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

2020-05-06汪雪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龙虾水稻

汪雪梅

摘要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21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虾综合种养是稻田绿色生产、将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养模式,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并种一季水稻。

1    龙虾养殖技术

1.1    田间工程建设

1.1.1    稻田准备。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无污染的稻田,一般以稻田面积达3.33 hm2为1个种养单元。

1.1.2    开挖虾沟,筑牢田埂。沿田埂内侧四周距田埂1.5~2.0 m处开挖环形沟,沟宽3~4 m,沟深1.0~1.5 m。稻田面积较大时,要在田中间挖“十”字形沟。挖沟的田土加固在田埂上,田埂高于田面0.6~0.8 m。

1.1.3    设置防逃网。在稻田的进排水口处安装双层密网,在田埂上用硬质塑料膜设置围栏,高40~50 cm。

1.1.4    栽种水草和投放有益生物。虾沟消毒后,向内移栽一些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水草的覆盖率不超过虾沟面积的50%。在虾种投放前,再投放一些净化水质的有益生物,如田螺等。

1.2    苗种投放与管理

1.2.1    消毒与培肥。虾苗投放前15 d,用生石灰1.13~1.50 t/hm2或漂白粉120~180 kg/hm2消毒,清除一些杂鱼及寄生虫等。放养前10 d,施腐熟的粪肥4.5~7.5 t/hm2,培肥水质[1]。

1.2.2    虾苗的投放。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10月或第2年的2—3月,投放的方式有2种。第1种方式是在水稻割后投放抱卵亲虾,选择颜色深红、有光泽、体表光滑、个体较大、体重在35 g以上的亲虾,初次养殖要投放亲虾300~450 kg/hm2,雌雄比2~3∶1。第2种方式在次年的2月、3月投放幼虾,规格2~3 cm,虾苗大小一致,一次性放足,放22.5万尾/hm2。

1.2.3    饲养管理。虾苗投放的第2天,及时投喂饲料,饲料中动、植性饲料比为4∶6,投喂的方法要随月份适时调整投喂量,3—5月,要逐渐加大投喂量,每天早晚各喂1次,每天坚持检查虾摄食情况,当天投喂2~3 h内吃完,说明投铒量不足,如果第2天还有剩余,说明投铒量过多。7月、8月只需在傍晚投喂1次。冬季3~5 d投喂1次[2]。

1.2.4    疾病预防。小龙虾的抗病能力很强,疾病重在预防。小龙虾的常见疾病有甲壳溃烂病、纤毛虫病和白斑综合症,其中白斑综合症对小龙虾危害最大。预防方法:一是放养前,做好稻田消毒,改善水质,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二是高温期间切忌过度投喂,投喂采取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四定”投饲技术是预防的关键;三是保持水深,做好水体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或碘制剂全田泼洒。

1.2.5    捕捞上市。小龙虾生长速度快,生长2个月就可以捕捞上市。分2季捕捞,第1次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第2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当小龙虾达到最佳规格后开始捕捞,用网目2.5~3.0 cm的大网口地笼进行捕捞。开始捕捞时,不需要排水,直接将地笼放入田间或虾沟中,隔几天换一个地方。对捕捞起的小龙虾进行挑选,将达到商品的小龙虾挑出,将幼虾重新放入稻田,同时注意避免弄伤虾体。如果捕捞量大,可以补放幼虾3.0万~4.5万尾/hm2。在8—9月的捕捞中,前期应捕大留小,后期应捕小留大,留足下一年繁殖的亲虾[3]。

2    水稻种植技术

2.1    品种选择

稻虾共作水稻品种宜选择株型紧凑、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125~130 d的杂交品种。

2.2    秧苗移栽

养虾的稻田比一般的稻田移栽推迟10 d左右。6月初开始播种,采用机插秧,秧龄18 d左右。6月下旬开始移栽,采用宽行窄株,浅水栽插,插足基本苗60万~90万株/hm2,秧苗的总数有所减少,但是虾田有机肥用量足,小龙虾爬行有松土和增氧作用,促进秧苗根系发达、分蘖强、成穗率高,起到了增产的作用,可以抵消水稻栽种面积减少所造成的减产。

2.3    科学施肥

养虾稻田一般以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一次性施足基肥,保证水稻后期不早衰,可施农家肥9.75 t/hm2。放虾后一般不追肥,如脱肥,采取分片撒施有机肥300 kg/hm2。禁施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

2.4    病虫害防治

稻虾共生的田块水稻生育期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一是选用抗性优的品种为主栽品种,播前用咪鲜胺和农博士进行种子药剂处理,减少大田的施药次数和用药量,增强秧苗素质。在田埂上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繁殖场所,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等天敌的控害能力。二是实施理化诱控措施。每2.67 hm2稻田安装1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飞虱、螟虫、稻水象甲等害虫;自二化螟越冬代蛹末期、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始见期开始,集中连片大面积使用性诱杀成虫,安装信息素诱捕器15套/hm2诱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成虫,选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提高防效。捕获的害虫再用来养虾。三是推广生物防控措施。在7月中旬二化螟产卵高峰前期,释放生物导弹(毒蜂卡),挂赤眼蜂卡60~90个/hm2,防治螟虫。在水稻孕穗初期和抽穗前选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枯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春雷霉素等,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严禁使用对小龙虾高度敏感的含磷类、菊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药物[4]。

2.5    水浆管理

要做到科学晒田和合理控制水位相结合。水稻返青后25 d左右,总茎蘖数达270万个/hm2时开始晒田。第1次晒田时,要轻晒,田水不能全排干,沟内保持水深20 cm。要求达到中间不陷脚、田边不发裂,晒好后要及时复水。随着虾的生长,活动空间加大以及水稻抽穗、扬花、灌浆需要大量的水,水位可以控制在30 cm左右,灌浆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水位,以干干湿湿為主。水稻收获前1周,第2次放水晒田,这时放干田水、沟水,使小龙虾进入田中、沟中打洞,早抱卵繁殖。

2.6    水稻收获

水稻收获时,留桩20~30 cm,然后提高水位40~50 cm,适当施肥,使留桩返青,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

3    参考文献

[1] 任志如.龙虾稻田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2,33(3):22-25.

[2] 李宗群,王金胜,凌君芬.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3):44-47.

[3] 王家沛.稻田淡水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33.

[4] 钱光芸.稻—虾综合种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223-224.

猜你喜欢

小龙虾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小龙虾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秋风起,最后来盆小龙虾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