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与自主背景下的班级个性化管理路径

2020-05-07杨虹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民主

杨虹

[摘要]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鉴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本文以班级文化建设之常规和特色管理为切入点,剖析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个性化管理路径。

[关键词]民主;自主发展;个性化管理

作为学校管理与实施德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的有序管理与良好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自主发展”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倡导学生能管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彰显了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始终追求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主张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关注基本配置。培养学生民主精神

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就要把班级事务的决定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利用班级管理人力资源不失为一条捷径。

(一)公开竞选班委,让民主根植心底

在开学第一周末尾,我会结合班情发布班委竞选基本要求,鼓励每位学生自主选择岗位,撰写竞选稿和准备一份切实可行的上岗措施,在次周的班会课上公开演说,然后全班表决,选出新一届班委。以这种方式选举出来的班委未必是教师心目中的人选,但民主精神一定能扎根在学生心底,以权利的赋予和真实的平等与尊重,催生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的履行。

(二)特色岗位制度,让民主催生责任感

如果说班委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主力军,那么“特色岗位制”可以提供一支强有力的“支援部队”。为了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班级工作、为同学服务的积极性,我特意补充了一些特色岗位,如节能员、光盘记录员等,也是采取自主申报的办法上岗。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还能发现岗位甚至创造岗位:失物招领员、水果大使、护花使者、校园通等创新岗位应运而生。每到学期末,我班还会评选出“班级十大杰出人物”,看着孩子们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成为同学心目中的偶像的那种自豪感,我从心底里替他们高兴。

(三)量化值日工作,让民主激发劳动热情

班级的一日常规离不开琐碎的值日工作。在学期初,我会同班委共同设计一张量化的值日表,值日生的确定仍以学生自主报名为主,实行“三方打分,三个评比;每日一检查,每周一总评”的制度,具体说来如下:1.每天中午打扫完后,班长、劳委和次日值日组长会共同检查并打分,取均分为最终得分。当天的值日组长随同检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整改。若检查人员当天值日,则由下个值日组长代替检查。2.得分每周结算一次,进行三项评比,五天中均分最高组、均分最高的打扫项目组以及一周中得分最高的同学,均颁发奖励。这些激励手段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打扫的热情,也让我班的卫生质量再次提高。陶行知先生始终认为,小孩身上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小孩人小志不小,小孩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没让他们做。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巨大的潜力,给他们一个适切的任务,他们可以创造性地完成。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二、挖掘创新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具备所有学生都认可并自觉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团结互助的群体特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个性鲜明的发展趋势。设计一些系列活动或开发教育阵地,有利于学生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

(一)绘本分享时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每周二、周四晨会课时间是我班的绘本分享时刻。学生会按学号自主准备一则绘本故事进行演讲,故事不重复。听完故事,台下学生要谈理解或感受。这个活动,一来增强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二来也打开了学生视野,培养了阅读习惯。同时借助故事,以一些新的角度阐明了我们要表达的教育观念,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二)诚信记录本,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

曾有学生问魏书生:“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魏书生说:“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个同学的大脑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对他们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管理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教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极大提高了教育管理实效。我班自创岗位众多,针对学生总是忘带作业本这一现象,诚信记录员就诞生了。如有同学忘带作业,首先要向记录员说明实情。如果是没做,就必须在当天放学前补完;如果确实没带,则到诚信记录员处登记,并于第二天把作业带来给教师面批。一个孩子曾偷问过我:“老师,这样做会不会有同学没做也说忘带?”针对这一点,我也担心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信任。事实上,诚信记录本的使用机会并不多。再看看上面难得出现的几个名字,其中确实存在没写却说忘带的可能。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学生总是在教师的强压之下补做,作业充满了应付;还要他把前一天的作业再带来,更是自讨没趣。在诚信记录本中登记后,无须在校内补做,也无人监管,他们反而能在第二天把作业带来,而且答案基本都对,尽管我心里明白,这份作业有很大的可能是补做的,但孩子毕竟有了自己的思考。诚信记录本实则记录的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更是对每个孩子发展的高尚期许。

(三)爱心互动墙,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师生之间若缺乏真诚有效的沟通,所有的教育问题也许将“治标不治本”。行走在学生的心尖,做足学生的心灵功课,教育才能“有心无痕”。在新学期初整理教室的时候,我发现后门背后有一个大爱心,上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便笺纸,看主题应该是一次班会课活动留下的。本想一扔了之,但转念一想,我推崇民主,我的班里不正需要这样一方学生畅所欲言的天地吗?于是我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就宣布了这样一个决定:凡是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都可匿名写在便利贴上贴在爱心上,老师会定期阅读、反馈。一段时间后,学生开始在爱心互动墙上表达自我感想。便利贴内容很丰富:有给同学提意见的,有要求换座位的,有建议放学路队轮岗的,也有建议午餐的汤桶和饭桶摆放位置的……这枚小小的爱心发挥了重要的价值。首先,它让我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其次,它也成了学生表达观点的一条渠道,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四)个性照片墙,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美国作家安耐特·L·布魯肖在《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中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天赋、技巧、优点和梦想。”所以,我的班级里还有这样一面墙,上面不断增添着班内学生的活动照。这些照片都是我用手机抓拍下的各个学生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一些可圈可点的行为,然后及时打印,并在照片下方附上几句简短评论,最后贴在个性照片墙上。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如课间常追逐打闹的孩子,在学校跳蚤书市上买了一本书后,直接坐在教学楼台阶上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立马拍下并附言:“静心阅读,享受别样的快乐!”我希望用真挚的鼓励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引导他们向上向善。

三、结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成就人。身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通过探索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自主发展。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治班。我追求民主,绝不意味着削弱和取消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我强调平等,绝不意味着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责任。教师要做的只是对学生宽容而不放纵,信任而不娇宠,说服而不强制,在有效推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和延伸。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再说民主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