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海棠组织培养技术分析
2020-05-06达焕云
达焕云
(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王柔林场,青海班玛 814300)
1 花叶海棠的生长习性
花叶海棠生长在丛林或丘陵中,海拔为1 500~4 000 m,属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1]。长势良好的花叶海棠,其植株高度能达到8 m,枝叶呈细长圆柱形,花朵为伞状,花朵数量一般为4~6朵。当果实成熟后,呈现为小球状,5月开花、9月结果。在我国,花叶海棠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地区,兼具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已经大规模广泛种植,显著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但是,花叶海棠的培育种植难度大,不仅种子发芽率低,而且枝条采集数量有限,使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2 花叶海棠组织培养的试验方法
花叶海棠来源于青海省玛可河林区,选择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枝条生长健康,经检查没有病虫害。具体的试验操作如下。
2.1 消毒将花叶海棠枝条上的茎、叶剪掉,枝条分段,每段长度为15~20 cm,然后使用洗衣粉刷洗,并在流水下冲洗30 min。在工作台上,先用酒精振荡消毒5 min,再用氯化汞溶液振荡消毒10 min,最后使用无菌水清洗5~8次。完成后,剪成长度为1.5 cm的小段,放在MS培养基上培养,温度设置为23~25 ℃,pH值为5.8~6.0。在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不同类型的生长素,光照时间12 h/d,强度为 2 500 ~ 3 000 Lx。
2.2 芽诱导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0.6%琼脂、3%蔗糖,然后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AA、NAA,观察发芽时间、诱导率、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对于1.0 mg/L的5-BA、1.5 mg/L的IAA、0.2 mg/L的NAA,花叶海棠的诱导率最高为92.6%,发芽率最高为72.0%,叶片呈绿色,生长健壮,形成丛生芽。
2.3 分化培养在诱导后的腋芽中分别选择100株,接种在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培养基上,15 d后观察腋芽的生长和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对于1.0 mg/L的6-BA、0.1 mg/L的NAA、6.5 g/L的琼脂、3%的蔗糖培养基,腋芽分化系数较高为4.8,叶色绿比例最高为80%,且没有出现玻璃化、褐化。
2.4 复壮培养试管苗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生长不良的小苗、弱苗,此时要进行壮苗培养,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提高生长素浓度,以提高幼苗的生长能力。其中,6-BA浓度降低至0.5 mg/L,NAA浓度维持在0.1 mg/L,IAA浓度提高至1.0 mg/L,能有效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
2.5 生长素幼苗经复壮培养后,进行生根诱导,加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选取100株高度为2~3 cm的幼苗,接种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观察生根情况。
2.6 试管苗移栽试管苗有3个以上根系,且根长5~8 mm,就可以转移到温室进行炼苗。7 d后,开盖炼苗3 d,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移栽到不同基质上,将温度控制在25~28 ℃,湿度控制在85%~90%,10~15 d后观察移栽成活情况。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生长素对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1/2MS+0.6 mg/L的IBA+0.2 mg/L的NAA,以及0.6%的琼脂、1.5%的蔗糖培养基,花叶海棠幼苗的生根率最高,根系发达,生长情况良好,是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如表1所示。
3.2 不同基质的移栽结果结果显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的基质,移栽苗的生根时间最短,生根率和成活率高,且小苗生长情况良好,是小苗移栽的最佳基质,如表2所示。
表1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表2 不同基质对幼苗的移栽结果
4 结语
花叶海棠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但人工培育栽植难度大。文中通过试验分析,可知不同培养基、基质的配比,会影响发芽、生根、幼苗生长,结论如下:(1)1.0 mg/L的5-BA+1.5 mg/L的IAA+0.2 mg/L的NAA培养基,诱导发芽率最高;(2)1.0 mg/L的6-BA+0.1 mg/L的NAA+6.5 g/L的琼脂+3%的蔗糖培养基,腋芽分化情况最好;(3)1/2MS+0.6 mg/L的 IBA+0.2 mg/L的 NAA+0.6%的琼脂+1.5%的蔗糖培养基,幼苗生根率最佳;(4)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的基质,小苗移栽后的生根率和成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