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时代提高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方法探讨

2020-05-06耿红梅耿韬耿子萱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高职

耿红梅 耿韬 耿子萱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是几乎每个学生都经常用到的媒介。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深入了解高職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明确媒介素养培养的方向和意义,基于新媒体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媒介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形式已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网站、电子书、微博、网络电视、微信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同时也使信息渠道更加繁杂多样化。根据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关于媒介方面的调查,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其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介,对这些媒体的接触时长也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目前,当他们在了解一些重要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时,网络媒体替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他们的首要媒介,因此,高职学生与新媒体的密切关系也在逐步升温。也就是说,研究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改变其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思想表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媒介素养课程为基础,融合渗透多种教学方式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高职学生对于媒介的认知与理解往往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模糊总结,缺乏系统、深入、全面的理解,即便学生们能够通过此方式方便地获得信息,然而由于学生们在获得信息之后未能进一步进行对信息的消化与认知,并在日后缺乏应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媒介素养,未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

为此,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推进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例如开设相应的公共选修课,并在课堂中,重点向学生阐释媒介素养的重点理论知识以及当前的大众传媒现象,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加强其对媒介信息的运用。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专题培训,使得有经验的媒体专家与学生进行接触,揭开媒介传播的神秘面纱,提高学生对媒介运转过程的认知,加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力。

同时,应成立媒介学习社团,组织对媒介感兴趣的学生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二、推进媒介融合建设,构建校园立体媒介平台

当今在高校校园内,传统媒体(如高校报纸、高校广播电台、高校电视台等)往往与新媒体并存,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状态,为此,应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特点,进行媒介融合建设,以达到共享资源以及信息的有效传播。例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介信息的传递以提升信息的传递范围与质量。

其次,应构建校园立体媒介平台,以推动媒介信息传递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喜好不一的学生都能受到校园媒体的文化熏陶,通过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切实加强高校媒体的舆论管理。

上述分析启示我们应融合校园媒介,综合提升媒介传播的效率,才能切实发挥高校媒体的媒体传播效果,以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加强媒介素养实训锻炼,充分提升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情况下,很少有高职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媒体技术进行媒介传播的实践,不仅仅是因为学生们缺乏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师在开展实训的过程中应根据高职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但其实践技能较为突出的特点,应该加强媒介教育中实际教学的应用(例如学校传媒公众号平台的搭建、招生微电影的拍摄宣传、学校宣传网站的建立等),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训机会。通过上述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媒介传播实训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其媒介素养,巩固理论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紧紧抓住时代发展脉搏,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改革、校园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新媒体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