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民心相通”的基础

2020-05-06陆映波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摘 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官方和民间交往的不断深入,双方在各个领域呈现出诸多共通之处,双方人民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相似之处。在文章中,我们从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三个方面对双方在不同层面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共通之处进行阐述,并认为这将成为中阿双方实现“民心相通”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阿拉伯世界;民心相通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此后,“民心相通”这一提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是扩展到全球范围,因为这短短四个字已勾画出各国人民向往已久的和谐状态。这一提法中的“民心”是指“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心愿”,“民心相通”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都够在情感上相互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作为“五通”的最后一项提法,并非由于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最低,而是由于“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项实现联通的基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核心目的,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概念,如果将这一思想核心换一种方式表述,那便是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实现“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民作为人类历史主体一直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双方人民情感的发展。从各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阿双方人民具有实现“民心相通”的优势和条件,下面我们分别从历史基础、文化基础和宗教基础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历史基础:源远流长,官民共举

中国各民族“在汉朝以前就与中亚和西亚有经济往来。西汉以后,中西交通日益繁盛,使者向望于道,络绎不绝。”中阿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张骞通西域后不久,汉朝越发多派使节到安息、奄蔡、犂靬、条支、身毒等国访问。派遣的使节有时每年多达十余批,人数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

中阿历史交往的过程曾得到最高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二者都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奉行着对外开放、兼容并蓄的政策。“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绥之以德。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在公元762年为新都巴格达奠基时说:‘我们有底格里斯河,使我们接触到像中国那样遥远的土地。”据中方史料记载,从第三任哈里发到阿拔斯时期,阿拉伯帝国遣使来华曾多达三十七次。除了官方交往,双方间的民间往来也屡见不鲜,唐朝时期曾有名为艾卜·奥贝德的阿曼商人驾木舟来访中国;元朝时期,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历世界的过程中到访中国,曾盛赞中国地大物博、五谷丰登;在同一时期,中国旅行家汪大渊也曾游历过包括阿拉伯世界在内的西亚、非洲各国,并将其见闻收录在著作《岛夷志略》中。

总体而言,双方以贸易交往促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陆路、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随着双方贸易产品的互通有無,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的广州、泉州、西安等城市从唐朝起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聚集了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向中国人传播着自己的文化,同时又被历史上中国境内的多种文化局面所影响和改变,在历史融合的过程中,阿拉伯商人与当地人通婚并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族群,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但在生活习性上又延续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固有的特性。中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和数量巨大的穆斯林人口本身就是阿拉伯世界与中国历史友好往来的明证,中国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局面也沿袭了中阿双方历史交往的友好情谊。

从历史交往的视角来看,双方长达一千余年的交往过程均以和平的形式进行,没有在双方人民心中留下任何历史恩怨。长期的互利往来使得中阿人民对对方形成了天然的好感、建立了纯洁的友谊,这在西方媒体对中国和伊斯兰文化肆意丑化的今天,对于双方互信的建立和情感上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基础:底蕴深厚,共性相通

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同属东方文化体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双方人民均爱好和平。“几千年来,中国人只有防范外患之心,没有攻城掠地之意。反对侵略,反对抢掠,是中国人的主导思想和基本认识,这种思想认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和平主导思想和基本认识。”作为阿拉伯文化基础的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是尊重天性和顺其自然的宗教。它教人以和平和善意待人,人要诚信,要宽容……等。”

虽然由于发展环境的区别二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宏观上看,两大文化体系仍然表现出诸多共性。我们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包容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一)包容性

作为世界两大绵延至今的文明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和中国文化体系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包容性差的文明系统能够应对历时千余年多种异族文化的融入和挑战。当中世纪的阿拉伯人走出半岛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文明世界,他们从波斯文明、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中学习、借鉴,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构建着、丰富着自己的文化体系。十二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在政治、军事上逐渐式微,失去了国际场合的主导权,并先后受到蒙古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但从文化上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并未由于阿拉伯帝国国势的倾颓而濒临灭亡,而是积极地包容着、影响着、改变着外来文化,并在近代迎来了新一轮的文化觉醒运动。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包容性”同样是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外族一次次的强势入侵,仍能绵延至今、保持不败的秘诀要义。从“五胡乱华”、“崖山之战”到“清军入关”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从未在民族危机时刻垮塌,相反,这一文化体系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在与其他文化体系较量的过程中,当中华民族在军事、政治层面处于劣势时,中国文化体系在文化层面往往表现出更大的韧性,对于外来文化因素去粗取精、积极扬弃,形成了中国文化体系新的表现形式。

(二)继承性

在世界不同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阿拉伯文化体系的特点可以用“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八个字去总结概括。阿拉伯人所创建的文化体系将希腊罗马文化体系与波斯、印度文化体系连接起来,将中世纪遗失散落的东西方文明精粹通过阿拉伯语留存继承下来,在近代反哺西方,催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西方文明在近代得到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文化所特有的继承性,中世纪阿拉伯科学家在其多种多样的著作中继承了注重经验描述的东方科学方法,对东西方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描述和再论证,是一次去粗取精的精炼过程。倘若没有阿拉伯文化体系对古代世界科学成果的继承,近代科学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同样,中国文化体系也具有较强的“继承性”,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绝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每一个文化主体对传统习俗和文化根基所表现出的自觉的“继承意识”,即使在军事政治方面处于劣势的时候,中国文化仍通过其每一个个体顽强地维系着该文化体系原有的风貌。

(三)创新性

阿拉伯文化体系在包容和继承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阿拉伯帝国建立时期,阿拉伯人利用宗教的光芒和宝剑的锋利征服了地跨欧、亚、非三洲幅员辽阔的疆域,随着不同地区被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影响和征服,不同民族所表现出的伊斯兰化趋势也各不相同,沙姆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马格里布地区均在各自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的伊斯兰文化特征,这便是伊斯兰文化体系创新性的体现。在中世纪,阿拉伯人通过百年翻译运动将古代东西方的学术成就引入阿拉伯文化体系,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发展,在医学、数学、天文学、哲学等领域达到当时科学研究的顶峰,像一座灯塔一样在黑暗的中世纪照亮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对教法条文“创制”的重视,也就是鼓励教法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下依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对教法进行解释,不过分拘泥于教法文本的条框,通过“创新”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外来文化,中国文化体系在包容和继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使外来文化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这一点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这一点上能够得到较好地体现,在伊斯兰教在中国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穆斯林在信守拜功的同时,还将中国传统文化所坚守的价值寄托在不同的教义中。中国穆斯林将伊斯兰教的“五功”称作“五常”,五常又有“内外”之分,内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外五常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道”。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曾要求穆斯林“身有礼功,心有念功,性有斋功,命有朝功,财有课功”,倡导穆斯林在“身、心、性、命、财”五个方面体现其对信仰的追求。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过程是伊斯兰文化包容与继承的过程,更是本土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义合理、合法创新的过程,代表了中国文化体系所蕴含的创新性。

三、宗教基础:价值共通,心灵纽带

在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世界最主要、最核心的文化体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伊斯兰教既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也是伊斯兰文化的灵魂。说它是核心,是指它是伊斯兰文化的主体部分;说它是灵魂,是指它渗透于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伊斯兰教不仅成为他们(阿拉伯人)人生的信仰,成为用以认识、解释各种社会和生活现象的依据,而且发展为阿拉伯早期社会形成、发展的理论,成为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国家。宗教是文化体系的血脉,伊斯兰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伊斯兰教自唐朝初年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宋朝的发展,到元朝时达至发展的顶峰,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史称“元时回回遍天下”,当时穆斯林(色目人)所享有的社会地位甚至高于作为中国人口主体的汉民族。到了明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较为明显的抑制,这主要由于反元斗争的进行是建立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这样的政治气氛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尤为不利,此外,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有“寸板不许过海”之说,这也使得中华大地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日益减弱。清朝,中国本土伊斯兰教又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传播面积不仅增加,其传播质量也得以提升,“对社会浸润程度更为深刻。”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义学也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

“中国穆斯林身上兼有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体现,在感情上能自然地在两者间进行沟通,因此,其独特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载体,中国穆斯林在中伊文化交流中如何很好地发挥中介作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以回族为首的少数民族不仅继承了伊斯兰教的教义,使之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具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中国穆斯林还依据本国的传统与国情对伊斯兰教进行了发展和创制,使其在不违背伊斯兰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靠拢。

这样,以伊斯兰教为首的宗教体系便成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实现“民心相通”的抓手和保障。从这一视角来看,以回族为首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将成为这一交流方式的“旗手”和“排头兵”,与汉族同胞相比,国内穆斯林同胞与伊斯兰世界有着共同的宗教归属与信仰维系,仿佛多了一条纽带将中阿双方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清代回族学者刘智认为:“圣人之教,东西同,古今一,天方之经大同孔孟之旨。”《古兰经》所倡导的和平与宽容思想与“儒家思想”①所倡导的“仁政”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仁”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指的就是对人的平等和尊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而伊斯兰体系中也对“平等”这一概念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强调在真主面前一切穆斯林都享有绝对的平等,同时伊斯兰教还倡导人们将“逊奈”中先知所表现出的优秀品德作为穆斯林在思想和言行上效仿的对象。《古兰经》也曾赋予先知穆罕穆德绝对的权威,使其成为穆斯林完美人格的象征,其中包括这样的经文:“你们应当信仰真主和他的使者”,(7:158)“你们应当顺从他(先知),以便你们遵循正道。”(7:158)儒家思想与伊斯兰教在价值体系上所表现的共同之处使得双方在文明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对方文化的要义和精神,并给予认可的态度。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实现“民心相通”的在历史、文化、宗教三方面的基础使得“一带一路”倡议不会是“空中楼阁”,而是契合双方人民核心利益的时代呼唤。在“民心相通”的道路上,我们的前人已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纷繁复杂的当代国际格局背景下,中阿双方应总结、继承先辈们的智慧,以政策、设施、经贸为途径和载体,最终实现双方人民在情感上的相互理解,打造属于东方民族的“大同世界”。

注释: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但他对人们思想的引导和社会纲领的规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一功能上看,“儒家思想”发挥着宗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小词典[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498.

[2] 郭应德.中国阿拉伯关系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7,23.

[3] 马志峰,丁俊.唐宋时期中阿交往及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J].www.fmprc.gov.cn/zalt/chn/yyzs/t866264.htm.

[4] 李振中.中國文化与阿拉伯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2014(03).

[5] 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M].昆仑出版社,2001:14.

[6] 李小卫.文化语言学视野中阿拉伯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07.

[7] 秦惠彬编.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4,39,163.

[8] 陈杰.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2(05).

[9] 丁俊.伊斯兰文化巡礼[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72.

基金项目:文章为北京语言大学重大基础研究专项项目:犹太因素与中美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校20170082。

作者简介:陆映波(1980.10- ),男,汉族,北京人,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