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CEACAM 5与PCNA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0-05-07刘振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阳性率阴性病理

马 赛,安 峰*,刘振丽,张 璇,刘 博,张 慧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 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CAM 5)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和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CEACAM 1、CEACAM 6等癌胚抗原家族成员均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能够反映脱氧核糖核酸生成的情况,评价细胞增殖速度,故普遍认为PCNA可以用来评价细胞的增殖活性[3]。故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涎腺MEC的认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5月—2015 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涎腺MEC患者石蜡标本55例为MEC组,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15~80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确诊并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治疗方式均为扩大切除原发灶手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病理标本均由2名资深病理科医师分别按照WHO 2005年涎腺肿瘤组织分类法进行诊断确认。另选取与手术同期切取的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组织30例作为SPA组,癌旁正常涎腺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SPA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2~67岁,中位年龄55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73岁,中位年龄56 岁。 3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标本处理及检测方法 所有石蜡标本均严格按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处理。鼠抗人CEACAM 5单克隆抗体购于PTG公司,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购自R&D公司,SP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结果判定 细胞质内或细胞膜上出现棕黄色颗粒为CEACAM 5表达阳性,细胞核内出现黄色或棕色颗粒为PCNA表达阳性。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以往经验,本研究以细胞染色程度及染色细胞百分率来对标本做出评定[4-5]。染色程度:基本无着色为0分,着色淡为1分,着色适中为2分,着色深为3分;染色细胞百分率:无为0分,<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染色程度得分与染色细胞百分率得分相乘: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6分为阳性(++),6分以上为强阳性(+++),将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定义为阴性组,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定义为阳性组。

1.4随访及预后 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均以术后第2天开始统计,患者出院时均被告知定期来医院复查,以便记录随访结果,对于未能按时复诊的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情况。失访患者的最后观察时间按最后一次来院复查时间为准。本研究最后观察日期为2019年6月。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en检验,采用Kaplan-Meier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3组CEACAM 5与PCNA表达情况比较 在MEC组、SPA组及对照组中,CEACAM 5与PCNA分别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于细胞胞质和细胞核中(图1~6)。MEC组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3组CEACAM 5与PCNA表达阳性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EACAM 5 and PCNA among three groups (例数,%)

*P值<0.05与MEC组比较(χ2检验)

图1 CEACAM 5在MEC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1 Expression of CEACAM 5 in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P ×200)

图2 CEACAM 5在SPA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2 Expression of CEACAM 5 in 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 ×200)

图3 CEACAM 5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3 Expression of CEACAM 5 in normal salivary gland(SP ×200)

图4 PCNA在MEC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4 Expression of PCNA in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P ×200)

图5 PCNA在SPA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5 Expression of PCNA in 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 ×200)

图6 PC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SP ×200)

Figure 6 Expression of PCNA in normal salivary gland(SP ×200)

2.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与PCNA的表达情况比较 病理分级Ⅲ级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TNM 分期Ⅲ+Ⅳ期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NM 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部位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涎腺MEC中CEACAM 5、PCNA的表达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EACAM 5 and PCNA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tics in MEC of salivary glands (例数,%)

2.3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 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在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 表达的相关性Table 3 Corre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CEACAM 5 and PCNA in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n=55,例数)

2.4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的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55例涎腺MEC患者随访时间为42~1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9个月,失访9例,其中因MEC因素死亡14例,死于其他原因3例。所有随访患者的病理标本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者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8.921±3.090)个月、(78.762±3.2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1.000±5.552)个月、(77.000±6.422)个月,CEACAM 5、PCNA表达阴性者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4.773±1.813)个月、(94.391±1.80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5.000±1.868)个月、(95.000±2.377)个月,CEACAM 5与PCNA表达阴性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表达阳性者(P<0.05)。见图7,8。

图7 CEACAM 5表达阳性/阴性组生存曲线

Figure 7 The survival curve of the positive/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s of CEACAM 5

图8 PCNA表达阳性/阴性组生存曲线

Figure 8 The survival curve of the positive/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s of PCNA

3 讨 论

CEACAM 5基因又称为CD66e,其表达产物为CEACAM 5蛋白。CEACAM 5蛋白是一种黏附在细胞膜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在正常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可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关系发生变化,而在恶性肿瘤组织内这种变化通过其抗失巢凋亡的功能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分化和侵袭[6]。在胃肠、胰腺等部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发现,CEACAM 5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恶性化进程,肿瘤组织中CEACAM 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7-9];另外,CEACAM 5在肿瘤细胞内表达于细胞膜时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意义更大,而当CEACAM 5表达于细胞质内时对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较强的指向作用。为了了解CEACAM 5在涎腺MEC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方面是否也能发挥作用,本研究检测了CEACAM 5在涎腺M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其表达水平高标志着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转移的潜能强。通过分析CEACAM 5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证实了CEACAM 5蛋白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高表达患者。说明在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基因同样发挥着促癌基因的作用。

恶性肿瘤的增殖活性能够反映其恶性程度,故细胞的增殖活性评估是临床对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级的重要依据。PCNA是一种只存在于增殖期细胞内的多肽,PCNA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细胞增殖能力和所处的细胞周期。因此,临床病理学中把检测PCNA的表达水平作为评价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和增殖潜能的重要手段[10-13]。本研究检测了PCNA在涎腺M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涎腺MEC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其表达水平与MEC的恶性程度、浸润性、转移潜能呈正比。已有研究显示,PCNA在卵巢癌癌、肺癌、骨肉瘤等肿瘤组织内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越差,生存时间越短[14-15]。本研究分析了PCNA表达与涎腺ME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与以往结果一致。通过分析CEACAM 5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发现,在涎腺MEC中CEACAM 5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对肿瘤的增殖起到协同作用,说明调节细胞增殖是CEACAM 5影响涎腺MEC生物学行为的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高表达预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进一步研究CEACAM 5与PCNA在涎腺MEC组织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方式,有望为涎腺MEC的治疗、预防其转移及改善预后提供可靠的基因靶位,为肿瘤的精准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阳性率阴性病理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