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0-05-06蒋屹林邹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

蒋屹林 邹非

〔摘要〕为编制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采用文献法、半结构访谈法梳理量表维度并编制初测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1)正式問卷共31道题目,包括共情理解、后果预估、行为实施三个维度。(2)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927~0.950之间,分半系数在0.909~0.934之间。(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MIN/df=2.602,CFI=0.897,GFI=0.777,NFI=0.844,IFI=0.898,RMSEA=0.079)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尚可。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校园霸凌态度;问卷编制;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2-0009-07

校园霸凌因为在当今社会的频繁发生及造成的恶劣后果,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1]。校园霸凌行为让被霸凌者在生理上与心理上都受到严重伤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难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2]。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遭受校园霸凌的青少年的自杀概率为普通青少年的二到九倍,而实施或参与校园霸凌的青少年的自杀率也远远高于普通青少年[3]。我国教育统计中心 (NCES) 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有 23.1% 的 12至18 岁中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校园凌霸,发生次数比2015年增高了 1.1 个百分点[4]。世界儿童福利基金会的调查显示,有过霸凌经历的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其中2%的学生经常被霸凌。一项对1447名初一新生的调查显示 ,23.7%的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曾遭受同学的霸凌,约有两百名学生受到不止一次的校园霸凌[5]。校园霸凌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在青少年群体中,初中生群体则为校园霸凌事件的高发人群,校园霸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复杂化[6]。

面对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多维度、多角度的校园霸凌预防措施与构想已经被提出。每年的十月是由美国政府发起的“反对校园霸凌月”[7],美国、新西兰等数个国家上千所学校都参与到此活动中。人们会穿着蓝色的T恤展开对校园霸凌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其中就包括对校园霸凌态度的调查。态度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如果初中生能够对校园霸凌持正确的态度,那么就能减少其参加校园霸凌事件的可能,或者阻止事件发生并通知周围的人[8-10]。所以,了解初中生对于霸凌事件持有怎样的态度及态度是否积极,对校园霸凌事件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

(一)校园霸凌的定义

“校园霸凌”一词来源于对英文“School  Bullying”

“Campus Bullying”的音译与意译,美国教育部网站与我国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多篇报道均采用此翻译,也有人将其译为“校园欺凌”。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同时有多个儿童参与其中,卷入度较高且成员角色固定[11-12]。

(二)校园霸凌的特点

1.双方力量不均等性。校园霸凌的双方存在力量的不均衡性,一般来说,相对弱势的群体会更容易受到强势群体的霸凌,例如低年级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13]、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性别认同感较低的学生等更容易遭受校园霸凌,成为被霸凌者[14]。

2.重复发生性。大多数校园霸凌并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重复发生。霸凌的类型,男孩多为肢体霸凌,而女孩多为语言或者关系霸凌 [15]。被霸凌者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固定的被霸凌对象[16]。被霸凌者将会长期处于被霸凌的情绪与情景中,所受的伤害持续加深。

3.形式的多样性。校园霸凌呈现的具体方式有谩骂、嘲笑、戏弄、侮辱、起绰号、殴打、名誉诋毁、恐吓、破坏物品、敲诈勒索和心理伤害等。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校园霸凌事件与食物校园霸凌事件被报告的频率也逐渐增多[17-18]。

4.场景的隐蔽性。校园霸凌者在实施霸凌行为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学校中较为隐蔽的场所,例如走廊、厕所、操场等,因此被发现的难度较大,家长和教师也很难及时进行干预[19]。

(三)校园霸凌的类型

参考以往研究,本研究对校园霸凌的类型做出以下分类(见表1)。

(四)校园霸凌态度的操作性定义

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也称为态度的 ABC 三重模型[20]。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包括对校园霸凌事件的感知与定义、对校园霸凌事件后果的预估、对被校园霸凌者的共情及对校园霸凌事件所采取的行为(见图1)。

关于校园霸凌态度中的认知内容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中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出发的研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1]。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体的各种行为来源于对社会的认知过程[22]。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攻击行为产生的源头是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认知过程产生了偏差[23]。校园霸凌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参与霸凌的儿童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缺乏社交技能[24]。不少学者认为认知功能水平与校园霸凌存在相关,且良好的认知水平对于校园霸凌会起到预防作用[25]。由上述研究可见,了解初中生对校园霸凌行为的认知水平,有助于预防校园霸凌。

对于校园霸凌态度中的情感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情能力上。共情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校园霸凌事件的参与可能较低 [26]。有学者对38所学校210个班级的4209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证明了较高的共情水平有利于对被校园霸凌者的帮助[27]。又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证明了共情水平与校园霸凌之间呈负相关,即共情水平越高,出现校园霸凌行为的概率越低[28-2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作为特质还是状态因素,共情能力对校园霸凌事件都会起到抑制作用。

(五)当前的研究情况

关于校园霸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取向在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成因、对策及后果,关于校园霸凌态度的研究较少。所以,对于校园霸凌態度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与梳理发现,国内关于校园霸凌的研究多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等。关于初中生校园霸凌的研究中,有较多研究者采用陈世平[30]翻译并修订的“儿童欺负行为问卷中学版”,该问卷含20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也有学者采用张文新[31]修订的“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此问卷的初中版包括56个项目,小学版包括38个项目,共四个分量表。在原始的初中版本中涉及态度的仅有5题,在修订过程中有研究者增加了第32题和第33题,均涉及校园霸凌态度问题。尽管如此,对于校园霸凌态度的关注仍显不足。

以上两个研究工具,不足部分如下:(1)没有将新出现的校园霸凌类型(如网络霸凌、食物霸凌等)纳入其中。(2)倾向于对已发生的校园霸凌行为的调查,预防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没有对积极的助人行为进行充分的调查。(4)没有对后果认知取向问题的调查。

总体来看,以上研究工具针对的群体较单一,预防性稍显不足。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项目编制

在项目编制前,为增强本研究维度构建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邮件和面谈,对国内外20位相关专家(心理学教授、教育学教授、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等)进行维度内容的合理性调查,统计其是否赞成维度的具体内容与具体建议。

随后,根据理论维度编制开放问卷,此问卷包括五个问题。(1)你觉得哪些行为属于校园霸凌行为?(2)当遇到校园霸凌事件时你会怎么做?(3)你觉得被霸凌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4)你觉得校园霸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从重庆市内5所初中抽取400人进行问卷调查,50人进行访谈。剔除没有按照要求填写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328份。其中,初一年级98人,初二年级101人,初三年级129人;男生128名,女生200名。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码分析与统计,编写问卷项目。

(二)问卷预测

为了考察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项目的适应性,对问卷进行预测。预测被试来自重庆市内4所初中,共抽取300名被试,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其中男生182人,女生94人;初一年级100人,初二年级101人,初三年级75人。采用SPSS 20.0分析,最后保留31个题项,形成“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

(三)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正式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在重庆市内各中学随机抽30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40人;初一年级89人,初二年级100人,初三年级71人。采用SPSS 20.0与Amos 21.0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开放问卷结果分析

将与专家的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并统计,根据其建议进行修改与补充(见表2)。

整理回收的信息(问卷与访谈内容)。对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到初中生霸凌态度的结果进行整理、录入,并统计其频数,去掉副词等修饰词汇后整合统计。合并同义词,将词汇归入理论维度,命名并标上词频,删掉频数低于 3 的词汇。

编制预测量表。根据相关文献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编制预测量表,请专家、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每个项目的内容、表达的准确性提出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制预测问卷,共 46 个题项。

(二)问卷项目分析

计算题项的临界比率值,即决断值(CR值)。本预测量表的46个题项统计结果见表3。本量表所有题项均在 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即各题项均有较好的鉴别力。本研究采用每个题项的得分与整个量表的得分间的相关来分析量表中46个题项的内部一致性。若相关系数大于 0.4,保留题项;若小于 0.4,则表示该题项与整个量表呈弱相关,应删除题项(删除第3、5、8、32、33、41、43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保留的各题项(39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 0.3左右,说明所有题项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可以进行下一步因素分析。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样本适当性检验。在完成了项目分析之后,对保留的39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本研究第一次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KMO 值为 0.94,大于0.9,表明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其 Bartlett值为7853.956,在 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对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共删除4个题项,最终保留36个题项,并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第二次因素分析的 KMO 值为 0.939,球形检验值为11276.012***,达到显著,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由于删除因素负荷不符合要求的题项之后剩余部分题项的负荷会发生变化,所以共经历3次筛选,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题项(见表4)。再次删除5个题项目,最终题项为31个。

第四次因素分析将量表分为三个因素后,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解释总方差为52.711%。其中因素一的解释总方差 16.341%,归纳命名为“行为实施”,对应于理论维度的态度的行为内容,共13个题项;因素二的解释总方差 14.770%,归纳命名为“后果预估”,对应于理论维度的态度的认知内容,共13个题项;因素三的解释总方差12.733%,归纳命名为“共情理解”,对应于理论维度的态度的情感内容,共5个题项。

本研究结合文献综述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将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分为“共情理解”“后果预估”“行为实施 ”三个理论维度,由这三个理论维度的内容构成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预测量表,并对预测量表的46个题项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保留31个题项,形成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调查问卷。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运用 AMOS 21.0 软件对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的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对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见表5)。

由表5可知,上述指标显示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量表拟合度良好,但其模型仍需改进。

(五)各分问卷信度

本研究量表的信度分析采用李克特态度量表法中常用的 Cronbachs α 系数和分半系数的方法来检验量表信度(见表6)。

四、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编制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希望通过此问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干预与防治校园霸凌。例如,对得分较低、对校园霸凌事件持有消极态度的初中生集中进行团体辅导干预等。当然,本研究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虽然在编制过程中设计了部分反向计分的题型,但是仍不能避免社会期许效应[32]。

以往调查与研究表明,诸多的枪击事件和严重的暴力事件的参与者都曾遭受过校园霸凌或者参与过校园霸凌[33],所以校园霸凌不仅是教育层面的问题,更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长治久安。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创建平安校园,需要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防范校园恶性事件[34]。由此可见,随着中国教育的飞速发展,校园霸凌事件的预防逐渐成为重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也应该多元且立体化[35]。一项针对12987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教师的态度、学校的氛围、学生的态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后果[36]。中学生对于霸凌事件的态度影响着他们是否会参加校园霸凌,是否会保护受到霸凌的同伴。因此,对于校园霸凌的预防,可以从改变学生对校园霸凌的态度入手。

总之,初中生对校园霸凌所持态度与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与后果密切相关,了解学生对于校园霸凌事件的态度是预防与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要环节之一。综上,本问卷的编制不仅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也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Berger K S.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Science forgotten?[J]. Developmental Review,2007,27(1):90-126.

[2]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認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26-29.

[3] Kim Y S,Leventhal,B. Bullying and suicide. 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 Health,2011,20(2):133.

[4] Cixin Wang,Brandi   Berry,Susan M. Swearer. The Critical Role of School Climate in Effective Bullying Prevention[J]. Theory Into Practice,2013,52(4):296-302.

[5]“为什么他们要欺负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EB/OL]. 中国新闻周刊,http://news.inewsweek.cn/detail-1936.html

[6]佚名. 无“法”不足以治“欺”[J].人民教育,2016 (11):12-16.

[7] Rao J,Wang H,Pang M,Yang,J.,Zhang,J,Ye,Y,et al.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sation among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zhou,china. Inju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ld & Adolescent Injury Prevention. 2017.

[8] 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Awareness Month[EB/OL]. www.stompoutbullying.org/campaigns/national-bullying-prevention-awareness-month/

[9] Ajzen I,Fishbein,M.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7,84(5):888-918.

[10] Datta P,Cornell D,Huang F. Aggressive attitudes and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stander behavior in middle school[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6,53(8):804-816.

[11] Swearer S,Doll,B. Bullying in schools:An ecologic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2015,2(2):7-23.

[12] Smith P K,Sharp S. School Bullying: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M]. Routledge,1994.

[13]Healey J,Dowson M,Nelson G F. Adolescents

experiences,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2017

[14] Conn K. Bullying and Harassment:A Legal Guide for Educators[J].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4,333:218.

[15] 刘天娥,龚伦军.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4):80-83.

[16] 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1995,42(4):403.

[17] Cassidy W,Jackson M,Brown K N.Sticks and stones can break my bones,but how can pixels hurt me?: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cyber-bullying? [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9,30(4):383-402.

[18] Lieberman J A,Weiss,C,Furlong T J,Sicherer M,Sicherer S H. Bullying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food allergy[J]. Annals of Allergy,Asthma & Immunology,2010,105(4):282-286.

[19] 南琦.向霸凌Say No![M].重慶:远达出版社,2011.

[20]魏知超,郭秀艳. 态度形成的内隐机制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9(1):148-150.

[21] Crick N R,Dodge K A,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4,115(1):74-101.

[22] Lemerise E A,Arsenio W F. An integrated model of emotion processes and cognition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J]. Child Development,2000,71(1):107.

[23] Zillmann D. Excitation transfer in communication-mediated aggressive behavior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71,7(4):419-434.

[24] Metallidou P. He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 and social cognition to behaviour in bullying situations among greek primary school childre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24(1):27-41.

[25] Gkkaya F. Peer Bullying in Schools:A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J].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17.

[26] Thornberg R,Wnstrm L,Hong J S,Espelage D L. Classroom relationship qualities and social-cognitive correlates of defending and passive bystanding in school bullying in sweden:a multi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17(63):49-62.

[27] Ploeg R V D,Kretschmer T,Salmivalli C,Veenstra R .Defending victims:What does it take to intervene in bullying and how is it rewarded by peers?[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17,65:1-10.

[28] Eisenberg N,Miller P.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versus Non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M]// 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Springer US,1990.

[29]Noorden T H J V,Cillessen A H N,Haselager G J T,Lansu T A M,Bukowski W M . Bullying involvement and empathy:Child and target characteristics[J]. Social Development,2016,26(2).

[30]陈世平. 中小学生欺负行为调查[J]. 社会心理研究,2001(1):24-28.

[31]张文新,武建芬.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7-11,37.

[32] Holtgraves,T.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certainty terms in self‐report questions[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7(5).

[33]Slee P T,Skrzypiec G. School Bullying,Victimiz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Well-Being,Positive Peer Relations and Bullying in School Setting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34] 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0-14.

[35] Timmons-Mitchell J,Levesque D A,Iii L A H,Flannery D J,Falcone T . Pilot test of standup,an online school-based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J]. Children & Schools,2016,38(2):71-79.

[36]Jeong S,Kwak D H,Moon B,Miguel C S. Predicting school bullying victimization:Focusing on individual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security factors[J]. Journal of Criminology,2013(16).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400065)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附录

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正式版)

你好,这是一项关于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的调查研究。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有意地伤害他人的一种行为。现在想听听你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保证对你所提供的资料予以严格保密。

基本情况

性别:A.男 B.女

年级:A.初一 B.初二 C.初三

是否为独生子女: A.是 B.否

是否班干部: A.是 B.否

是否双亲陪伴: A.是 B.否

一、对被霸凌者的共情

请给以下各题项打分,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比较同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太同意,1分表示很不同意。

1.我觉得被校园霸凌者很可怜。

2.我对霸凌别人的人感到愤怒。

3.我觉得被霸凌的人事出有因。(反向计分)

4.我觉得被霸凌者与我无关。(反向计分)

5.我会对袖手旁观的人感到愤怒。

二、对校园霸凌的感知与定义及后果预估

请给以下各题项打分,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比较同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太同意,1分表示很不同意。

6.我认为利用同学身体缺陷取绰号属于校园霸凌。

7.我认为团体活动时排挤某同学属于校园霸凌。

8.我认为在QQ空间或朋友圈发未经同学许可的照片属于校园霸凌。

9.我认为在网络上匿名发布某同学的私人信息属于校园霸凌。

10.我认为将某同学带进密闭空间引起其恐慌属于校园霸凌。

11.我认为欺骗或者提供给某同学错误信息属于校园霸凌。

12.我认为遭到校园霸凌的同学受到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13.我认为未经许可给某同学的食物中添加其他东西属于校园霸凌。

14.我认为拍摄某同学的照片并且通过应用程序修改属于校园霸凌。

15.我认为受到校园霸凌的同学可能会结束其生命。

16.我认为受到校园霸凌的同学可能成绩会下降。

17.我认为推搡打闹属于校园霸凌。

18.我认为受到校园霸凌的同学可能会因此变得沉默寡言。

三、对校园霸凌事件采取的行为

请给以下各题项打分,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比较同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太同意,1分表示很不同意。

19.我会观察校园霸凌的严重程度再做决定是否给予帮助。(反向计分)

20.我会及时告知老师或其他成年人。

21.事后,我会提醒校园霸凌的参与者不再实施校园霸凌行为。

22.我会在一旁观察,不采取任何行动。(反向计分)

23.我会视校园霸凌者和我的关系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反向计分)

24.我会视被校园霸凌者和我的关系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反向计分)

25.事后,我会安慰被霸凌的同学。

26.事后,我会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27.我会出面制止校园霸凌。

28.我会观察实施校园霸凌者人数的多少再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29.我會观察了解事件的原因再做决定。(反向计分)

30.我会观察校园霸凌的形式再决定是否制止。(反向计分)

31.我会视被校园霸凌者的性别再决定是否给予其帮助。(反向计分)

四、你还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请写下来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