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0-05-07张正华顾盼盼
张正华 顾盼盼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既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据此,运用实践调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便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1.002
高校大学生是高尖端人才的典型代表,是国家、社会的宝藏资源,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决定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能否实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一直以来将大学生思政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因为这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决定学校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在涵义。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以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为基础,通过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及社会规范,对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帮助他们形式符合社会道德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来说,思政教育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学科,它旨在关注人、了解人、剖析人以及推动人的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跨度极广的学科,内容涉及政治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虽然,思政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但其同时也承载着传递知识的重任。尤其是如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创新来提高其学科的感染力、针对性,以期将大学生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短板和弱环
新时代,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导向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明显改善,对发展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教师、教学以及社会风气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存在不少短板和弱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有待更新。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呈现出沿袭优良传统、理论体系已经完备的特点。但是纵观其背后的主流价值,存在亟待更新的需要。从教材编写和教学平台来看,存在过时、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互动性差的客观事实。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高校很大程度上没有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受教育主体的个性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创新性不够,针对性不足,深入性不强。
(2)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国家的教育体制已经跟随时代变化产生了相应的变革,逐步走向更好。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高校的思政课堂上,教育内容比较枯燥死板,老师照本宣科,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大有存在,教学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老师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时间下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不能真正为学生喜欢,进而也不能发挥其思政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新时代只有采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及变革,才有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趣味性,引起学生的上课热情,提高上课率,提升教学效果。
(3)教学载体平台匮乏。教学载体在教育过程中起到有效的衔接作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载体可以有效地将教师与学生串联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载体创新,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途径,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特点,创新性地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喜爱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当前的微博、微信、QQ等交流新媒介及超星、雨课堂等教学新平台都是可以用来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平台。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实际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运用媒体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4)教育評估机制滞后。一直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将焦点放在社会价值上,往往忽视了人的价值,评估过程过分看中工具性的价值。这不仅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威胁思政教育的地位。思政教育评估是衡量思政教育成效的有效方法,然而当下很多高校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体制。传统的评估往往是教育管理部门牵头,自上而下开展,忽视人的主体性,最终导致思政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存有问题。例如,价值取向的单一性、育人本位的错位与迷失、学生本位价值观的缺失等等。
(5)师资素质亟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据相关调研发现,有些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价值定位不清,一味强调以社会为本、以政治为本,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生需求及发展,对其关心关注不足,影响了他们的主观体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态势延展,生源数量急剧增长,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部分教师常常忙于日常事务,很难抽出时间或精力去过多地关注学生,导致其情感方面的缺失。从当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学习。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学识结构不尽完善,缺少培训进修的机会,甚至部分固执保守,创新意识及能动力匮乏,难以支撑思政教育的有效持续开展。
3 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社会的呼声,更是人民的心声。其着力点,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师资素质是关键。加强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百年大计,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应以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为抓手。一是要不断夯实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根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形成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认知,并将其讲解给大学生。二是结合高校日常工作,通过培训课程、大学互访、党校进修、教师讲座、在职锻炼等方式,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三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交流,新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举行交流会议,老教师把他们多年的教育经验传授给新教师,新教师将他们的新思想、技术和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新老结合,发挥帮扶作用。
(2)更新教学内容是核心。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是重点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研究高校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紧扣时代脉搏和主题,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以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注重内容转化。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因此,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善于借助生动的事例,特别是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来讲,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使之受到教育。二是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三是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新媒体技术进行紧密融合,打造网络化教学,实现网上教学、线上答疑、教育主体的有效互动,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要。四是开展实践活动,充实教学内容。可通过举办一些实际的思想教育活动,可以在一些有意义的时间点上,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丰富教学手段是根本。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传统的政治理论宣讲对于学生政治理论提升效果欠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及变革,丰富教学手段,才有可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趣味,引起学生的上课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一要借用高科技手段,强化课堂管理。高校可引进电子考勤系统,考核师生的上课率;课堂可安置监控,实时检测上课时学生的抬头率;教师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点名或签到。通过运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在硬性规定上确保学生按时到课、听课。二要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网络手段,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线上作业的反馈,学生将不再仅仅被动接受知识,还可以通过线上问答和作业将自己当堂课所掌握的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此外,教师可录制视频课程,发布在网络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局限于学校教室,还可以达到跨校学习优秀课程的目的。
(4)打造多元载体是途径。新时代带来新变化。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载体作为教育生态因子之一,在新时代,日益呈现多元趋势并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一是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门户网站,开辟时政速递、政策解读、党史研究、红色文化、学习慕课等专题,多渠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二是要建立社交平台,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社交新媒体平台,构建与学生沟通的途径,充分发扬社交新媒体平台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三是要运用移动终端APP,搭建移动化、立体化、便捷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反馈。
(5)完善评估机制是保障。新时代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要摒弃过去一味看成绩的评估方法,需要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来完成。要注重统筹兼顾思想教育的过程、效果的双向评估,着重强化过程性、系统性、部分性评估。重点对于教育、管理、实施全过程开展评估。评估可从大学生的奉献意识、思想道德水平、工作学习情况、日常表现等方面选用关键指标,建立一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量化评估模型,以一套全面的评估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2]张耀烂,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艳,张果,崔健.建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4]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1-03.
作者简介:张正华(198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合肥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