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0-05-0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心肌

孙 亮

(肥城市中医医院,山东 肥城 271600)

【关键字】冠心病心衰;介入治疗;常规治疗;心功能;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而导致冠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氧和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1]。冠心病以恶心、气促、眩晕心悸、乏力和心前区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机能,同时还会增加患者致残、致死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衰以常规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常规内科治疗效果虽佳,但对患者心功能改善较为不理想,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在冠心病心衰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分析了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58±10.23岁,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2.74±10.18岁。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衰者;②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③既往无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住院资料不完善者;②存在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心脏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纠正患者饮食习惯,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运习惯和作息习惯,并予以利尿剂、扩血管药物、ACEI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研究组采用介入治疗,具体手术方法:经患者桡动脉或股动脉等穿刺部位置入导管,行多方位造影确定病变血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术前予以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氯吡格雷片负荷量口服,同时予以肝素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100 U/kg,每1 h加1000 U,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并依据患者冠脉具体病变情况处理支架,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为J20130078,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为H20133115,由赛诺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为H32022088,由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心功能通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心功能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计算数据,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LVESD(mm) LVEDD(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34.29±5.17 30.69±4.24 57.48±9.47 49.87±6.58 41.23±5.26 49.13±6.47研究组 50 34.14±5.48 27.14±3.10 57.82±9.63 41.23±6.25 41.51±5.13 54.10±5.16 t-0.141 4.779 0.178 6.732 0.269 4.267 P-0.888 0.001 0.859 0.001 0.788 0.001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情严重者血管管腔发生堵塞,可导致患者猝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合并心衰后,会增加治疗难度,预后不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采取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3]。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并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改善其心功能是该病的治疗关键,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衰以常规内科治疗、介入治疗等手段为主。常规内科治疗以纠正患者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为主,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患者心功能改善较为不明显,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在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疏通受阻、狭窄或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管腔,使其恢复通畅,进而有效缓解动脉梗死,增加心肌血流灌注,预防左室重构的发生,有效提高心脏内分泌活动,同时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机体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症状,进而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延缓病情进展,并可促使心脏进行及时血运重建,及早挽救大量冬眠心肌、顿抑心肌,改善心室重构[5]。

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可见介入治疗在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更佳,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心肌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