲料后每隔7天使用1次调水1号1千克/亩和浓缩有机酸50毫升/亩(分开使用),每隔15天使用净水1号1千克/亩。及时处理池塘内和周边杂草,保证合理的水草密度和投饵空间。从5月开始采用微孔增氧法进行蟹塘增氧,网格式布局。在1-5月,池塘水位控制在50~60厘米,6-11月水位在80~100厘米。每3天测量水样,保证各池塘pH稳定,亚硝酸盐≤0.05毫克/升,氨氮≤0.2毫克/升,溶氧≥5毫克/升。

二、结果

1.生长情况 在每次河蟹蜕壳后,分别取12只雄蟹和雌蟹测量其体重并取平均值。在河蟹5次蜕壳中,雄蟹的平均体重均高于雌蟹,在第5次蜕壳后,雄蟹的平均体重达304.20克/只,雌蟹的平均体重在228.63克/只。

猜你喜欢

蟹苗蜕壳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如何挑选优质蟹苗
蜕壳的歌唱家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17次蜕壳
蟹苗选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