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展优化提升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5-06丁雅晴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人才培养优化

丁雅晴

【摘 要】 本文以综合类艺术院校毕业展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毕业展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借鉴八大美院毕业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毕业展优化提升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的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发挥毕业展的优势和能级,为提升当代青年的艺术水平、专业技巧和审美层次奠定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毕业展;教育模式;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2-0046-02

每年的五、六月,各大美院门前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毕业作品展都在校园里拉开帷幕。毕业展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项传统,由学校各个部门共同落实,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为毕业生、学校和外界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一、“毕业展热”背后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饱含创新热情,能力略显薄弱

传统和创新一直是各大院校所关注的重点。相较于以往展品,2019年的毕业展更多学生热衷尝试新题材、新材料和新概念,但是这些创新作品有的直接沿用前人已有的风格进行创作;有的玩弄概念、追求造型“大”和“奇”,忽视内涵建设,基本功不扎实;有的作品仅仅沿用专业语言的一种元素,不看标签无法判断所在院系,甚至还出现了抄袭现象。重庆大学视觉设计系一名同学的毕设作品《重庆市旅游商品设计》涉嫌抄袭了插画师李鼓夏一年前的版画作品,这幅涉嫌抄袭的作品还获得了优秀毕业设计称号,这种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被网友坚决抵制。这些现象应当引起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反思,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足够的自我创造能力,观念表达和专业积累两者之间该如何平衡?

(二)难挡眼前诱惑,未来发展受限

2013年一则《广美毕业作品展奖金出炉 学生嫌低更愿意卖给收藏机构》的消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文中介绍广东美院不少学生的优秀作品主动放弃评选,由画廊等艺术机构高价买走。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学校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数额与市场上相差较大,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学生有生存压力,所以面对现实会做出此种选择。很多收藏家或者机构抱着盈利的目的,往往会面临着艺术家不稳定、投入回报慢、投资风险大的情况,从而中途放弃对年轻艺术家的投资和培养。从毕业生自身来看,大多数人的创作属于起步阶段,缺乏深度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而且这其中有指导老师的参与等,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对于渴望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发展的毕业生是不利的。

二、高校毕业展优化提升的实践路径

优化提升高校毕业展的实践路径有以下几条:

(一)以教学优化为前提,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

大学生属于年轻群体,饱含着热情与冲动去探索社会新事物,选择大胆而张扬的方式展现创意。国内综合类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普遍重视技术训练,不注重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高校应在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自身的阅历、审美、内涵出发,结合时代发展,在面对不同的选题时创造性地運用艺术语言表达内心最想表达的内容。因为情感是每个人独有的,只有把自己对新技术的理解融入自身的语言,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突破和创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9届毕业设计展突出了“新功能、新科技、新材料”的理念,学生的作品从日常生活、经济、人类情感、科技发展等诸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如陈卓颖《基于国际文化需求的中国剪纸艺术推广展览设计》、陈乃睿的《“一带一路”下中国茶文化展示设计研究》、梅进杰《影子太极——体感交互装置在太极拳文化展览中的应用研究》等工业设计系的毕业作品,体现出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对未来社会、文化、商业语境中的技术进行产品定义的能力。这些探索与实践,充分印证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所带来的文化效应,为全球产业的突破创新注入新鲜的思路。

(二)以社会热点为牵引,探索现实意义的设计展品

学校和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嘈杂的网络声音中清醒认识自己,寻找社会痛点,利用设计去建构和维护民众及社会的利益。综合类艺术院校可以尝试将“社会问题”作为工作室课题,与专业技能课程相融合,以学期为单元,每个工作室研究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展开调研和设计展现。学生在深入调研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复杂的、多变的问题,开始注重设计的实效性,不断修正方案,进而形成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从2016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以《视觉治愈》课程群为基础,展开了以“为明天的健康而设计”“关怀的维度”“社会之声”为主题的三次重要的现代设计教学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社会和问题意识,去理解现实问题中研究对象的真实需求。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突破学科限制,通过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等方法,深化设计的可读性,演绎设计的可能性。该教学改革实践获得国内高校同行以及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业内对于设计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变革的讨论。

(三)以市场为导向,多元化活动助力毕业生

各艺术机构、文化部门、政府应当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的重任。在中国,体制内的赞助有限,对艺术的赞助更多是依靠市场,越来越多的学生过早地进入市场体系中。但是近几年拍卖行急功近利严重,艺术品市场需要规范和完善,学生的人脉和资源又有限,学校和老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便利和帮助。院方可以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将作品通过图片、视频和影像等方式传递给无法到达现场的人,节约经费的同时扩大展览的影响力。还可以强化激励机制,增设优秀作品奖项,鼓励毕业生作品质量的提高。学生面对市场时,要保持一个清晰冷静的认识,对自身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创作作品的初衷是表达自我,在这基础之上再去考虑市场,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但是,艺术作品要完成社会转化,单靠学校是不够的。高校可以和艺术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每个专业选择一定比例的优秀的作品到艺术机构、繁华商圈和社区参展,让艺术走进生活。广州美术学院充分运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设计专业的师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快速成长。2019年,广美毕业生的创作参与了企业、政府项目的合作,与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紧密相连,也正是因此而具有地域性特点,在城市形象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结语

毕业展不是博眼球,而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就业、向民众普及艺术的良好途径,是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一次大检阅。大量的毕业作品反应了艺术教育的现状,也预示着未来的文化趋势。一年一度的“毕业展热”还将继续,作为从事艺术教育与教学的人,毕业展中突显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反思。研究毕业展览与教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适当利用平台,充分发挥毕业展在促进学院艺术教育改革和提高青年艺术人才素养中的特殊作用,是各高校和艺术人才都应该进行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高阳.浅析近五年着色木雕在高校毕业生展览中的现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7.

[3]吴弓,孙嘉,张译丹.2019年毕业展观察记[J].美术观察,2019(8):29-35.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人才培养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