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2020-05-06王玉琴
王玉琴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1 我国羊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养羊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养羊产业真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发展养羊业是我国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重点,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世界养羊业由毛用转向肉用,国内羊肉供需矛盾尖锐、羊肉价格不断上涨,推动了我国养羊业的迅速发展。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肉羊业作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使我国绵羊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和完善。肉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对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19 年中国畜牧兽医统计摘要数据显示,自1978至2018年,我国羊只的存栏量从1978年的16 994万只(其中绵羊9 640万只,山羊7 354万只)稳步增加到2018年末的29 713.5万只(其中绵羊16 138.8万只,山羊13 574.7万只),见图1。随着羊存栏和出栏数据的增加,羊肉产量也快速增长,如图2,由1979年的38万t,增加到2018年的475.1万t。与此同时,羊肉在全国肉类产量构成百分比中也由1985年的3.1%增长到2018 年的5.5%。自2003 年到2018 年全国羊规模化养殖率由20%提升到38%(以羊出栏100只以上标准计算)。尽管如此,2018年,我国羊肉进口贸易量为31.9万t。2018年8月份,活羊价格突破历史最高值,出栏一只绵羊纯收入近390元,出栏一只山羊纯收入超过600元,处于历史较好水平。2019年,受非洲猪瘟和禽病的影响,全国羊肉集市平均每千克活羊价格28元,羊肉平均每千克62.4元,达到历史新高,各养殖场、户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从全国养羊分布来看,全国存栏的绵羊、山羊总数在1 000万只以上的省、区有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河南、四川、青海、云南、河北、西藏,见图3。而出栏羊只最多的前十名省份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南、青海、黑龙江、江苏,见图4。饲养绵羊最多的省、区有新疆、内蒙古和西藏,饲养山羊最多的省、区有内蒙古、山东和河南。
图1 我国40年来羊只存栏量变化趋势
图2 我国40年来羊肉产量变化趋势
图3 全国2018年主要地区年末羊存栏量
图4 全国2018年主要地区年末羊出栏量
2 河南省主要羊品种资源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畜牧业在农业的发展、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属于中原肉羊优势产区,是我国农区集约化养羊业的代表之一。河南省有着丰富的绵羊、山羊品种资源,有绵羊、山羊品种9个,其中绵羊品种4个,山羊品种5个(以下各品种数量和生产性能等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畜牧局“2019年河南省羊品种志撰稿资料”)。
河南大尾寒羊中心产区为平顶山市郏县和宝丰县,2017年平顶山市大尾寒羊总存栏8 106只,成年公羊脂尾重公羊约为10~12 kg,母羊为3~5 kg。母羊各胎次平均产羔率250%左右。
河南小尾寒羊中心产区为濮阳市台前县、范县等。据2017年调查,河南小尾寒羊存栏量为203 364只。母羊可常年发情,平均产羔率260%以上。
豫西脂尾羊中心产区为三门峡市的渑池县、陕县、灵宝市、卢氏县、义马市、湖滨区6 个县(市)、区。豫西脂尾羊纯种羊种群数量仅以百计,濒临灭绝危险。平均产羔率为106%左右。
太行裘皮羊,中心产区为安阳市汤阴县,据2017年调查,产区内太行裘皮羊各类羊存栏总计4 508只,平均产羔率130%左右。
除上述本地品种外,近年河南各地还引入湖羊、杜泊羊、萨福克、白萨福克、澳州白绵羊、无角道赛特、特克赛尔、东佛里升、波尔山羊等绵羊、山羊品种用于纯种繁育或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河南奶山羊,中心产区为郑州市,主要分布在荥阳市、二七区、惠济区和中牟县;南阳市郊区、洛阳市的偃师、孟津、新安县以及开封市郊区等地亦有分布。近年来统计,品种数量不足10万只。第4胎272 d泌乳量达660 kg。母羊平均产羔率204%左右。
槐山羊,早先曾被称为“槐皮山羊”或“槐羊”,原产于黄淮平原,主要分布在周口、驻马店、商丘、许昌、开封、安阳、新乡等市。2015年底,周口市槐山羊存栏量为274.96万只。槐山羊体格中等,母羊产羔率平均为255%。槐山羊皮简称“槐皮”,是我国四路板皮之“汉口路”板皮品质的代表。
伏牛白山羊,中心产区是以内乡县为中心的宛西山区。平均产羔率为211%左右。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终年放牧。
太行黑山羊,中心产区为焦作市的修武、博爱、沁阳、中站、马村等沿山县市区。据2017 年调查,焦作及新乡、鹤壁等地太行黑山羊存栏量达到12 086只。太行黑山羊的饲养以常年放牧为主,母羊各胎平均产羔率为126.3%。
鲁山牛腿山羊,中心产区是鲁山县,核心产区是四棵树乡,全年放牧。2017 年鲁山县共有尧山白山羊22 105只。母羊平均产羔率为126%。
在现代肉羊生产中,性早熟、早期生长速度、高繁殖力是3 个最重要的性状。高繁殖力对于肉羊生产效益的贡献率大致在60%~70%。在河南省的羊品种中,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槐山羊都具有繁殖力强的特点,是肉羊生产的适宜母本。
3 河南省养羊业在全国养羊业中的地位
据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统计摘要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羊存栏为29 713.5万只,河南省羊存栏总数为1 734.1万只,占全国总存栏量的5.84%,仅次于内蒙古(占全国的20.20%)、新疆(占全国的14.0%)、甘肃(占全国的6.35%)及山东(占全国的6.06%),居全国第5位,见图3。河南省山羊存栏14.74万只,占全国的10.86%,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占全国的12.02%),见图5;绵羊存栏260.1万只,见图6。河南省2018年羊出栏2 208.2万只,其中山羊1 814.7 万只,居全国第一位,见图7,绵羊393.5 万只,见图8。2018年,中国部分省区羊肉产量,以内蒙古自治区为最多,其次是新疆、山东、河北,河南省排第五位,产量为26万t,见图9。
从以上数据分析,河南省羊只不仅饲养量大,羊肉消费量也较高,河南省养羊业不仅在全国养羊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羊业优势区域布局发展规划(2008—2015)》,为近期养羊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规划中,河南26县被划为优势肉羊产区。目前全省拥有500只以上存栏的羊场1 400 多家,其中一级以上种羊场17 个,国家核心育种场2个,规模化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养羊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逐步进入“北方繁殖-中原育肥-南方销售”的快车道。
图5 全国2018年主要地区山羊存栏量
图6 全国2018年主要养羊地区绵羊存栏量
图7 全国主要养羊地区山羊出栏量
图8 全国主要养羊地区绵羊出栏量
图9 全国各主要地区羊肉产量
4 河南省养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改良滞后
因为当前市场上缺乏专门化品种,外来引入品种价格较高。大部分县的多数小规模养羊户多用自繁自养模式,种羊来源不明,代次不清,更新不及时,使用近交、回交等方式时有发生,导致群体羊品种退化。规模化的养羊企业处在扩大规模、维持生产阶段,羊的选种选育工作被忽视。
4.2 饲养模式落后
河南省养羊业仍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饲养管理仍以放牧为主,占比例70%左右,规模都比较小,一般在50~100 只。集约化生产方式落后,不能生产高端产品,制约了本省肉羊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4.3 养羊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放牧养羊虽然简便易行,饲养成本低,但也存在饲养不科学,缺乏技术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仍然存在着早配和近亲繁殖等问题,品种退化严重,加上以放牧为主的粗放型管理,羊个头小、营养跟不上,效益较低。受饲养模式限制,一些先进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模式推广受到限制。仅有大型养羊企业管理较规范、接受新技术能力强、养羊科技含量高,为全县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样板,但目前占全省养殖规模比重较小。
4.4 养羊业与其他各业的矛盾日渐突出
在大部分山区县,原有集体草场有的被承包;有的分给村民自行管理,村民们纷纷在自己的草场上发展林果产业,出现了羊群放牧经过庄稼地、林坡时庄稼被啃、树叶被吃,养羊业与农业、林业的矛盾日益严重。
4.5 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大部分市、县没有一家肉羊屠宰场和肉羊交易市场,肉羊销售难。大部分养殖场(户)停留在养殖、销售活羊阶段,没有发展加工业、餐饮业等,产品附加值很低,行情好时能够赚到一定利润,行情差时亏损甚至破产,抗风险能力极差。因此,肉羊产业需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5 河南省养羊业发展新趋势
5.1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养羊业生产配套技术体系是河南省养羊业长远发展目标
羊的科学饲养管理、选种选育、高效繁育、疫病防治等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羊的育种工作滞后,而且羊业产品在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隐患严重,这本身就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对我国养羊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建立健全养羊业生产配套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快分子育种技术、高效繁殖新技术等在养羊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河南省养羊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提升河南省养羊业科技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
5.2 保种育种工作是河南省养羊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河南省地方绵羊、山羊保种、育种亟须加强,过去的几十年来,受利益驱使,加之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协调统一,地方优良品种受到外来品种的冲击,有些品种纯种数量逐年下降,品种特征逐渐消失,地方品种的许多优良基因消失,品种濒临灭绝。虽然河南省山羊总饲养量居全国前列,但具体羊品种如黄淮山羊、伏牛白山羊、尧山山羊、太行黑山羊、河南奶山羊、大尾寒羊等的纯种数量却在下降。部分地方品种急需提纯复壮和保种,有些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前形势发展开展新品系或新品种培育,但新品系或新品种的培育不应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应该实事求是,着眼于市场需求,着眼于农民的实际养殖利益,不能育成了,不讲推广应用,一段时间又消失了,这样就失去了新品种培育的初衷。保种育种工作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应在农业农村部“十四五”种业发展工作总目标的框架指导下扎实推进。
5.3 发展生态养羊,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是养羊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加工贮存不合理,浪费严重。据调查,部分县玉米秸秆利用率仅占总产量的32%,麦秸利用率不到18%,各类农副产品及下脚料贮存加工不科学,霉烂变质较多,饲养效果不好。在市场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拉动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畜牧业逐渐成为产业化经营的一项主导产业,随之而来的是饲养分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健康、安全养殖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畜牧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畜禽疫病防治、改变传统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本省秸秆资源发展生态养羊,是在广大农区养羊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5.4 稳定专业的科研队伍建设是河南省养羊业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受前些年河南省养羊业低迷期影响,有些研究者或专家曾经从事养羊都转成养牛或养禽的研究者,或有些专家,从事养禽、养牛,顺便搞点养羊科学研究,这种局面导致养羊农民技术咨询受到困境,也导致河南省的地方绵羊、山羊品种的生产和科研都相对地处于滞后局面。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升河南省养羊业的综合科技实力,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包括遗传育种、繁殖、营养、疫病等养羊方面的专门人才。只有术业有专攻,才能体现本行业的科技内涵。任何一门学问都博大精深,一个方面的研究几辈子都搞不完,几年内靠一个课题、一个项目就成就一位集牛、羊、猪、禽研究于一身荣誉的专家,其水平引起质疑是有道理的。未来,有关部门应该从体制上以组织吸收、团队建设、项目支持等形式重点考虑专业出身、从业经历等着重培养有基础、有经历的专业队伍,包括在本领域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充实养羊业科技队伍。
5.5 奶山羊业发展将是河南省养羊业的一个新亮点
奶业密切关系民生保障和国民体质增强,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据农业农村部《中国奶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人均乳制品消费折合生鲜乳36.9 kg,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低40 kg。近年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在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和军营奶计划方案下,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逐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奶山羊业是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奶山羊饲养较多、发展较快的省份主要是陕西省和山东省,两省奶山羊总存栏量和羊奶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7.41%和57.1%,其中,陕西省2017 年统计奶山羊存栏量170 万只,山东省奶山羊存栏量132.45 万只。随着对羊奶消费需求的增加,全国其他省区如云南、河南、辽宁、河北、广东、福建、山西、内蒙古等的奶山羊业也形成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河南奶山羊是河南省培育的优良奶山羊品种,属乳用型山羊,具有产奶量较高、繁殖力强、适应性好等优点。先后被列入1986 年《河南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志》,1989年,河南省标准局颁布《河南奶山羊》地方品种标准(B43001-1989),正式启用“河南奶山羊”名称。《2018 年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未被收录进2011 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以及2014 年《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但近十年来,人们一直围绕河南奶山羊种质特性研究、奶品质研究、生长发育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目前,在相关部门领导下,规模化的奶山羊企业,如洛阳羊妙妙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种畜场、河南健羊牧业有限公司、西峡县新太阳乳业有限公司奶山羊养殖场等也围绕河南奶山羊新品系培育工作开展核心群选育、扩繁等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现有奶山羊育种水平,协同推进全省奶山羊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5.6 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随着国家肉羊产业体系工作的不断深入,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大部分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着眼于新三农发展总目标,通过建设现代化新型养殖小区,通过严格按照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进行养殖管理,并与加工、包装、运输、溯源系统相结合,形成与现有产业链无缝对接,拓展养羊业的多功能性,更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例如,通过养殖小区或龙头企业带动若干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再带动贫困户与农户,促进农民增收,是养羊业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农区发展的新模式,是养羊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迈进的新趋势。
5.7 “互联网+”为养羊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标准化、廉价高效销售及安全可溯性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肉羊产业多以大众消费为主体,没有中高端产品,养羊利润较低,在市场处于低谷时甚至亏损。因此,发展品牌羊肉,目标客户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白领人群,是肉羊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品牌农业,开发品牌产品,进行相关行业的SC 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地理标识、著名商标等认证,拓宽微店销售、电商平台销售、线下订购等销售渠道,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互联网+养羊业”的发展和应用使养羊业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标准化、精准化、高效化、安全化,是养羊业步入“大数据时代”“生物信息时代”主流的重要途径,是河南省养羊业发展的新挑战、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