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0-05-06杨菲
杨 菲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是指人体颈部交感神经异常导致椎动脉受迫进一步引发眩晕等一系列综合症的情况,该疾病极易引发患者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猝倒、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以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病发率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相关研究统计,多数患者在患后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留下诸多后遗症,进一步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3,4]。本文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效果分析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意在为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提出可行性方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0例,对比组患者3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7.6±2.3)岁;体质量42.9~72.4 kg,平均体质量(58.8±3.7)kg;男性15例,女性15例。对比组患者年龄39~55岁,平均年龄(46.9±2.1)岁;体质量43.1~74.9 kg,平均体质量(58.1±4.1)kg;男性15例,女性15例。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2组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②2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③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心脏、肝肾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②耐受性低于正常水平者。③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且不能自主配合治疗者。④妊娠期孕妇。⑤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比组给于对比组患者中医针刺疗法,具体由专业医师操作进行,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或卧姿,针刺所需器材采用华佗牌毫针0.35 mm×40 mm,治疗前先对器材进行消毒处理,随后于患者百会穴、颈夹脊穴、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太冲穴行针。百会穴:百会穴采取向后平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0.5寸。颈夹脊穴:该处穴位采取直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0寸。大椎穴:该处穴位采取针尖平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0.5寸。风池穴:该处穴位采取直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5寸。太冲穴:该处穴位采取内关垂直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0寸。一日1次,一次留针30 min,以10 min为一个周期再次行针。
1.3.2 研究组在对比组中医针刺疗法的基础上给于研究组患者推拿手法治疗,具体由专业医师操作进行,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或卧姿,推拿进行时医师需叮嘱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医师于患者后方进行推拿治疗。于患者颈部和项部行推拿治疗,对2处肌肉以及韧带行按压推拿,时间持续为10 min。随后医师于患者前方对其风池穴行指压治疗,力度从轻到重,并时刻询问患者状态,患者该处产生酸胀感后行反向平柔治疗。依照该手法对患者颈夹脊穴、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太冲穴分别行推拿治疗。一日1次,一次1 h。
1.4 观察指标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患者临床症状为参考,患者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不良反应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有轻微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为无效;并统计记录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眼睑下陷、瞳孔缩小以及眼球内陷等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血流阻力值。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研究组患者眼睑下陷、瞳孔缩小以及眼球内陷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2.3 2组患者康复一般指标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流阻力值明显小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康复一般指标对比 (例,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视觉系统紊乱、听觉系统紊乱等,该疾病病因是由多种动力因素作用下使椎动脉长时间受压迫导致血管变窄和供血不足,从而进一步诱发患者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眩晕、持续呕吐等。目前临床对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联合外疗,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具相关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均偏向于传统中医治疗方案[5,6]。
临床医学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规治疗通常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舒经通络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这类药物能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但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复效率,往往患者在接受单一药物治疗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后期康复治疗,且部分药物耐受性低于正常水平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还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发率极高,且逐年递增。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治疗方法和治疗体验的要求愈来愈高,其中针灸疗法和推拿手法治疗是目前应用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2种治疗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的治疗体验得以大幅度提升。针灸疗法的运用能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以此帮助患者舒缓症状;推拿手法的应用有效的对患者颈部和项部相关结构进行调整,以此达到减轻患者椎动脉压迫和促进血液正常循环的作用。具大量的临床治疗实验得知,早期患者在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后均能痊愈,中后期患者接受该治疗也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7,8]。此外,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治疗在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发挥疗效性的同时,还能加快患者康复效率,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患者不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在确保较高的疗效性同时,还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血流阻力值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医针刺治疗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相比单一的针刺治疗,其疗效更好,对预防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和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其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大幅度降低其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概率,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