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2020-05-06薛滨
薛滨
摘要:国际新闻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国家之间彼此了解和合作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消除国际误解和偏见。本文在简单地介绍国际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带来的影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国家形象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新闻;国家形象;新闻传播;突发事件
一、国际新闻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下,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全球化,一个个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国际新闻传播过程中,国家形象会作为主要新闻内容,呈现在其他国家的新闻中,因此,塑造国家形象已经是全球化竞争中重要的战略任务。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让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国际地位,让其可具有国际发言权和影响。不仅如此,国家形象在改善外交环境,实现政治目标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对国家形象的重视。
二、国际新闻传播中维护国家形象的对策
(一)全面落实日常新闻传播
日常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建立的关键,想要的塑造出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要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真实的报道新闻信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理念,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这是回应妖魔化中国言论的最好回应。中国应该全面落实日常新闻传播,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的中国,长此以往,就不会对新闻报道产生怀疑,中国形象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在国际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就会给其他人制造谣言的机会。政府应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真诚的态度和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就可以让危机和突发事件顺利解决。国家政府明确指出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片面报道,正面回答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表达自身立场,对别有用心的新闻予以回击。突发事件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力量,很多国家都喜欢利用突发事件来抹黑对手,诋毁对方国家形象,甚至于个别国家打着宗教、人权等旗号对我国制度政策大加指责,导致国家形象蒙受损失。
(三)健全时政新闻传播体系
时政新闻传播体系主要是有中央新闻台以及地方卫视组成,承担着不同的思政新闻传播任务,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央新闻和地方台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上下级分工情况。但是,这种独立的时政新闻在有限的传播媒介下,无法和国际上的传播力量抗衡。
此外,目前中国的时政新闻传播中缺乏区分,对内对外的传播方式较为相似,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国际传播极有可能造成国外观众的理解偏差,还会导致国际社会误读中国传播的信息,反而影响国家形象。因此,要找准目标受众,注意平衡报道,同时健全时政新闻传播体系,在进行时政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找准受众,实现本土化传播,让受众能容易理解接受,打造出不同于国内的传播方式,确保时政新闻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四)构建流畅的国际传播渠道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构建流畅的国际传播渠道,提高传播能力,也能够为本国国家形象的改善提供有力的帮助。权威话语权确实是中国目前在国际新闻传播平台上无法有效发生的核心关键,中国的整体新闻传播能力相比较而言,也远追不上西方发达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很多的时政新闻内容在国家范围内传播有限,受制于国外媒体,甚至出现了国外媒体左右本国国民乃至国际公众对中国社会思政舆论的不利情况。因此,国家应该构建出流畅的国际传播渠道,避免在信息传输中因为传播能力有限,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中国可以组织各类海外友好组织和外国友人,讲解在国内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利用国外知名社交媒体来传播中国观点,充分利用民间渠道,发挥民间渠道的对外宣传作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宣传效果。
三、結语
综上所述,任何国家必须要对国际形象的塑造予以重视,这不仅象征着国家的软实力,也是国际社会地位的体现。国际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渠道,在日益诡谲的国际形势中,充分利用新闻传播这一方式,完善国家新闻传播体系,提升传媒软实力,是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措施,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