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
2020-05-06孟祥蕊
孟祥蕊
〔摘要〕情绪调节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有着重要预测作用,个体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调节效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发展特点,并提出使小学生掌握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2-0062-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增强情绪调控能力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小学生身处校园环境,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交往中会产生多种情绪体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科学面对负性情绪,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提升学业水平。因此,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
一、情绪调节策略概述
情绪是人们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心理工具。面对复杂多样的生存环境,个体必须要具备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监控、评估、调节情绪反应,改变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度的过程[1]。个体在情绪调节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将注意力从负性事件上转移,想想高兴的事情;向朋友倾诉;也有人选择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情绪调节过程中,个体采取的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方法就是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策略通常分为适应性策略和非适应性策略,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个体使用同一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的调节效果也可能不同。大量研究发现,过多使用非适应性策略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和攻击、冲动等外在行为问题。研究者依据同感过程模型,提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个体常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2]。其中前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表露情绪之前就采取分离式的方式解释情绪刺激,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例如,当个体观看了《泰坦尼克号》电影,为沉船事故感到悲伤时,个体立即意识到这只是电影情节而已。这样的认知会使得个体的悲伤情绪显著下降。这就是使用了认知重评策略。有研究发现,认知重评策略不仅有助于调节负性情绪,还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业表现[3]。表达抑制策略则是指情绪反应后期,通过抑制自身情绪表达行为来调节情绪反应。大量研究发现,表达抑制策略不能有效降低负性情绪体验,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4]。
二、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
情绪调控受到前额叶神经系统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理成熟程度和认知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结合以往研究来看,小学阶段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逐渐从外在行为导向的策略转变为以内在认知为基础的策略;(2)采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频率有所增加;(3)能够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越来越丰富、灵活;(4)逐渐学会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设置情绪调节的目标[5]。有研究者发现,高年级的小学生相较于低年级更倾向于采用认知重评策略[6]。研究者认为造成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年龄差异的原因是个体的元认知发展水平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并且在同伴互动中逐渐掌握了更多、更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小学生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者发现,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而女生更倾向于发泄情绪[7]。一方面,这与社会文化对男性的要求较高有关。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要求男性要具备坚强、隐忍的性格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女生在言语表达方面的发展速度高于男生,女生在面对情绪问题时习惯于直接表达出来,较少压抑自己的情绪。
三、教育启示
如今,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厌学情绪、考试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小学阶段儿童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消极情绪的调控能力,因此,引导小学生掌握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提升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十分必要。
(一)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
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一刀切”,应当对有着严重情绪问题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这样更有针对性。有些学生脾气比较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人际关系较差。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如大发雷霆不光会被小伙伴疏远,长此以往还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指导学生学会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例如,引导学生转变对消极情绪事件的认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当自己快要控制不住情绪时,多想想让自己开心、感兴趣的事物,以此达到缓解消极情绪的目的。当学生能够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调节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有着严重情绪问题的学生,多与其谈心,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鼓励男生积极表达情绪
男生相较于女生更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压抑情绪的调节方式会导致外周生理反应和边缘系统激活水平的增强,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8]。因此,当男孩面临情绪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应鼓励他们多表达情绪,让他们知道对他人倾诉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引导他们通过向朋友、老师和家人倾诉的方式来排解不良情绪。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设置“宣泄角”,引导学生以不影响他人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
(三)开展团体行为训练
在心理课上开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主题团体行为训练,通过富有趣味的团体活动,帮助小学生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团体活动可依照“认识情绪—调节情绪—分享收获”的顺序开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与主题相关的游戏,例如“情绪传染”小游戏。教师组织10~12名学生在教室前方围成一个圈,并要求所有人闭上眼睛,之后教师轻拍一名学生的肩膀,使他成为“愤怒传染源”。所有学生睁开眼睛后,绕圈慢走并观察其他同学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一旦发现某个同学在“生气”,自己也要做出“气愤”的表现。五分钟后,教师让被“传染”的学生分享自己是被谁“传染”的,怎样察觉到“传染源”的,游戏过程中团体中的气氛有何变化。如此,通过情绪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最近是否产生过消极的情绪体验,采取了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其他组员也要给出调节不良情绪的建议。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将讨论出的情绪调节策略书写在黑板上,与其他人分享。通过团体训练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掌握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娄熠雪, 蔡阿燕, 杨洁敏, 袁加锦. 内-外倾人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12): 1855-1866.
[2]Gross J J , John O P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 348-362.
[3]Davis E L, Levine L J.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learning:reappraisal enhances childrens memory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J]. Child Development,2013,84(1): 361-364.
[4]程利,袁加锦,何媛媛,李红.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4): 88-93.
[5]Zimmermann P, Iwanski A. Emotion regulation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emerging adulthood and middle adulthood:age dif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emotion-epecific developmental vari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14,38(2): 182-194.
[6]姜媛, 白学军, 沈德立.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J]. 心理科学,2008(6): 30-34.
[7]赵鑫, 张润竹, 郑凯.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22(5): 849-854.
[8]Livingstone K M , Isaacowitz D M . The roles of age and attention in general emotion regulation,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J]. Psychology and Aging,2018,33(3): 373-38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終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