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测降钙素原在急诊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价值

2020-05-0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毒血症降钙素病毒感染

孟 璐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急诊中感染性发热患者较为常见,病原体多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寄生虫等,但依据临床症状无法准确区分患者为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且无法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影响后续治疗。临床常利用病原分离确定感染因素,但此类诊断方式需要一定时间准备,且部分病原体无法直接在实验室进行分离,导致无法开展早期治疗延误病情。早期鉴别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是否属于细菌感染,对于控制疾病恶化意义重大[1]。近年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鉴别诊断感染性发热病原的新型标志物,结合相关文献报道,降钙素原水平可用于诊断全身细菌感染,有利于判断预后、反映疾病发展程度及炎症控制情况。本次研究为探析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围绕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135例感染性发热患者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2月,研究结束时间为2019年10月,研究对象为本院135例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结合感染源均分为3组,每组各45例,即脓毒血症组、病毒感染组、普通细菌感染组。脓毒血症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20-80岁,年龄均值为(43.37±4.13)岁,其中伴有肺炎者21例、伴有泌尿系统感染者18例、伴有胆囊炎者 3例、伴有肠道感染者3例;病毒感染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1-81岁,年龄均值为(43.62±4.38)岁, 其中伴有流感者22例、伴有麻疹者19例、伴有病毒性肠炎者4例;普通细菌感染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22-82岁,年龄均值为(43.71±4.46)岁,其中伴有肠道感染者29例、伴有泌尿系感染者12例、伴有盆腔炎者4例。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对比135例患者病史、年龄等数据,P>0.05。

1.2 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VIDAS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利用分析仪配套试剂进行全自动定量监测,记录分析三组患者入院前、治疗7 d及出院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1.3 统计学研究

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临床数据经SPSS33.0运算,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以±s描述,组间统计差异以t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间具备统计差异。

2 结果

比较三组感染性发热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脓毒血症组最高,病毒感染组最低,P<0.05;比较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P>0.05;比较脓毒血症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P<0.05;比较普通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感染性发热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表(μg/L,±s)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感染性发热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表(μg/L,±s)

组别名称 治疗前 治疗7 d 出院前脓毒血症组 26.13±7.82 5.41±2.33 0.02±0.01.病毒感染组 0.41±0.19 0.05±0.02 0.03±0.02普通细菌感染组 4.12±2.76 0.43±0.19 0.03±0.02

给予治疗4 d后,脓毒血症组出现8例持续高热情况,且治疗前降钙素原水平为(29.11±6.03)μg/L,治疗4 d降钙素原水平升为(36.13±6.43)μg/L,治疗7 d降钙素原水平降至(5.76±2.41)μg/L,体温恢复正常。

3 讨论

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进行诊断时,及时确定病原体及感染程度,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目前临床感染监测指标众多,包括血象、体温、病原学检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但上述监测方式均存在不同问题,包括检查时间过长,特异性及敏感性不佳等[2]。近年来,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细菌感染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合此原理,可利用化学方式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降钙素原属于无激素活性型降钙素前肽物质,由甲状旁腺C细胞生成,发生酶水解后可水解为CT、氨基末端残基及抗钙素三部分。降钙素原中存在116个氨基酸,其分子量是13 kDa,半衰期是25-30 h,在血清中存在形式为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含量低于0.1 ng/mL,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3]。相关文献报道,机体感染细菌后,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且感染细菌4 h后降钙素原水平出现异常,感染6 h内降钙素原水平快速增长,并在6-24 h内均处于高水平状态,尤其细菌因素引发感染,降钙素原特异性及敏感性极佳。此外,部分急诊发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未升高,此类患者多为病毒感染或其他类型病原体感染引发,无需运用抗菌类药物,因此通过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降低抗菌药物的错误使用率,降低机体出现细菌耐药性风险,可以说在评估细菌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状况,确定治疗措施,评判预后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具有重要价值[4]。结合本次研究成果,脓毒血症组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最高,且病毒感染组最低,表明机体感染情况越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给予抗感染干预后,脓毒血症组、病毒感染组、普通细菌感染组血清抗原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随着炎症控制、病情缓解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逐渐下降,因此可将降钙素原水平作为评判患者实际病情、观察疗效、评估预后的指标;此外,本次研究中脓毒血症组患者共有45例,37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降低,体温控制在正常水平,预后良好且均治愈出院,而8例脓毒血症患者治疗4 d血清降钙素原持续升高,且伴有持续高热患者,给予抗生素干预后,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且7 d后降钙素原水平降至(5.76±2.41)μg/L,体温恢复正常,表明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疗效评估指标,指导临床用药,有利于预后,尤其经抗感染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提高的患者,需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虽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准确鉴别病原体、评估病情发展程度、判断预后,但降钙素原水平仅为血清学监测手段,临床诊断时需结合临床传统炎症指标及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监测可诊断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通过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可定性分析病情发展程度,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参考,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毒血症降钙素病毒感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正常血清降钙素和大肿块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随访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