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匠合流下明式家具的内涵与影响
2020-05-06刘月辉蒋晖
刘月辉 蒋晖
摘 要: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与前朝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消费社会,社会中喜奢之风逐渐形成。明代文人仕途不得意,纷纷寄情山水,造园造物。明代社会阶级发生了巨变,工匠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工匠与文人的交融以及明代政治经济思想的交织成就了明式家具,为后人留下了精神和物质财富。
关键词:明式家具;工匠;文人家具;奢侈品
明式家具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必不可缺的一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结构与社会风气发生剧变,江南地区的文人、工匠共同设计制造的明式家具自然古朴、简洁明快,对当今的设计也有现实性的意义。
1 明代文人审美意趣和生活情趣对明式家具的影响
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朽,封建专制体制的弊端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纵情娱乐、废乱朝纲,使得宦官当权,政党竞争激烈,官场腐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商品经济成长迅速,“工商皆本”的思想广泛传播。
在文人心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直都是他们的伟大抱负,但由于社会环境的每况愈下、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权力抑制了士大夫的权力;科举竞争压力在明代后期日益增加,文人晚达已成普遍现象,外加舞弊之风严重,科举制度已经成为贪官敛财的工具,部分文人对科举制度失去信心,逐渐无视功名,也放下了心理和精神的双重负担;另外,王阳明心学“致良知”等思想的大范围传播,儒家传统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反抗,使得明代文人纷纷逃离官场,转向对自我精神境界的塑造。文人具有极高的审美与情趣,在退出官场之后,纷纷寄情山水,造物造园,使得明代家具器物的发展有了极高的成就。[1]这也是明代文人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体现。
这个时期也是明代士大夫们生活最悠闲享乐的时期。明代文人喜建山斋,明代名士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对山斋有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山斋应该是明亮净洁的,但是不宜太宽敞,明亮净洁的环境可以让人心神清爽,太宽敞则会费眼力。[2]明代文人对斋中器物的形态样貌也有“不俗”的要求,他们不喜奢华重器,“重清雅,贬浓华”是他们的一贯诉求。晚明时期文人生活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对审美意蕴的表现,明代文人将严肃刻板的读书生活变成了陶冶情操的活动,器物在山斋中的摆放,也是屋主人审美意趣和生活情趣的体现。[3]
明代文人喜欢天然不加雕琢之物,极注重材料的自然之美,尊崇材料的天然质地。例如文震亨认为,塌上有元代螺钿者,为雅致古意之物。而有新螺钿者,这是刻意为之,使得器物装饰繁重,失去了古意。拥有自然天成的美的材料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家具装饰,这是明代文人顺应自然、追求天然的表现。
除了对木料天然纹理的顺应以外,明代匠人还充分利用天然材料的特质,制作不同的榫卯构件,使得榫卯功能与装饰并存。榫卯结构可更换、拆卸任意部件,避免了大型家具一旦装成便无法拆卸造成的材料浪费,这也体现了我们今天倡导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智慧的明代匠人研究的榫卯结构,仅仅只利用了木材的收缩变形,不掺杂任何其他物质,避免了木材的开裂变形,且各部件相互支撑、巧妙组合,形成一股凝聚力,使得明式家具外在与内涵并存。
从古至今的文人都在追求“雅”这一审美标准,明代文人在家具设计制造过程中,始终以“雅”这一审美观引导着,在文人心中,“雅”和“美”是对等的。明代中后期文人喜爱收藏,崇尚古意,他们尊崇儒家思想中的以古为雅、以朴为雅。因此,“古”即“雅”,“古”者即大雅之物。《长物志》中对箱的描述中提到的铰链锁钥都极为精美小巧、古雅美观,从这里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古雅的审美追求。
明式家具尤其强调意境的渲染,追求简洁明快的设计。家具的选材尊崇天然美观性,在木材的表面不会施以重漆,用木料本身木纹的美感和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灵动优美的风格。这是一种超越时空、前卫的设计观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硬木材质的收缩性能,决定了明式家具的大部分形态用线来表达。“天然几以阔大为贵,飞角处不可太尖,须平圆,乃古式。”[4]这是明代文人对家具样式要求的记载。可见,明式家具将方与圆、直与曲淋漓尽致地结合在一起,将形式美法则融入了家具。
明式家具还有一个新的进步,十分注重人的需求。在家具设计的同时,开始追求人的舒适与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5]明式圈椅的靠背多为C型,且搭脑与扶手相连,可以给人的手臂与背部提供一个整体有力的支撑,使人倚靠的各部分同时受力,缓解人长期端坐的疲劳感,符合人体工程学。由此可见,虽然明式家具造型简单古朴,但絲毫没有忽略其功能性。[6]与此同时,明式家具选用黄花梨、紫檀作为原材料,这些硬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使得明式家具更具实用性和耐久性。因此,明式家具兼具了形式美与功能性。
2 文人与工匠合流对明式家具的影响
一方面,王阳明“心学”的兴起,是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一次思想解放,“致良知”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顿悟,这时在人们心中,等级制度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明代文人阶级出现了“社交下移”的现象;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腐败,使得明代文人科举入仕的理想破灭,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采用其他谋生方法。文人自身参与到社会其他阶级中,这也使他们改变了对各阶级的看法,并且大量的社会劳动,使明代文人的身份无法明确界限。在传统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原本后三者都是下流社会部分的,但是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进步、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艺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弃儒就商”进入了人们思想,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并且,工匠入仕在明代是有例可循的:木工蒯祥就曾列工部侍郎之位。
由于工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一些技艺精巧的工匠开始走入上流社会,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与文人之间有极为密集的交往,从而提高了工匠自身的审美情趣。文人与工匠之间思想的碰撞,尤其体现在明式家具的制造上,并不是文人帮助工匠提升了造物技艺,而是文人参与了明式家具的设计,使工匠的精巧技艺与文人不俗的审美志趣相结合,而且文人的参与也使得工匠审美提升,并且产生了更多的制造灵感,工匠精巧的技艺也使得文人雅致的想法得以实现。
明代后期,享乐主义在社会中风靡,屋中摆放的器物与环境反映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彰显屋主人的品格。明代文人向来推崇朴素典雅的环境,注重自然雅致的审美观。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寻来一些精美的器物或名贵木材家具,来彰显自己不俗、雅致的生活观和审美观。
明代文人高雅的审美趣味与工匠精巧的技艺相结合,设计制作出了许多精巧的明式家具,文人往往将这些作品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一旦这些作品成名,不但可能会被皇室征用,还会引起社会上的富商巨贾、有名的文人学士争相购买收藏,在社会上引起一阵风潮。明代皇帝也重视家具制造,明朝天启皇帝就亲自操斧制作家具,甚至许多宫廷御匠的手艺都比不上他。正是因为这样,明代家具有了越来越精巧的工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高的艺术表现力,用材也越来越名贵。
3 明式家具成为奢侈品的原因
明代末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发展到了一定高度,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消费社会。明式家具正是起源于经济繁荣的江南中心——苏州。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更多的消费品出现,人们的消费观也随之改变。晚明的江南地区富商云集、市镇兴起,他们表现出了强大的需求欲与购买力,这为明式家具的奢侈品化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条件。明代海上贸易盛行,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许多的名贵硬木也为明式家具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发展迅速的商品经济、飞速进步的对外贸易,使得大量的白银和奇珍异宝进入了中国市场,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各式物品在晚明都逐渐具备了商品的属性,不再是供给特定的阶级,成为了商品社会的标志。
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推进,使得社会上蔓延开一股喜奢之风,徐献忠就曾有过对江南奢侈之风的表达:“当今天下的风尚,淮江之南流行华奢之风。”何良俊曾道:“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营治一园。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赢,尤以此相胜。大略三吴城中,园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由此可见,在明代晚期,无论士商阶层还是一般平民,只要稍有财力就会选择建造一座精美的宅邸来彰显自己的地位。[7]有了宅邸就要有相应的家具作为配套设施,其气度风格需与宅邸相匹配,雅致的园林要用雅致的家具。因此,人们对豪宅的追求也带动了家具的奢侈品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明代以商人为首的新兴士绅阶级来讲,财富在短时间内积累,他们快速完成了对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开始向更高层次的追求进发,但是良好的审美品质和文化素养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一些高品位、具有文人气息的器物来包装自己的身份,以滿足其对社会地位和他人认可的渴望。而对原本的贵族、文人来讲,他们想要与新兴士绅阶层划清界限,但无法摆脱消费社会的存在,只能利用同样甚至更甚的奢侈消费来摆脱新兴士绅阶层的追随。这也是明式家具直到今日依旧处于奢侈品家具地位的原因。
2015年春季,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美国著名古董商安思远旧藏“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以968.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当时黄花梨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黄花梨多颜色温润,木纹天然流畅。并且,黄花梨木纹中多有木疖,也常呈现出老人头、毛发等形态,并且木疖平整不开裂,这些使得黄花梨材质中蕴含了深厚的文人气息,也正因为如此,黄花梨深受明代文人的喜爱。王士性曾表示,紫檀、黄花梨是制作几案床榻的最佳原料。由此可见黄花梨在当时的流行程度。而且由于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度,再加上文人对明式家具设计的积极参与,工匠技艺的高超,在这些条件下形成了黄花梨家具的美学体系,也使得黄花梨家具直到今天仍作为奢侈品家具的代表留存于世。
在明代贵族阶级追求珍贵木材制造的明式家具的同时,明代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榉木家具。榉木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地区,不属于硬木类,但在长江以南地区常常被视为硬木。榉木纹理灵动,有时似重峦叠嶂,有时似数层宝塔重叠,色泽温润,与黄花梨相似。榉木家具大多流传在民间,但也有不少士大夫会购买。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所记载的“明榉木矮南官帽椅”就是现存于世的榉木家具的珍品之一。[8]
4 结语
在明代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明式家具走上了中国家具史的顶峰,并且作为奢侈品家具留存于世。作为奢侈品的家具在面对不同消费群体时,有材料、工艺等变化,适应了市场。工匠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文人仕途的失意,文人的思想与工匠的技艺合流,使得明式家具外形简约、古雅精巧。明式家具还融入了人体工程学、形式美法则等理论。这些因素构成了也成就了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不断发展,对当今的设计与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旭晴,汤箬梅.浅谈古代赏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21):121-122.
[2] 刘聪,祝遵崚,马朋.古典园林的空间思维意识——大观园景象构成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9(11):78-79.
[3] 周子琳,刘沐秋,朱一.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赏石艺术考析[J].大众文艺,2019(24):102-103.
[4] 文震亨.长物志校注[M].陈植,校注,杨超伯,校订.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31.
[5] 金凡钦,郝忠琦,厉群.人体工程学在人体类家具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23):116-117.
[6] 史佳欣,王雨苗,周超.浅析传统家具的现代形式转变设计——以圈椅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75-76.
[7] 刘浩君.晚明消费社会中出现的奢侈品[D].云南大学,2015:15.
[8]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M].北京: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物出版社,2000:52.
作者简介:刘月辉(1999—),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通讯作者:蒋晖(1985—),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博士,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