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护士层级模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2020-05-07李德海娄凤艳窦建军陈宏美侯玉玲
李德海,娄凤艳,窦建军,陈宏美,侯玉玲
我们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护士层级模式的干预方式治疗抑郁症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60.5±8.4)岁。诊断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排除2周内服用抗精神病药、患有恶性肿瘤、吸毒成瘾者、躯体障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症患者以及对西酞普兰过敏的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积极治疗自身合并症的情况下,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d,1周后增至2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护士层级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做法:采取“护士长-小组长-护士”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小组长由高年资护士通过考核选拔而出,每位小组长分配4~6名低年资专科护士。护士长负责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将任务下达给各小组长,之后再由小组长将任务具体细化后分配给每位护士,并形成有效的问责奖惩机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的心理干预和安全管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痊愈24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而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48.0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2、4、8、12周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1、4.243、3.880、2.412,P<0.05)。见表2。
表1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例数治疗前2周后4周后8周后12周后观察组5027.5±5.118.6±3.913.4±3.510.1±3.38.0±2.8对照组5027.3±4.721.3±4.216.5±3.812.7±3.49.4±3.0t值0.2043.3314.2433.8802.412P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护士层级模式干预后,观察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的各个时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合护士层级模式干预后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这是因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纠正患者自身的负性认知,改善应对机能,正确对待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改善了治疗效果,进而改善了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方面的生存质量[1]。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另外通过这种心理护理干预,提升了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增强了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信心。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联合护士层级模式干预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还能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