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虾新品种培育与推广

2020-05-08傅洪拓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青虾虾苗亲本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全国年养殖产量超过27万吨,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水产品。青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上市时间灵活、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等优势,青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青虾养殖过程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一、杂交青虾“太湖1号”培育与推广

青虾养殖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虾养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技术水平较低。80年代末,青虾养殖逐渐步入发展的盛期。20世纪90年代是青虾养殖业高速发展的10年,养殖技术、单位面积产量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养殖产量达到了10.2万吨。但种质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养殖户每年将剩余的虾作为来年的亲本,逆向选择,近亲繁殖,导致青虾品种出现严重的退化,主要表现为性早熟、个体变小、上市率下降、病害增多等。不断积累的品种退化导致了问题的集中暴发,1999年青虾养殖出现了大规模的病害,很多养殖户“颗粒无收”,2000年全国养殖产量急剧下降至3.8万吨,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2001年开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青虾科研团队,在国家、部(省)、市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青虾新品种培育研究,历经8年攻关,在世界上首次突破沼虾类人工种间杂交技术,并获得性状优良的青虾杂交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2-2008),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世界上首个人工育成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

养殖对比试验表明,杂交青虾“太湖1号”具有多方面优势:①生长速度快。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放苗后1个月左右就有部分个体达到上市规格,生长速度比普通青虾提高30%以上。②个体大、产量高。收获期平均规格和上市规格虾比例显著优于普通青虾,在同等条件下,增产上市规格虾25%左右。③虾体壮实,体形、体色和光泽好,深受虾贩和消费者欢迎。

杂交青虾“太湖1号”已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天津等多个省(市)进行了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经济性状优良,增产增效显著,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杂交青虾“太湖1号”相关成果也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0多项。

二、青虾“太湖2号”培育与推广

杂交青虾“太湖1号”开始示范推广后,优势明显,广大养殖户争相购买,新品种亲本和虾苗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新品种难以大规模繁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杂交青虾“太湖1号”属杂交种,每代都需要配种,即将母本群体的雌虾与父本群体的雄虾配种,然后才能繁殖杂交虾苗;为此,配种前需要从母本群体挑选出雌虾,从父本群体挑选出雄虾。但青虾个体小、抱卵量少、离水易死亡以及中小规格虾区分雌雄麻烦,导致雌雄挑选面临挑选数量巨大、效率低、损伤严重、误选率高等系列难题。

青虾科研团队在开发快速脱卵技术和雌雄差异捕捞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雌雄批量分拣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挑选效率,突破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批量繁育,实现了新品种的规模化示范推广。但由于制种环节多和制种工艺较复杂,生产量仍不能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杂交青虾“太湖1号”亲本和苗种屡屡供不应求。青虾养殖业迫切需要培育出制种方便、性状优良的青虾新品种,以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青虾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自2009年起,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青虾科研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基础群体,以个体规格大、抗逆能力强等为主要目标性状,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培育了第二个青虾新品种——青虾“太湖2号”。2017年,青虾“太湖2号”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9-2017)。

青虾“太湖2号”是在杂交青虾“太湖1号”基础上选育而成的,它不仅保留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优良经济性状,克服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制种复杂的制约,而且在个体规格、上市虾产量、抗逆能力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是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升级产品。相比杂交青虾“太湖1号”,青虾“太湖2号”综合性状更为优良:①青虾“太湖2号”上市虾平均规格、亩产量高于杂交青虾“太湖1号”,更大幅度高于普通青虾;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青虾“太湖2号”上市虾平均体重比杂交青虾“太湖1号”提高15.2%~19.1%,上市虾亩产量比杂交青虾“太湖1号”提高17.9%~23.1%。②抗逆能力强,病害少,对缺氧、蓝藻、水体急剧变化等异常环境的耐受能力更强。③制种方便,不需要每代进行杂交配种。

2018年,开始主推青虾“太湖2号”,青虾“太湖2号”将逐步替代杂交青虾“太湖1号”。青虾“太湖2号”示范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广泛好评,市场需求巨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提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浦基地良种生产能力的同时,合作新建了一些良种生产基地,大幅度提高了新品种的供应能力。

三、新品种引种注意事项

青虾苗种不适合长距离运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的推广模式是在青虾养殖集中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虾由良种生产基地供应,每年1-3月低温季节将种虾运输至繁育基地,由繁育基地进行育苗,虾苗就近供应周边地区。已在江苏、安徽、浙江、天津等地建立多个良种繁育基地,以后根据需要可进一步扩大数量。这种“种虾基地+繁育基地”的模式已经运行了多年,取得了良好效果。

青虾“太湖2号”人工繁殖技术与普通青虾基本一致,但对亲本管理要求更高,亲本的引进与苗种培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亲本必须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浦科学试验基地或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正式签约监管的合作种虾生产基地引进;合作种虾生产基地必须接受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青虾科研团队的严格监管,发现违规行为合作随即终止。

2.良种繁育基地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繁育,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确保虾苗质量。引进的亲本必须严格隔离,不能让当地的野杂虾混入,降低其优良性状。

3.定期更新亲本,由于青虾的特殊性,每年繁殖1~2代,引进亲本一般可使用两年(引进当年和次年),隔年更新一次亲本或每年更新一定比例亲本,减少种质衰退。

4.育苗池塘放养亲本前,必须进行池塘清理、消毒和晒塘等准备工作,并彻底杀灭池塘中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5.虾苗繁育全过程要注意水质的调控,虾苗的开口饵料为浮游生物,当大部分抱卵虾的卵子出现黑色眼点时,开始施肥,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青虾幼体喜食的饵料生物。

6.虾苗达到放养规格时要及时捕捞,减少虾苗的自相残杀。

7.青虾的育苗、出苗时间在高温季节,对捕捞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建议用“赶网”或者地笼进行捕捞,运输时间应控制在两小时之内。

猜你喜欢

青虾虾苗亲本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