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效研究

2020-05-07梁飞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施工组织

梁飞

摘 要: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以其一次性成型快、运营条件好的优点得到迅速推广,但所用工装设备复杂,施工空间狭窄,现场组织困难,而施工组织的成败决定其施工工效的高低。以京福客专二分部金沙隧道出口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为例,对如何提高无砟轨道施工工效进行阐述,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關键词: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施工工效

1 工程简介

金沙隧道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沙隧道出口段起始里程为DK698+384~DK701+115,全长2731m,设计为双线隧道,设计时速350km/h,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高度为515mm。该隧道无砟轨道采用轨排框架法(以下简称排架法)施工。

2 工装设备情况

金沙隧道出口无砟轨道施工排架工装共计76榀,累计长487.5m;配备12t随车吊2辆、3t叉车1辆、空压机1台,凿毛机2台、起道机8台、发电机1台、其余小型具10余台套。Ⅱ线施工时吊装运输设备增加双向行驶运输平板车及双向行驶运输料斗。

3 无砟轨道施工工效影响因素

影响无砟轨道施工工效的因素主要是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包括人员组织、机械组织、物流组织,而物流组织是影响无砟轨道施工工效的最关键因素。现以金沙隧道出口为例,阐述以上三方面的组织安排。

4 施工人员组织

无砟轨道施工人员配置的原则是确保每道工序能够连续作业,形成整体流水作业局面。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工序,以日进度150m配置,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法施工单个作业面施工人员配置见表1。

现将金沙隧道出口施工的前5次无砟轨道浇筑时间、抹面时间、松扣件及夹板时间详细列于表2。通过表2可看出,浇筑速度直接影响该段道床总用工时间,制约排架的周转速度,故提高道床浇筑速度可以提高无砟轨道施工功效。

5 机械组织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往往空间狭窄,交叉作业多,故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时尽量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选择体积较小的机械设备,以减少交叉作业的相互干扰,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优化组织设计,金沙隧道出口无砟轨道施工采用单线施工工艺。该隧道单个作业面所配机械及小型机具详见表3。

6 物流组织

物流组织是提高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功效的关键因素。物流组织可分为场内周转材料、施工器具的内循环和钢筋、混凝土供应的外循环两种类型。由于内循环物流间相互干扰多,故内循环成为物流组织的重中之重。

内循环主要指排架、模板、工具轨(采集数据用)、扣件系统等的前后倒运,内循环物流以在线路上双向行驶为主。内循环分为I线物流和Ⅱ线物流,其中I线物流可充分利用未施工的Ⅱ线作为物流通道,以车辆在各工序间往返行驶方式完成内循环,而Ⅱ线物流组织多样且困难。现以金沙隧道出口为例阐述内循环物流组织安排。

6.1 线物流组织

金沙隧道出口无砟轨道采用先施工完成I线,后施工Ⅱ线的作业方式。I线施工时,利用未施工的Ⅱ线作为机具设备、混凝土等的运输通道,在每间隔300m处的中心水沟位置设置车辆调头区,每处调头区放置3块2cm厚钢板(单块长6m)。道床混凝土由轮式混凝土罐车运至浇注作业面,采用溜槽的方式进行浇注。I线施工详见I线施工物流模式。

6.2 Ⅱ线物流组织

为方便Ⅱ线施工,I线每施工300m需断开50~100m,作为Ⅱ线施工时的车辆调头区。Ⅱ线施工详见Ⅱ线施工物流模式。

由于Ⅱ线施工通行空间更为狭窄,为保证顺畅行驶,金沙隧道出口利用双向行驶运输平板车及双向行驶运输料斗跨I线道床外侧行走实现排架、模板、混凝土等机具材料的前后倒运。双向行驶运输平板车、双向行驶运输料斗详见图3、图4。

双向行驶运输平板车、双向行驶运输料斗均跨I线道床外侧行走,其行走形式详见图5、图6、图7。双向行驶运输平板车可实现排架、模板、小型机具等的单线双向运输。双向行驶运输料斗利用其液压系统实现装料槽由水平至倾斜45°角,将混凝土从装料槽中通过3个配套溜槽流入道床内,通过单线双向运输,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7 结论

(1)金沙隧道出口通过以上三方面精心组织,使无砟轨道施工功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2)无砟轨道施工尽量选择体积较小的机械设备,以减少交叉作业影响。

(3)物流组织是决定无砟轨道施工功效的最关键因素,施工前应根据进度计划、施工顺序、工装设备、作业空间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组织方案。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

[2]金沙隧道出口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Z].

猜你喜欢

施工组织
铁路施工组织相关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研究高层住宅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策略
既有线提速改造铺架施工组织研究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