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20-05-06臧鑫杨国立董红星
臧鑫 杨国立 董红星
摘要 本文介绍了鹤壁市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分析了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科学选种、减少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鹤壁市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防治措施;河南鹤壁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0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赤霉病是鹤壁市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发生,是影响鹤壁市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枯、秆腐、茎基腐以及穗腐。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持续降雨和低温天气,则有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如果防治不及时,一般年份可减产15%~20%,发病严重年份可减产40%~70%,对全市小麦产品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赤霉病会导致小麦籽粒含有多种菌毒素,食入后对人畜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掌握小麦赤霉病的特征和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对提高鹤壁市小麦产量与品质安全有重要意义。
1 发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偶发性的气候型病害,在小麦各个生育阶段都能发生,常导致茎基腐、苗腐、秆腐、穗腐,以穗腐发生普遍,秆腐、苗腐次之。穗腐发生时,乳熟期常有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出现在小穗颖片基部,病情发展可遍及数个小穗。小麦病穗呈现枯黄色,天气湿度大时有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即粉红色黏胶状霉层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生长。一旦穗轴或穗颈受侵染可形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遇潮湿天气,有黑色病菌子囊壳出现在长有粉红色霉层的地方。种子萌发到幼苗期,一旦小麦赤霉病病菌侵染幼根鞘、芽鞘或根,可引发褐色腐烂,造成苗枯,病部也可发生粉红色霉层。茎基部受害后呈现褐色,后期变成软腐烂引起整株死亡,即茎基腐。病株拔起时,易在茎基腐烂处撕断。在麦穗受害轻时,症状一般不表现,或只局部小穗发病[1]。
2 传播途径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燕麦镰孢、黄色镰孢等多种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在我国东北麦区,病菌能在带病种子以及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植株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在北方冬麦区则以菌丝体在玉米穗轴、小麦上越夏越冬,第2年在温度和湿度等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进行传播,雨水作用较大。
3 发病规律
3.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影响较大,尤其以湿度和温度影响最大。鹤壁市小麦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入抽穗扬花期,其间会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小麦进入抽穗扬花阶段若湿度大、气温高,对小麦赤霉病发生非常有利,温度在15 ℃以上时就会发病,温度达25 ℃时最适宜。春季若气温回升较早,且又有足够的湿度,病害就会提早发生,在25 ℃的室温和持续36 h以上的饱和湿度下,病害潜伏期仅需要2 d,湿度或温度不适宜,潜育期就会相对延长。
3.2 病原菌菌量
根据多年田间观察发现,小麦赤霉病的轻重与病原菌越冬存活率有直接关系。越冬病原菌发生量的多少是赤霉病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越冬带菌率高的小麦田地年份发病就可能会重。但越冬病原菌发生量的大小,又与春季麦田的湿度有关联。温湿度高,子囊壳发生量就大;温湿度低,子囊壳发生量就少。
3.3 品种抗病性
就我国目前的小麦育种材料来看,还没有发现对赤霉病有免疫的种质材料,缺少抗性过硬的育种抗源。在育种方面,小麦抗赤霉病品种比较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科学选择小麦品种,确定适宜播期。迟播麦田,抽穗扬花期相应推迟,该阶段通常会遇到病害流行季节,受害时间长,病害重。早播麦田,花期相对早,通常会避开病菌侵染流行阶段,发病轻[2]。
3.4 管理措施
不同的管理栽培措施会对赤霉病的发生产生不同影响。近几年,鹤壁市大多数田块秋季采用旋耕整地,比较粗放,秸秆还田也不精细,很多没有腐熟的秸秆残留在土壤表层,对赤霉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非常有利。施用过多氮肥、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措施不到位、春季防治期防治措施不科学的麦田,赤霉病加重发生。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选种
不同小麦品种间感病程度有差异,应因地制宜,选择农艺性状相对较好的耐病品种,可以在鹤壁市引种、试种和推广,如周麦22、郑麦9023、西农511、濮兴8号、徐麦31等。同时,要注意品种之间搭配合理科学,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4.2 减少侵染源
秋季作物收获后,采用大型机械对田地进行深耕、深翻, 尽可能把病叶残株深翻入底层或者将秸秆收获粉碎腐熟以使秸秆上的病菌分解死亡,彻底清除田间的稻麦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病残体,消灭越冬菌源 ,从而清除病菌潜在隐患[3]。
4.3 加强栽培管理
依据气候条件,结合品种的农艺性状,调整好小麦播种期,避开小麦赤霉病危害时期;根据不同田块肥力,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确保科学运筹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促进麦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田间灌溉措施,确保排灌科学合理,尽量做到旱能浇、涝能排,达到雨过地干的效果,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
4.4 药剂綜合防治
一是小麦备播拌种。选择增产菌拌种,用固体菌1 500~2 250 g/hm2或液体菌750 mL/hm2兑水喷洒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二是关键时期药剂防治。在开花至灌浆阶段,于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率5%~15%)用药,可以选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2 250~3 000 mL/hm2,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 300~375 mL/hm2,或28%喜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兑水450~675 kg/hm2喷雾。避免在雨天施药,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根据品种、天气情况和病情轻重确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预防2次,第1次喷药应略早于病菌孢子大量飞散、病害即将盛发时期。喷药后遇雨可间隔5~7 d重喷1次,交替轮换用药[4]。
5 参考文献
[1] 侯明生,黄俊斌.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等.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篇)[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 宋玉立,何文兰.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0(4):14.
[4]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