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春季淡水虾抗应激与饲料投喂管理对策

2020-05-08徐宏琴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沼虾青虾罗氏

刘 波 徐宏琴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2.江苏富裕达粮食制品有限公司,江苏 高邮 225600)

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频繁,是淡水虾防病促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真是雪上加霜,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导致大量养殖户濒临破产。为加强淡水虾的养殖管理,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联合进行了淡水虾养殖产业的调研,针对相关的问题,对淡水虾的投喂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主要问题分析

疫情暴发后,我们团队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方式对江苏主要产区的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等进行了淡水虾产业情况调研。此次调研的20多个养殖户涉及养殖面积5000多亩,养殖模式有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主养,也有虾蟹混养等。受疫情影响,各地进行交通管制,人员、物资等跨区域流动受阻,造成饲料原料短缺与价格上涨、虾存塘量增加且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等问题。此外,疫情导致的延期销售进一步影响今年种苗投放和后期养殖生产。根据调研了解,养殖户普遍希望能尽快恢复虾的运输和销售,尽量拉长销售期,尽可能减少损失和不影响后面的养殖生产。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结束,由于水产养殖的饲料、鱼药等投入品价格会整体上涨,相应的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的苗种价格也可能会上涨,现有存塘的青虾、繁殖后的小龙虾等大量进入市场,还会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会持续低迷,进而影响养殖户的信心,淡水虾养殖业面临巨大压力。

二、淡水虾的饲料投喂管理技术策略

1.饲料与合理饲料投喂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整体水温较低,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等淡水虾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低,过多或过少的投喂都不利于虾的生长。过量投喂会引起氨氮、亚硝酸盐等增加,导致病原增加与病害发生。因此,投饲的时候坚持“四定、四看”原则,在晴天,选择投喂优质颗粒饲料,采用少量全池投喂1次,维持虾生长的基本营养需求;随着气温升高,可逐步加大投喂量,以食台没有剩余或者剩余较少为宜。在雨天、阴天、气压低及气温急剧变化的时候不投喂。对于现有存塘量大的青虾,建议投喂蛋白质含量36%~38%的颗粒饲料,增强虾的体质,减少病害发生,提高销售时运输的存活率。对于罗氏沼虾、小龙虾应加强苗期的营养强化,其中罗氏沼虾投喂蛋白质含量38%~40%的1号颗粒料,小龙虾投喂蛋白质含量30%~32%的1号颗粒料,促进虾苗蜕壳与快速生长,为后期的大规格虾养殖打下基础。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饲料缺乏的养殖户,可以使用低值农副产品如饼粕类、糠麸类、黄豆、玉米、小麦等和颗粒饲料搭配使用,以减少饲料成本。

2.饲料与抗应激技术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严寒的冬春季的交替时期,气温可能急剧变化,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等淡水虾受到温度降低的刺激会发生低温应激。在低温应激下,淡水虾对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神经激素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紊乱与非特异免疫能力下降,易发生病害。因此,适当通过调节养殖池水位,以降低温度剧变带来了应激反应。特别是现阶段青虾存塘量大,受密度、低温、饥饿等多种应激,后期大量销售时捕虾、运输虾等易导致应激死亡,建议将水位逐渐调至100~120厘米,防止水温急剧变化引起青虾的应激反应。对于小龙虾,应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控水位,促进小龙虾苗种生长,晴天有太阳时可降低水位,控制在田面30~40厘米;阴雨天或寒冷天气应加深水位,控制在田面40~50厘米。其次,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虾的抗寒及抗低温应激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提高罗氏沼虾、小龙虾、青虾的非特异免疫能力与抗应激能力,增强虾的体质;卖虾前在养殖水体泼洒维生素C、葡萄糖等抗应激制剂,增强虾抗应激和抗逆性能,增加存活率,减少病害的发生。

3.饲料与肠道、肝脏健康管理技术

肠道是饲料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动物机体中70%左右的黏膜免疫系统位于肠道组织中,肠黏膜屏障系统还具有阻碍肠腔内细菌入侵和毒素吸收的功能。虾摄食饲料后,一部分营养物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大多数营养物质会进入肝脏,在肝脏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贮存,可以说肝脏具有虾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等多种功能。因此,肠道、肝脏健康保护尤为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多数养殖户停料了,小龙虾、青虾等长期不摄食或者摄食很少,虾肠道较为脆弱。后期随着气温的增加,为了防止虾的体重下降,养殖户会逐渐地投喂饲料,如果不合理地投喂,会给虾的肝脏与肠道带来一定的负担,影响虾营养物质的利用与生长。因此,淡水虾饲料中可以每周适当添加保肝护胆的中草药提取物或者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也可以通过优质发酵饲料、功能饲料或者优质乳酸菌等有益细菌的拌喂,以减少肠道损伤,减少虾肝胰腺的负担,保护肠道健康,促进采食与生长。

4.饲料与池塘养殖生态的管理

(1)饲料与水草养护管理。水草好,生态就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淡水虾才能更好地摄食,饲料利用率才高,虾生长好。适宜的水草立体空间具有减轻残杀、方便蜕壳、净化水体、增加光合作用增氧等优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于小龙虾、青虾养殖塘口,重点管理好伊乐藻,此期间正是耐寒性伊乐藻的生长季节,一般覆盖面积40%~50%为宜。

(2)肥水管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水温比较低,肥水困难,如果不注重肥水,往往导致青苔发生,从而影响虾的生长与摄食。因此,应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施用氨基酸生物肥料,以稳定水环境,增加水体肥度,促进生物饵料繁殖,稳定水体藻相和菌相,达到预防青苔发生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提高池塘溶氧,另一方面还可培养池塘的天然饵料,有利于加快虾的摄食与生长。养殖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为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检测,一般来说,水体溶氧不小于5毫克/升、pH为6.5~8.5、水体氨氮应小于0.3毫克/升。

(3)饲料与底质管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虾的存塘量大,相对密度也较大,池塘底部会有较多的残饵、粪便、死虾尸体、泥土杂质、有机质等,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水质也会恶化,导致虾发病。如果此时再投喂饲料,虾摄食减少或者不摄食,进一步导致残饵的增加,影响池塘底质。因此,应加强青虾、罗氏沼虾、小龙虾池塘底质的管理,特别是大棚苗期的罗氏沼虾放养密度高,残饵、粪便等多,水质易恶化。一般每周每亩使用0.5~2千克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可配合腐植酸钠进行底质改良,降低水体淤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具体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4)饲料与供氧管理。现阶段存塘量大的青虾、大棚高密度罗氏沼虾苗期培育,加上投料后产生的残饵、粪便、死虾等,将影响虾的生长与健康。适当在夜里和晴天中午增加供氧1~2小时,可扰动池塘底泥,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可有效缓解淡水虾应激,稳定水质,促进虾摄食。

(5)病害管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气温较低,淡水虾的病害少。但是也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适当的检查与消毒处理。如果有病害,可使用碘制剂等消毒剂消毒,同时结合饲料中抗生素、中草药等内服治疗,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沼虾青虾罗氏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爱美的小青虾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