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特银铜器制作工艺浅析
——以银匠巴图陶高为个案

2020-05-07高宏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民族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银匠铜器头饰

文/图:高宏媛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2018 级博士研究生

一、历史与现状

乌拉特部在明朝末期游牧于呼仑贝尔草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五世孙布尔海统率的一个部落。天聪七年(1633)乌拉特部归顺后金。后奉命,乌拉特部移于今乌兰察布草原西部。[1]乌拉特,史籍中有乌拉忒、吴喇忒、吴拉忒、乌喇特等不同译称,乌拉特系蒙古语,“乌拉”是蒙古语“乌仁”一词,在蒙古语言语法规则中连接表示多数的名词格“特”时发生的音变词,意为“能巧”。加上“特”字,表示“能工巧匠们”,因此乌拉特部落则是“能工巧匠聚集之部落”的意思。[2]《蒙古源流》一书中记载:“金汪古部第三代首领囊古特乌兰昌贵即镇国被擒后,因其精于手工技艺获‘斡冉’之称,‘幹冉’即‘巧’‘工匠’之意,‘幹冉’音转乌拉则当‘能工巧匠’也。”[3]

据《新译简注〈蒙古秘史〉》记载:“术赤怒曰:‘彼等以抗拒而没我军之一部,则迄今受其严威者为吾曹,乃反谓彼等受吾曹之严威。兹吾曹将使彼等一受之。’遂命驱民尽出城外,令技师工匠别聚一所,其从之者,遣送蒙古,皆得免死。然有不少匠人惮远谪,以为居民可免死。”[4]“拖雷在平原施金座,坐其上,命引所俘将卒至,对众斩之。……惟工匠四百及童男女若干得免死为奴”。[5]这说明了在元太祖时期对工匠艺人之重视。乌拉特部落在蒙古铁骑驰聘沙场,征服别邦之地时为其铸造坚甲利器、车辆辐辏的铁匠、木匠、银匠聚集之部落。

蒙古族妇女头饰

在乌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银铜器的使用范围很广,如餐具、饮酒器皿、头饰、佩饰、陈设摆件、马具鞍花,自己喜爱的弓、剑、蒙古刀等武器也可以用其制作或装饰。拥有一副漂亮的马鞍具或精美的头饰,那是一件非常高兴而又满足的事。蒙古族有一种说法:策马走过草原时,一副马鞍显示男子的身份。而佩戴的头饰,则代表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境富裕程度。

民族的传统和个人喜好,让银匠这个行当一直很受欢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捷,与此同时,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也在不断迎接更大的挑战。在面临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巴图陶高作为一名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不断开拓创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美。

二、巴图陶高学艺经历

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巴图陶高是一位憨厚、和蔼的银铜器制作传统技艺传承人。他今年56 岁,自13 岁起就跟着邻居老爷爷(一位70 多岁的民间手艺人)在牧区开始了学艺生涯。在那个生活并不充裕的年代,游牧生活中的大部分日常用具出自当地银匠之手。巴图陶高回忆着当时拜师求艺的情景。“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白色的银片片经过邻居老人的敲敲打打,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件饰物,戴在手上,满心欢喜。可到自己做时,就没那么简单了。起初老人家教了我一些打戒指的步骤要领,我按着师傅的教法一步步尝试地做了起来。刚开始,一个戒指得打好几遍才能打好。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打的银饰多了,手上的功夫也成熟了,最后一遍成形。”在那里,巴图陶高很好地学习到一些银饰的基础制作手艺。

1985 年,巴图陶高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件大事——结婚。到了岳父家,在岳父的帮助和熏陶下,深入地学习各项技能。岳父是位有名的民间手工艺人。当时的艺人也叫巧手人,既是木匠、银匠,也是铁匠、皮匠,还会手工缝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全能人。做一副头饰,不仅要会雕琢银饰,还要会绘图、缝制。从岳父那里,巴图陶高又学会了不少本事,这一时期是他技艺成熟阶段。婚后9 年的牧区生活中,蒙古族基本的生活工具和装饰用品,巴图陶高都会做了,手艺日益精湛。2003 年,为了给家人看病,巴图陶高一家从牧区搬到了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上。一是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二是时时不能忘却自己心中一直热爱的银器制作工艺,于2001 年正式注册了一家手工艺品店。辛勤的劳动、精细的作品、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美,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三、银铜器制作工艺

(一)制作材料

蒙古族头饰背面

传统工具——化银吹管

传统工具——油灯

传统工具——剪刀

传统工具——煤油灯

传统工具——小锤

传统工具——钳子

熔银

绘图

银铜器制作材料包括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和珊瑚、绿松石、琥珀、玛瑙等珠宝材料。其中黄金色泽灿烂华贵,性质柔软,不易折断,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容易锻造和轧制,同时也方便拉成很细的金丝或压锤成很薄的金箔。但是,纯金性质过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加以配制。通过配制,利用不同的配比,不同硬度的金,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不同的饰品。在制作时要求做工精细,动作干净、利索,锉下的废料尽可能地再次使用(黄金价格高)。白银的价格相对低,用得比较多,从颜色、属性、特效、寓意等方面,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女子们的头饰多数用银来制作,洁白纯净、光亮润华。银属软金属、易成型、延展性强,可压轧成薄片,抽拉成细丝,寓意吉祥。铜有紫铜、黄铜、红铜,通常与金、银结合使用。黄铜强度、硬度高一些,不容易雕花,一般是平錾;红铜相对软,容易錾花,多用做錾雕类。

(二)制作工具

传统手工工具与现代工具相结合,但以现代工具为主。包括铁砧,不同规格的斧子、锤子、钳子、胶板、剪刀、锉刀、皮老虎、油壶、油管、拉线板、焊瓦、焊夹、火枪、硼砂、焊条、石英锅等等。

(三)制作过程

通常,银铜器制作要经过熔化银、铜料,锻打,下料,雕花,焊接,酸洗、打磨、包镶等多道工艺流程,同传统工艺制作程序相近,但在制作材料、工艺流程上都有变化,传统的工艺几乎是全部手工操作,现代工艺则借助机械,所用时间短,效率高。

锻打

焊接

传统的银器制作过程,以做一把佩刀(也称蒙古刀)为例。先把刀条锻打出来,采用优质钢材打制,然后制作刀柄刀鞘,可以用多种材料制作,如钢制、银制、木制(柏木、乌木、檀木、黄花梨)、牛角、骨头(驼骨)等,随后按顾客的要求进行白银、宝石、珊瑚、松石包镶。其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银料(块状或粉末状)化成银水。使用的方法:以前用皮老虎化银子即焊枪、油壶、风球一套工具化银;现在人们用氧气、煤气化银;熔炉也可以化银,调到1000℃左右。

其次,将银水倒入油槽,油槽模具有条形和块形,如果做蒙古刀,需要将银水倒入块形模具。然后,将冷却后的银水锻打成银片,银片的厚度为0.8~1 厘米,这样方便塑型,然后将银片粘到用松香、牛粪灰、羊油化成一体做成的胶板上。紧接着测量以上做好的刀柄刀鞘的尺寸,在一张纸上开始设计图案,将设计好的图案纸覆在银片上,而熟练的银匠师傅们直接在银片上画图。随后用錾刀(匠师自己做的)在银片上塑形。

最后,将錾好的花样组装在刀柄刀鞘上,并进行焊接,放入白矾水中清洗,称克,镶嵌珠宝,组装,一把漂亮的蒙古刀就做好了。说到清洗,有盐酸洗、柠檬酸洗、白矾洗等。白矾洗,先把白矾水煮沸,将银子做好的成品烤热放入沸腾的白矾水里浸泡5~10 分钟,然后取出放入有洗洁精的水中进行清洗;而盐酸洗需提前调制好盐酸和水的比例,不能为浓盐酸,烧红的银制品直接放入即可。

蒙古刀

银碗底部

蒙古刀可以作为割肉的餐具,也可当做防身武器或馈赠朋友的珍贵礼物。乌拉特蒙古刀的制作工艺与其他部落不同之处是综合多项技艺,集掐丝、凿刻、簪花、镶嵌于一体,更为精湛。筷子往往和蒙古刀放在一起,材料为兽骨或象牙。火镰是蒙古男人的三宝之一,是光明的象征,刀子是邪恶的镇宝。[6]火镰是旧时草原上蒙古族男子常带的用具,形状似月牙形,是固定在香牛皮小包边上的打火工具。

巴图陶高说传统的手工技艺就像一棵百年大树,树干经过多年的成长,已经根深蒂固,但树上的每一片叶子经过春夏秋冬的交替而不断更新,银铜器的制作工艺也一样,制作程序不变,而材料、部分工具在变化。一块普通的银料,要想制成耐看、有意味的物件,最主要的就是精加工,包括锤錾、錾刻、掐丝编结、镶嵌等工艺。一位好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要心手相应,恰到好处,才能雕出生动别致的图案。一件好的银铜制品的錾刻技艺,可以体现匠人的细心和准确度以及技艺的熟练程度。

要想做出精美的物件,仅仅有银匠的手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材料的属性,熟悉民族文化,感受审美需求,勤动手,多思考,才能造出好东西。巴图陶高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再强调要踏实、认真、细心,熟悉制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四)制作工艺

錾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錾,在饰物表面的錾雕,直接錾去花纹图案的线条。另一种是阴錾,一种凹进饰物表面的錾刻花纹装饰,錾去的是花纹本身。

掐丝,是一种常用的掐花方法,把“制”好和断好的丝用镊子掐成纹样。掐丝时要注意灵活掌握镊子,顺着画好的纹样进行,对口处一定要掐严。用焊枪虚烧一下,把这些做好的纹样一个一个粘在料片上,用火焊住,待用。

马鞍

以乌拉特蒙古族掐丝银碗的制作为例。首先在用杏树根或桦树皮根旋制成碗型后(耐用、不裂),称重;然后碗里包银;接着碗底的装饰,要经过熔化银条、锻打、拉丝、掐花、组装等程序。图案多为八宝图。乌拉特蒙古族碗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碗,在于其外型边缘上线,碗内轻簪花,增加了裝饰美感,同时还不会漏,体现了技术的高超。过去,牧民到别人家做客时都随身携带自己的银碗和餐刀,这是游牧民的生活习俗,不仅讲卫生,而且方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巴图陶高介绍乌拉特银铜器制作中最常见的图案纹样有草纹、八宝纹、四兽、龙凤、五畜纹样,也有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或根据顾客的要求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古朴典雅、寓意深刻、美好祝愿的图案。纹样主次分明,花纹疏密得当,形制与花纹配合得相得益彰。这也是乌拉特银铜器最精彩的地方。银匠师傅们尽量将草形做得曲线起伏,以求形象生动,往往采用金银工艺与宝石镶嵌结合的手法,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图腾和动物的崇拜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等思想融合于作品中,使每一件作品精美细致,富有吉祥意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从巴部陶高多年的制作经验来看,蒙古族头饰的制作难度较大。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受到人类认知方式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各个部落环境、风俗习惯、审美心理等不同,因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蒙古族头饰以不同文化内涵为基础,形式十分多样。要制作好这些头饰,必须要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且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我为了寻找乌拉特民族特色头戴的式样,试着做了很多,最后找到我们当地的一个旧头戴,以它为参考模型,制作成品,并询问当地老人样式是否正确。”[7]

乌拉特妇女头饰一般由“塔图日”(额箍)、额网、珊瑚垂饰、套发网、垂饰顶部、连束、垂饰主体、带组成。[8]额箍及后帘由同等大小的镂空圆银饰排列顶缀,银片镂雕佛教八吉祥图案。在流苏上方有以近似菱形的额顶饰,其上嵌色彩鲜艳的珊瑚、松石。头饰的侧面采取蝶样式的挂件,由银珠、珊瑚、绿松石等串联的数条长流穗,达于腰际。帽顶上的工艺也非常独特,主要由珊瑚、松石编织串联,利用银子作装饰配件和吊坠,雕花工艺精致,珠子的大小排列都十分讲究,疏密长短充分地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在色彩上以红绿黑白对比为主,统一于端庄喜庆的朱红色中。制作头饰一般用含银量99%左右的银子制作,也叫千足银,用含银量92%到95%的银做模具,用含银量80%的银做焊条(容易融化,一般10 克的银里掺3 克的其他金属,用来焊接)。

制作一件乌拉特头饰需要制作40~60 天,这是在今天,因为有了很多工具可用。在过去一件头饰可能要做一至两年,一是因为过去的银匠过着游牧生活,银匠都是在生产生活之余去完成制作的,并不是靠制作银饰为生;二是所采用的工具比较简单,全凭银匠的技能、技巧。

目前,巴图陶高手工银饰店主要经营金银铜器加工。干净整洁的店里,蒙古族风味很浓,独具特色,不仅有银饰品,还摆放着巴图陶高画的五畜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高高挂着的“巴图陶高银匠”牌子。一进门左手边摆着他亲手打造的铜马鞍,这是一件传统手工艺制品,综合运用多种工艺,包括木艺、漆艺、皮艺、银铜饰工艺、铁艺、毡艺等,整整花了15 天时间制作完成。之所以放在门口,就是让顾客和来往的路人认识过去乌拉特的马鞍是什么样的,感受一下先民留下来的文化。左右两面墙上挂着家人的照片和参展活动照片,给人的感觉很温馨。玻璃柜台里陈列着一件件精美的银饰作品,从作品的造型、样式、做工可以看出其中所凝聚着银匠的耐心与技艺。

鼻烟壶

马鞍配饰

巴图陶高会根据订单的多少安排做工时间,如果一段时间内订单比较多,他会加班到很晚,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订单相对少时,时间宽裕些,他也会坚持每天都做。渐渐地在镇上打响了名声,来找他定制银器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蒙古国友人也慕名而来。大部分制品与人们的生活相关,有实用的银碗、银勺,作为礼物的各种饰品,人们婚娶、生子时的贺礼,男子们喜欢的马鞍、蒙古刀、火链等等。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审美追求也提高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体现生活情趣的精致手工艺制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传统的银铜器制作是一件枯燥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敲敲打打,所用材料成本也高,一件复杂的制品需要银匠持久的耐力和一定的臂力,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很熬人。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传统的银铜器制作。随着市场的青睐,银铜器制品渐渐多了起来。在海流图镇上虽有不少出售民族手工艺品的商店,但以出售为主,真正加工的店铺少之又少。巴图陶高一直秉承着传承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的使命,一有机会就到牧区老手艺人家去拜访,几乎走访了镇上所有老手艺人,询问和学习手工艺制作的传统技巧。但是,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一些技艺也在不断失传。巴图陶高每每说起都感慨地说:“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让这门手艺发扬出去,传给更多喜爱这门艺术的人。每当我看着一件件精心做的作品从我手中出去的时候,我有一种欣慰之感,但更多的是一种忧虑,现在年龄大了,视力也下降了。”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将这些珍贵的技能传下去,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钻研。“我呢,多收点儿徒弟,只要是想学的我都教,把我会的、知道的毫无保留地都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好好学好好干。”当我问及银匠师傅对徒弟有什么要求时,他说了三点:“一是烟酒不能动;二是做工要细致;三是不收学费。”现在巴图陶高老师有16 个徒弟,其中6 人自己开了店,有1 人出去学习(蒙古国)。

目前,流水线生产也很多,但巴图陶高很自信地说:“机器是永远代替不了手工的,手工是为买家定制的,每一件作品都包含了匠人的智慧,流水线的加工并不能做出作品的灵魂。有些顾客不懂手工活,总拿机器生产的和手工做的来比较,总是不能理解手工费为什么那么贵,不懂匠人匠心。像头戴上的这些小部件,内地也有流水线上加工的,但出来的效果不同,像这个铃铛手工做出的声音很清脆。”

四、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银铜器制作文化这一传统文化不仅没有随之消沉,反而逐渐从过去以实用性为主,向着装饰性、观赏性、收藏性为主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今后银铜器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空间。但是,我们在欣慰的同时也会明显地感受到这种民族意识的附加物越来越符号化了,在顺应趋势的同时,改变着原有的民族特征。

通过了解和学习巴图陶高银铜器的制作,我们感受到这位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人的朴实、执着、勤恳,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宽广与深厚、民风的淳朴、性格的豪放以及历史与地域带给他们的审美倾向,汇聚在艺术品中成为经典。现今的乌拉特蒙古族人民仍在努力地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下去,使它们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彩。

注释

[1]政协包头市东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包头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包头宗教史料[M].1990:54.

[2]吉仁泰,李珍,兰建中.乌拉特草原史话[J].河套文化,2006.

[3]萨囊彻辰.蒙古源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15.

[4][5]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328,334.

[6]乌云巴图,格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52.

[7]北方新报,http://roll.sohu.com/20140221/n395446904.shtm,2014-02-21,14:58.

[8]苏玲婷.蒙古族头饰的制作工艺调查[J].厦门: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4.

猜你喜欢

银匠铜器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银匠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刘朝中
山东日照地区出土汉代铜器鉴赏
银匠和铁匠
头饰类恐龙
铜器天艺 尽在婆娑斑斓中
千家锁
“帽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