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链对接 双元协同 多方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的搭建与实践

2020-05-06王洪广郑坤

关键词:产教融合

王洪广 郑坤

【摘  要】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综合指数不高、学生硬核实力与实际岗位脱节、教师四大职能与行业企业实践脱节以及育人目标与产业需求存在“隐形壁垒”等问题,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校企双方从专业组建、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技术创新、团队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共建,构建了多方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打造产教融合型的命运共同体。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comprehensive index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students' hard core strength and actual post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ur functions of teachers and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invisible barriers" between the education objectives and industrial demands. By connect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talent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have built a shared platform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base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and talent cultivation.

【关键词】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双元协同;多方共享

1 引言

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广西交通运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广西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显示,目前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产教融合综合指数”不高,典型表现为教学资源融合少、技术创新融合慢、人才标准融合难、企业文化融合浅。各院校产教融合存在企业参与缺乏激励政策,导致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独角戏”等问题。总之,在广西汽车技术服务专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搭建的背景

当前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产教融合综合指数”不高,典型表现为教学资源融合少、技术创新融合慢、人才标准融合难、企业文化融合浅。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主要解决“两个脱节+一个壁垒”的三大典型痛点。

2.1 学生“硬核实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职业院校的学生硬核实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对于汽车技术服务类学生来说,学校实训设备和技术更新缓慢,专业技能标准以及教学内容与产业和技术服务标准脱节,导致学生技能与实际脱节。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单一固态化,产业和企业融入度低导致职业能力培养欠缺,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2.2 教师“四大职能”与行业企业实践脱节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作为当代高校教师的四大职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教授技能、技术创新、服务产业、传承文化是最重要的职责,由于产教融合度不高,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有限,导致教师知识结构更新慢,实践动手能力欠缺,服务能力不足,企业文化基因了解不够,“双师型”教师不足,造成培养学生过程中“理论灌输多,实践动手少”,为企业服务无从下手,呈现出来教师的职能与行业企业实践脱节[1]。

2.3 育人目标与产业需求存在“隐形壁垒”

由于产教融合综合指数不高,校企之间信息和资源流动不畅,缺乏联动性。很多方面就存在了“隐形壁垒”,导致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设备更新和技术更迭与产业实际相比至少滞后两代产品。由于缺乏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导致在创新氛围、运用条件和职业环境等方面存在隔阂,呈现出来学校育人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3 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构建的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建设了一个有效提高产教融合综合指数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如图1所示。总体定位是依托广西区内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重点融合教学资源、技术创新、人才标准、企业文化四个方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深度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内容,积极推进师资培训。在教学辅导监管、就业实习等各教学环节,全面贯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高质量人才“输得出、进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发展目标[2]。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体系,解决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三个典型痛点问题,具体有以下两点做法。

3.1 三链对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破“隐形壁垒”

为解决职业院校育人目标与产业需求存在的“隐形壁垒”,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宗旨,以产业链为中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才链和创新链,结合汽车產业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一个基于“三链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打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隐形壁垒”,在专业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打造、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技能竞赛、科研项目等方面与产业之间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双方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3.2 双元协同打造工匠培育助推器和师资赋能中心拉近两个脱节

3.2.1 打造汽车技术工匠培育的助推器

为解决学生培养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通过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经销商签订协议共同组建现代学徒“五菱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步打造汽车技术工匠培育的助推器。

第一步,落实“以岗位为导向”要求。落实以岗位为导向,针对岗位需求,校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技术标准,授课环境对接职业环境,上汽通用五菱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第二步,培养过程采用“工学交替同步进行”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采用工学结合,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生在培训中心完成校内学习内容,在经销商完成实践课程。

第三步,学生能力实行“能力递进”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能力递进的培养方式,从课程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维度进行。课程层面从等级课程、车型课程和总成课程三个层次对课程进行优化。技术层面培训步骤按照初级技师、中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三个阶段进行。

3.2.2 建设“双互双创”的师资赋能中心

通过思想引领、制度激励、学习提升、平台搭建、科研助推、导师帮扶,依托校企培训中心,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建大师引领、骨干支撑的共享师资队伍,打造一个具有“互融互通、互认互聘”,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赋能中心,解决当前师资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在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更具备向社会提供职教创新输出的资源优势[3]。

4 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建设的成效

4.1 建设多方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五菱为主,联合本地中职学校和汽车经销商,建立N校N企的多元共享实训基地为企业和学校培训员工和教师成果显著,同时也为地方产业国际化培训作出贡献。2019年,该基地被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

4.2 打造“服务共享型”双师队伍

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的搭建使教师的服务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学校8名教师被企业聘为校企合作指导教师。8名教师完成了公司要求的高级课程的认证,有10名教师完成了企业中级技师认证。获得市级现代学徒制行业领军人物1名、优秀教学团队2个、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10名。团队双师教师比例提高到87%。

4.3 创广西区一流的学生竞赛团队

依托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学生累计获得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奖项40余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自治区一等奖16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3项,铜奖3项。

5 结语

“三链对接,双元协同,多方共享”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的搭建,共同探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基地建设、师资培养、企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成绩,筑牢立体式汽车技术服务人才培养高地。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联合中职和其他高职院校形成学校团体,以五菱为中心联合供应商和其他企业形成企业团体,形成合作共赢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果,得到很多学校和企业的赞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企业往往留不住或者留存率低,还有就是服务地方产业国际化走出去战略落实情况还不是很到位,后续还要继续开展,将我们的模式成功本土化,为五菱印尼基地的发展作出保证服务工作。产教融合基地今后要明确任务和目标,着手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抓手打造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还要以该基地为依托搭建技能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协同工程中心。

【参考文献】

【1】谭克诚.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1):286-288.

【2】王信锐,敖克勇.基于产教融合的汽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討[J].现代职业教育,2019(7):202-203.

【3】刘毅.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57-61.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