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再语境化
2020-05-06吴昱娴
摘 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通常被称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这隐含着这样一种认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主要是指阿多诺和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它是大众文化的“否定性话语”。沿用在后现代语境下萌发的这样一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展开批判显然存在错位,该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必须经过再语境化的过程,从而为审视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提供参照、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给予借鉴。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再语境化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一)概念演进
(1)肯定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用“肯定文化”对大众文化进行界定和批判,此概念最早现于霍克海默的《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中,对它的详细阐述则现于马尔库塞撰写的《文化的积极本质》中。马尔库塞认为“肯定文化”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存在于幻想的精神世界,从而抑制了社会内部的消极反叛欲望,它力求使人们在幻想之中获得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最终实现为现存秩序辩护的目的。
(2)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最早现于霍克海默《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中,不过此并未文对“文化工业”展开具体论述。此后,“文化工业”现于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合著完成的《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认为的文化工业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文化产品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广泛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业是标准化、缺乏创造性及艺术性的商品,电影、电视、广播、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已成为这个文化工业体系的传播媒介。此外,文化工业的产品充满娱乐性,它满足人们的虚假需要并蒙蔽大众对现实生活的认知。
(3)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概念接近于“文化工业”概念,在《文化工业述要》中阿多诺表示,在《启蒙辩证法》的创作历程里“在草稿中,我们用的是‘大众文化,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而代之,旨在从一开始就把那种让文化工业的倡导者乐于接受的解释排除在外:亦即,它相当于某种从大众中自发产生的文化,乃是民众艺术的当代形式”。阿多诺用“文化工业”将“大众文化”取代,是为防止人们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即认为大众文化从大众中产生并为大众服务的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域中,“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另一种表述。
(二)历史语境
(1)德国极权主义
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党登上历史舞台,对德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实现高度集中的极权主义统治。为了对文化领域实行全面控制,纳粹党设立宣传机构来加强他们的政治统治,加强对纳粹主义精神的宣传。同时,纳粹政府加强了对媒体的操控,使之只能发出有利于纳粹统治的话语,大众传媒沦为纳粹政权喉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亲眼目睹纳粹党对大众的意识形态控制,使大众深受纳粹文化的欺骗和煽动,成为狂热的法西斯主义信徒。因此,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对德国纳粹极权主义野蛮行径反思的产物。
(2)美国消费社会
为逃避法西斯主义迫害,法兰克福学派部分成员迁居美国,美国消费社会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一步生长的土壤。“三十年代的美国,没有什么比新闻影片、广播节目以及好莱坞电影更能影响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广播、电视成为历史舞台上新的文化载体,文化也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浪潮进入商品范畴,文化产品的生产以消费为目的。由于长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开始就对对美国盛行的大众文化持敌视态度。此后,其部分成员进入美国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的任职而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生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多重批判
(一)经济维度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经济维度的批判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拜物教性质,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后,劳动者与他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劳动者被排斥在此关系外,物的地位高于人的地位。卢卡奇进一步指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关系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文化领域也被侵扰。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资本逻辑对文化领域的侵蚀使大众文化产品沦为彻底的商品,商品拜物教则是它的意识形态。作为商品,大众文化产品为使资本增值并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使它的使用价值让位于交换价值,大众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批判性逐渐丧失。
(二)技术维度批判
技术维度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大众文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技术性的安排,文化的创作不是自由的,而是预先被安排好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内容是根据严密地计算确定出的。马尔库塞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蕴含着统治阶级的意图,是统治阶级的新的统治形式,对技术的服从即包含着对统治力量的服从,技术理性对文化的侵蚀最终造成大众文化的否定向度被清除。哈贝马斯也认同该观点并提出“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命题作为隐形意识形态,甚至可以渗透到非政治化的广大居民的意识中,并且可以使合法性的力量得到发展。”
(三)意识形态维度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维度上的指责是大众文化有意识形态属性,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首先,大众在文化工业的迷惑下很难区别现实与假象,他们误认为作品中的场景就是真实的生活,而不能认清自己现实的生活。其次,文化工业同时也用娱乐来麻痹大众,“无拘无束的娱乐完全是一种幼稚的东西。幼稚的东西就是堕落的东西。”在大众文化的狂欢中,大众沉溺于娱乐消遣而丧失对自己生存困境的警觉。再次,大众文化产品也掩盖阶级的对立,工人和老板能消费同样的物品,阶级平等的假象削弱了大众大反抗愿望。此外,大众文化还把社会需要转换成大众的个人需要,即把维持社会统治的需要转化成大众的需要。
(四)艺术维度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艺术维度批判是以高雅文化为参照系的。霍克海默、阿多诺强调艺术创造应该有自律性,以美为追求,最终达到对现实的超越,而大众文化产品屈从于世俗利益,具有统一的程式化风格,丧失了文化的超越性、否定性。大众文化的程式化风格表现在各个国家类似的工业建筑和装潢,人们居住着同样的单元房,甚至日常生活中讨论着同样的内容。文化产品在生产的环节便已丧失个性、超越性,仅仅是一种机械的复制,如电影剧本的俗套情节、流行音乐类似的编曲方式等就是丧失艺术性的产物。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消费者最终也呈现出伪个性化。
三、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基本实现物质满足,由此也产生文化消费的需求,此时,大众文化在中国应运而生,西方大众文化也鱼贯而入涌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现阶段,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大众文化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方社会已经历了现代化运动,业已完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西方的大众文化具有更多后现代主义的烙印。受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特征是既有传统色彩,又有现代的气息。这里所谓的“传统”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精神;“现代”是指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理念的现代化。
四、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再语境化
任何学术话语和分析范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基于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作为一种西方话语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被援用来分析中国问题时必须密切关注时空上的变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批文化判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必须使其再语境化。
(一)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模式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大众文化采取的悲观主义色彩显然与他们身处法西斯极权主义和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的精英主义的教育背景关联。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模式在某处程度上可以等于走出基于“否定方法”的阿多诺模式,即走出对大众文化全盘否定的模式。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西方大众文化已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法兰克福学派是在西方社会已实现现代化的后现代的语境中展开批判的。中国的大众文化诞生较晚,大众文化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同时,中国社会仍处于向现代性的转型中,现代性的体系和观念还有待建构。因此,以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为视角对中国大众文化加以审视是存在一定错位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程度远未达到发达资本主义环境下大众文化的发展水平。在西方,大众文化的泛化致使大众日益平面化、顺从化;在中国,大众文化则承担着消解政治神圣化、建立大众主体性、培养大众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塑造公共领域等历史使命。
(二)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模式绝不意味对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全盘抛却。中西方的大众文化都是由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构建产生,在这二者的统御下,中西方的大众文化存在同样的困境。在中国,大众文化不断丧失内在价值,沦为资本家牟利的工具;文化商品拜物教日益盛行,大众逐渐丧失审美品位;大众文化产品模仿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作品,越来越走向齐一化。由此看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效力,可填补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匮乏。此外,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向现代化不断迈进的过程中,不免会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曾面临的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虽与我国的语境存在错位,但也为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可以借此辨明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隐含的弊端,防患未然,引导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向好发展。
五、结语
20世纪70年代末,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及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抨击,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逐步在哲学、文艺理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但国内不少研究成果只是简单地翻译介绍法兰克福学派的各种著作,抑或是未经过再语境化就机械地将其理论拿来解释和批判中国的社会问题。只有在明晰其理论的基础上深深植根于中国语境,才能真正吸收和消化其社会批判理论,也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参考文献
[1] 阿多诺.赵勇译.文化工业述要[M].貴州社会科学,2011:42.
[2] RICHARDH PELL.卢允中等译.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大萧条岁月中的文化和社会思想[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312-313.
[3]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学林出版社,1999:63.
[4] 阿道尔诺,霍克海默.渠敬东,曾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9.
作者简介:吴昱娴(1996- ),女,江苏如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