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06张彬
张彬
摘要 本文介绍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完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体系、了解树木生长环境、优先树木种类、提高树苗质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5;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7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树林作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起到了保护人类生命安全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国际经济发展。历史记录着许多沙尘暴、泥石流、洪水等夺走人们生命的事例。历史经验证明,树林的良好生长将会避免许多大型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也会防止土地沙漠化。实行科学化的造林管理将会提高树苗成活率,减少造林成本,缩短造林目标的完成时间。在造林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有助于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生态平衡。现就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林业工程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林业工程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开始显著增加。在林业工程快速发展的阶段,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有待完善的造林管理体系。数量众多以及规模庞大的林业工程需要众多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我国造林管理人员缺乏,小规模造林管理的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大规模的林业工程,导致在树苗的选择以及培育方面存在较多误差。同时,面对树苗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分时间段管理方式,导致树苗成活率始终得不到提升[1]。
1.2 种植结构有待改善
树木生长不仅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对生长环境也有硬性要求。不同的树木种类适宜种植和生长的环境不同,同时在生长间隔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现在的林业工程在加大种植数量的同时忽略了实际成活率,导致许多树苗的种植密度过大、种植间隔不断变小,营养、氧气以及阳光等生长条件都达不到树苗的生长要求,最终造成林业工程投入大量的资金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1.3 树种数量以及树苗的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不同地区需要的树木种类都不相同。现在我国林业工程在树木种类上还有待提高,单一的树木种类导致许多树苗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发育情况不同,最终导致总体成活率低。同时树苗本身的发育情况也会影响最终成活率,我国许多林业工程本身采用的树苗质量难以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林业工程的发展受到阻碍[2]。
2 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体系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一定的完善时间。现在的林业工程已经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应当加大造林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选用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同时给予新人机会,从而为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大型林业工程中要实行分区域、分时间段培育的管理制度,按照每种树苗不同的种类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实现林业工程造林的科学化、精细化以及系统化管理。
2.2 了解树木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要想维持稳定,不仅需要足够数量的绿色植物,同时也需要生长良好的绿色植物。在进行造林管理时,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树苗种类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充分了解树苗的生长需求之后再进行种植。在种植时首先要注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树苗自身的生长状态等。培育阶段应当结合大自然条件给予一定的人工培养环境,提高树苗存活率[3]。在完成树木种植后还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
2.3 优先树木种类,提高树苗质量
为从根本上提高树苗成活率,必须从树苗种类以及树苗质量入手。不同地区的林业工程要对当地土壤条件以及自然条件有充分的了解,从而选用最合适的树木种类,避免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合理而死亡。同时还要提高树苗质量,在选择树苗时提高选用标准,保证树苗在后续的生活环境中依旧能够正常生长[4]。
3 结語
林业工程的发展离不开造林管理,制定严格的造林管理制度以及流程,将会从根本上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在造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减少因人为误差而导致树苗成活率无法提高的情况。同时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选用不同的树木种类,再根据树木种类确定种植密度以及管理方式,实现造林的精细化管理。最后还应当加强后续防范保护力度,避免树苗死亡。
4 参考文献
[1] 袁萍,童小琴.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原则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162.
[2] 程忠玲,朱志柳,汤忠平,等.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策略解析[J].低碳世界,2019,9(2):314-315.
[3] 谭向胜.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有效方法及积极作用[J].民营科技,2017(6):225.
[4] 孙培福.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