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商投资法制发展趋势及朝鲜外商投资法制的前景
2020-05-06崔艺英
摘 要:朝鲜在改革开放初期沿袭了中国的模式,在法制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此种变化从2011年末大幅度整顿外国人投资相关法律中可以看出。朝鲜与中国不同,没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且此前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因此外国企业对朝鲜的投资也没有强大的吸引力。更何况,朝鲜对改革开放的意志缺乏信任感。在这种背景和前提下,通过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导致的外国人投资法制的变化,探究外国人投资政策带来的一些问题。为此,首先对中国为改革开放推进的外商投资相关的法制发展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朝鲜的现状,研究朝鲜外国人投资的前景。
关键词:中国;朝鲜;外国人投资;改革开放
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外国人投资制度
(一)经济特区政策
特区最初指1979年后被划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4个城市、海南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时国家赋予特区引进项目审批权、人员因公出国出港审批权、外贸出口权、外匯管理权及许多其它经济管理权限,并且在包括税收、外汇管理、银行信贷、劳动用工以及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已经到了从局部试验性的阶段向普遍改革推进的时代。
根据规定,特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住宅和建筑业、高级技术研究制造业,以及客商与特区共同感兴趣的其他的行业,都可以投资兴办或与特区合资兴办。中国经济特区与外国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中国政府管理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一种形式。在维护中国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中国法律保障客商的合法利益,并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客商所得利润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5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客商在纳税后所得合法利润,特区内的外籍职工、华侨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及其他正当收入,均可按特区外汇管理办法汇出。
(二)外商投资的相关立法现状
(1)有关外商投资的专门法
第一层级是三大外商投资基本法,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第二层级是行政法规,这一层级构成了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主体内容。第三层级是中央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第四层级是中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规章,这一层级的立法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落实起着规范作用。第五层级是地方人大、政府出台的有关产业政策,包括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2)民商事基本法
规范外商投资的主体性法律应系公司法、合同法和物权法。只有将此类法律的调整功能进行结合才能动态地规范外商投资领域的民商事行为。无论是物权法中的所有权制度、共有制度及担保物权制度,或是合同法中的合同效力制度以及公司法制度等都是判别外商投资法律行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3)投资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法律体系
此类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仲裁与司法。中国国内法不支持外国投资者将与中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按照国际投资协定仲裁制度提交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解决。但依据大陆地区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在与中国地方政府发生投资纠纷时,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但在与中国中央政府发生纠纷的,则只能请求国务院复议而不得诉诸司法审查,也即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中国任何一级法院对国务院均不享有司法审查权。
二、朝鲜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外国人投资制度
(一)外国人投资制度的变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朝鲜受中国的影响,开始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其中1984年发布的“合营法”最具代表性。以吸引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为目的的该法对韩国没有明确的根据条款,外债问题导致的对外信任度低,社会主义体制的僵硬,没能吸引朝总联资本。
1992年10月颁布的《外国人投资法》具有基本法乃至一般法的性质,全面规范了外国投资者设立·运营外国人投资企业的一般原则和程序。朝鲜制定了《新修订的合营法》,《合营法施行细则》,《外国人企业法施行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劳动规定》,《外国投资企业与外国人纳税法》,《外国人投资企业登记注册规则》,《外国人技术引进规定》,《土地建筑的出资规定》等诸多法令。
2002年颁布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此后,2011年修订的有:《外国人企业法》、《外国人投资法》、《土地租赁法》、《合营法》、《合作法》、《罗先经济贸易区法》、《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法》、《外国人投资企业劳动法》、《外国人投资企业财政管理法》、《外国人投资企业破产法》。
(二)朝鲜改革开放政策
在朝鲜对外经济政策持续变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政策也同时发生了变化。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原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有经济发展计划的推进程度及外汇情况等朝鲜国内经济状况,外在因素有与周边强国俄罗斯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及世界政治和经济状况等。
关于朝鲜的开放政策,最应该关注的是经济特区相关政策。朝鲜在90年代初期以罗先地区为对象设立并运营了经济自由区。但罗先经济特区因核问题导致北美关系等对外经济环境恶化,对朝鲜内部市场经济缺乏认知及投资环境不完善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朝鲜当局在7·1措施发表以后正式开始了经济特区扩大政策,与现有的罗津,先保自由经济贸易地区一起新增设的经济特区是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及金刚山旅游区。各特区实行差别化的开放政策,其中金刚山把重点放在旅游特区的建设,开城把重点放在建设工业园区。相反,罗先和新义州则重视国际合作。罗先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中图们江地区开发计划的一轴,是以建设与俄罗斯,中国,日本等的合作为主的朝鲜式经济特区为目标,新义州是以建设香港式特别行政区为目标,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为中心。
三、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朝鲜的启示
(一)朝鲜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朝鲜采取了不斷完善相关法规等措施去积极吸引外国人投资,但并未取得显著成果。要推进朝鲜的长期发展,外国人投资是必要措施。这是因为通过外国人直接投资,不仅可以获得资本,还可以获得技术转让,教育训练,开拓商品销路等效果。
因朝鲜还没有加入WTO,所以与其他国家的FTA签订还很遥远,即使朝鲜制造商品并出口,也无法从美国等主要国家得到最惠国待遇等优惠,导致征收高额关税。另外,开城工业园区的工资和土地使用费争议等问题也是朝鲜吸引外国人投资的一大障碍。
阻碍民间投资的朝鲜体制的特殊性和信息不足、投资的下层结构落后、高级人力不足、通讯问题,企业经营限制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改善,同时也需要改善与外国的关系。
(二)通过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看朝鲜的改革开放前景
中国改革开放没有被来自台湾的体制威胁所影响,而是循序渐进地、阶段性地推进,取得了很大成果。因此,现在中国正在转换战略,选择性地吸引外国投资,减少优惠措施,推进给予与中国国内企业相同待遇的一元化政策。朝鲜的开放不同于中国,朝鲜没有对内市场经济化改革,只对外引进外部资本和技术,与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的中国式开放相比,不仅远远落后,而且地域上也很存在很大限制。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给朝鲜带来的启示如下。第一,中国的这些政策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农民对农村经济改革的积极响应,农村经济的活跃带来的巨大内需市场的形成,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对外经济开放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第二,朝鲜与中国不同,没有巨大的内需市场,也没有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因此无法具备大规模吸引美国或西方国家资本和技术的条件。第三,在改革开放势力的形成及领导层对改革开放的意志方面,朝鲜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
四、结语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雇用了数千万人,全球近五百大企业几乎都在中国投资。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廉价劳动力,以及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但同时也与中国外商投资法制环境的不断改善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的这种成功事例会给朝鲜带来怎样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与朝鲜维持体制具有决定性的相关关系。事实上,朝鲜的体制没有经济上的自立是不可能维持的,从这一点来看,改革开放不是选择而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 ???,“??? ????? ???? ?? ??”,????? ?5? ?2?,2009.
[2] ???????,“??? ???????”,??:???????,1994.
[3] ???,“?? ?·? ???? ??? ??”,?????,??????,2012.
[4] ???,“??? ????? ?????? ??? ??·??”,?????,KDI,
???,?????? ??? ??? ????』,???.
作者简介:崔艺英(1996.05- ),女,研究生在读,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