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2020-05-06刘永峰
刘永峰
【摘要】随着新课改内容不断地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师越发地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发掘中,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意识到微课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作用,并发现应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微课 高中数学教学 应用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25-02
高中数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高中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期,也是攸关学生高考命运的重要科目。目前高中數学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考试几乎可以拿到满分,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只有尖子生分数的零头。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主要是函数关系、几何知识、数列知识、方程与不等式等几个重要板块,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消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微课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用微课视频多角度展示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稳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论文深入剖析了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用微课,凸显教学重难点
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紧张,学习节奏也很快,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微课视频,凸显每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尽快消化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凸显正弦、余弦定理的推导,教师可以运用三角形推导公式,在视频中演示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关系,用鲜艳的颜色演示出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帮助学生理解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教师还可以在视频中讲解一些历年高考关于三角函数的题目,做到真正的“图文并茂”,让学生结合经典例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在题目中的具体运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妙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考试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妙用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把圆锥曲线的图形和性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录制绘制圆锥曲线图像的步骤,结合直角坐标系的象限,研究圆锥曲线方程的性质,帮助学生领会“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具体运用。教师还可以结合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结合函数图像来进行解题,引导学生提取题干有效信息,绘制出函数图像,判断出函数类型,利用不同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函数题目的计算步骤,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效率。
三、善用微课,巧解高中数学几何题目
高中数学有很多涉及几何知识的板块,几何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和逻辑推理思维,这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善用微课视频,把看似复杂的立体几何转化为平面图形,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呈现动态的图形,或者在立体几何中添加辅助线,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例如教师在讲解组合图形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立体图形的呈现,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图形的构成,可以尽快找到解题的体验,把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合理添加辅助线,让学生在解题时感到豁然开朗。微课视频在几何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运用添加阴影、辅助线等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巧用微课视频,指导学生的预习和复习
微课视频内存小内容丰富,在智能手机上就可以观看,学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把微课视频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复习,学生结合微课教学视频可以清晰了解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师讲解新课时不会感到那么吃力,课堂上和教师的互动也会增多,师生互动多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很多学生在课下复习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对教师课上讲的知识点含糊不清,这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可以把每一节课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解题时常用的数学定律、本节课的相关经典例题制作成微课视频,下发到学生的手中,指导学生的课下复习。教师在经典例题讲解时,教师可以添加文字解释、解题关键步骤用鲜艳颜色标注出来,结合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讲解,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应该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开展信息化教学,数学教师要巧用微课,凸显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巧解高中数学几何题目,巧用微课视频,指导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教师要提升自身微课视频的制作水准,让微课助力高中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取得一个理想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辉.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