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2020-05-03佘雅洁
佘雅洁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也逐步得到了满足。然而,在社会价值观念渐趋开放与多元背景下,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环境已经形成了一个无可避免的矛盾体。因此,在养老问题中重视文化建设,提倡以文化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思想。因此,“文化养老”将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创造全新的产业养老模式。
关键词:文化养老:养老模式;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文化养老
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了文化养老的概念,所谓“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尊亲,指对老年人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关爱。能养,主要指对老年人一定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孔子认为,“尊亲”和“能养”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的文化精神是孝道养老,既强调对老年人给予物质性的“能养”,更主张提供以“尊亲”和“孝敬”为标志的文化养老。文化养老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核心思想。
所谓养老,简言之就是满足老年人生活、生命需求的经济社会活动,养老问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从个人层面来讲,文化养老是老年人的一种高级的需求:文化养老的核心问题在于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满足之间的相互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养老工作的重心将经历三个阶段:养老养生养心。而养心的实质就是文化养老。由此,我认为,文化养老是一种融合现代养老文化及传统孝老敬老传统,重新审视人生意义价值和尊严、重构符合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为路径、以养身养心养性养德为旨的老年社会化过程。
二、“文化养老“模式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性人才
随着养老方式的轉变,老年人观念的变迁,老年人对老年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一方面在一些对工作人员所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如养老院的医护人员、老年大学讲师、老年公寓的设计员、工程师等,都不是年轻求职者热衷的岗位。另一方面,老年服务行业的一线服务人员本身素质较低,平均年龄偏大,且非本地人口占多数,这些人在对老年人服务、护理、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知、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都是远远落后于养老服务需求的。因此,目前整个老年人服务行业都存在着青年人才匾乏,尤其是具备专门技术的青年人才供应不足的情况。
2.老年人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开发缺乏针对性
对于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而言,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可以达到老有所养的保障,而且退休后享受到市场经济的改革红利成果,以及其所带来的明显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上的改善。因此,老年人在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一般以在家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看报等方式度过闲暇时光。而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观念的改变,老年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潜力也越来越被市场重视。受制于自然规律的人类,生理上的变化使其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因此针对老年人需求和特点而设计的娱乐产品和服务应该是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次,老年文化产业领域的产品开发与设计之所以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未能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因素,把老年人怀旧心理结合到老年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去。比如,在长沙许多老人家很喜欢在家看地方台播放的电视剧,也很喜欢结伴去听戏,但是公共戏台却很少且相对较简陋,也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戏院。而且,老年人群体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一定数量的文盲群体,城乡地区的老年人对待精神文化消费的观念也是迥然不同的,相关工作者在设计与开发上也确实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障碍等问题,进而导致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服务水平差强人意,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政府一直在公共养老服务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从聘请护理人员、支付生活水电煤气费、设施维护费到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公共资金运用在公立养老院、社区福利中心等机构中,都反映了近年来“政府买单”对老百姓养老提供的真正实惠。一直以来,发展文化事业的经费都是由政府统一制定财务预算,文化单位没有自己的独立经费来源,更没有权力对经费进行自主的安排与打理,在这种财政制度下,就造成了现有的文化单位忽
视文化活动效果,过分注重经费投入的现象。
近年来,入住养老院成为了一种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方式,但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都没有完善的医疗配套服务,且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老年护理培训,培训,只能在照看老人起居的同时做一些端茶送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简单服务工作。老年人时常感到寂寞、没人说话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生活、心理养老应该由谁来负责。十六大召开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就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以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切实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才能发展好养老文化产业,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养老质量。
三、“文化养老”模式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转变传统思维模式
“文化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需要观念的进步。长期以来,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服务目的的产业基本上被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偶尔举办的文化活动所覆盖。组织者认为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只要在保障其吃饱穿暖的生存前提下适当地予以点缀即可,不愿意为其文化生活投入资金,进而导致老年人文化活动的效果差强人意。而在老年人群体眼中,他们对这些养老机构“顺带”、“偶尔”为之的文化活动兴趣也不大。甚至,在许多人眼里,“文化养老”是不存在的,老年人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子女添麻烦,就是老有所养了。
因此,一方面,作为养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机构,应该重视老年人客观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享受到晚年生活的乐趣,针对不同年龄、背景、经济状况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务产品,将老年合唱队、舞蹈队、戏曲社等文化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同时,应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资源,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加强老年人的社会关系,开展老年文化活动,提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还要营造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氛围,满足了老年人求知、进取、康乐、有为的需求,使老年人在退休后也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从观念上改变保守、固话的思维。
2.重视老年人力资本投资
老年人在退休后之所以不再重视学习与自我提升,除了社会环境的约束、守旧固化的观念外,也是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教育与投资的忽视所造成的。开展老年教育是使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种过程,把老年期视为人生最后一个重要生活阶段的开始,重新建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首先,社会各界应当重视老年人教育,政府及公共机构要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实质性优惠,鼓励他们参加再教育。在参加老年大学的过程中,老年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这对他们的晚年精神生活将形成良性刺激,也会带动老年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发展。以“老有所学”去促进“老有所为”,将有助于“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
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优势、经验优势、技能优势,为其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教育支持。发挥老年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彰显长者风范。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在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治安维稳等方面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大力开发老年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
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做好老年报刊杂志、老年图书、歌曲的发行工作;开发老年艺术品、老年旅游纪念品以及老年电影、老年电视剧、老年健身文化设施等,不斷扩大老年个体和老年服务机构的市场,直接或间接的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4.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设立“文化养老”产业专项基金,实现资金的滚动使用与发展,减轻企业的财政压力,拓宽融资渠道和思路。
目前,“文化养老”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能够充分引入多元的社会力量,将文化资源和养老资源完美结合。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帮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同时还能作为潜在的文化资源继续发挥余热,刺激其市场的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各界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文化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从而促进“文化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探宄[D],内蒙古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