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本管理分析

2020-05-03韩彩虹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本混合所有制分析

韩彩虹

摘 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内容。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和国有资本管理是相辅相成并且互相促进的,做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监管,不仅对生产力和市场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国有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基于此,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本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监管措施,希望能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本  管理  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则是在时代背景下的标志性经济形式 。具体来讲它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所共同参与并且相互融合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总的来说混合所有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经济形式,它具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因此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国有资本管理缺乏公开披露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当中,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和重组的相关信息,往往缺乏一种透明度 ,不利于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除了企业当事人以外,具体的国有资产变卖信息披露的不够全面,缺乏群众监督。而且有的国有资产信息虽然通过报表的形式公示出来,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不懂专业财务知识,无法从有限信息内发现端倪,这也有可能滋生暗箱操作的情况,这些公开披露制度的不健全,都会让国有资本管理受到限制。

(二)国有资本管理缺少监督机制

其次,监督体制的缺失,也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管理所出现的重要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虽然有着很多部门对国有资本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权责不清、相互推诿以及责任不明的情况客观存在,导致很多部门都缺乏相应的管理联动,没有一种完善的国有资本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国有资本管理工作上,经常会有着对国有资本监管越位和缺位情况的发生,造成国有资本管理混乱,不能实现有效监管。

(三)国有资本流失现象严重

此外,目前虽然有着很多有关国有资本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大都侧重于库存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一些监管问题还缺乏一些明确的规定,造成部门国有资本监管问题缺乏法律依托,导致现实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国有资本流失被低价出卖的现象。而且除了缺乏相关规定外,造成国有资本流失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包括绩效考核机制的缺乏。由于缺乏对负责人的考评,就会造成对监管工作的不重视,在购置一些国有资本以后,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管理工作,对国有资本有着随意处置的现象,这些也会造成国有资本流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出现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国有资本和资本监管的概念理论

所谓国有资本是指在法律上所规定的的能够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资源总和。目前国有资本按照其作用范围,可以分为广义国有资本和狭义国有资本。广义的国有资本指的是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或者其它权益。而狭义上的国有资本,则主要指的是那些具有一些潜在价值,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资源总和。而至于资产监管,则主要涉及到的是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其中产权是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一种法律表现形式,总的来说对国有资本管理的研究,产权理论是重要的研究依据。而委托代理则主要是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者隐含的契约,来雇佣另一个主体为其服务,并且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相应的报酬,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往往会对国有资本流失埋下隐患,所以在研究国有资本管理的时候,其也是重要依据。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要点

(一)明确管理范围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资本管理,需要对管理范围进行界定,需要对股东权利所行使的权利范围进行明确。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本的管理范围和实际控制范围并不对等,很多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的管理主体都会以一定数量的国有股份来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资本管理主体管理范围的扩大。这是因为混合制所有企业采用的都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对于一些大股东而言,其可以通过股东大会或者是董事会行使自身经营权,对小股东的资本进行控制。小股东虽然不能参与到管理决策中,但是其仍拥有经营股东权利,所以不能认为国有资本能够控制到的范围就是国有资本的管理范围,这是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首先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管理范围的界定还需要明确国有资本股权管理范围的大小不能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权范围划上等号。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共同出资所形成的一种企业股权并不是国有资本管理的范围。

(二)完善信息公开,构建资产监管制度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管理公开不透明的问题,需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相關管理信息的公开,是社会监管的基础,同时也是国有资本科学管理的关键。其中需要进行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政府监管工作信息以及相关的国有资本的交易信息等等。这就要求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的各个管理主体,在自身门户信息网站设立起专门的信息披露平台,将一些国有资本管理的重大事项通过新闻媒介的方式进行公开。而且为了确保管理信息 公开的有效性,还可以对一些安全信息和商业秘密进行明确界定,保证信息公开的合理。

另外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国有资本的管理目标应该是来弥补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缺陷,而并非是去争夺市场利润,因此国有资本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物资基础。所以在这种目标下,应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构建出一种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首先,应该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监督部门进行明确,对责任和义务都进行准确划分,避免多个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其次,企业经济的良好发展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督体制作为支撑,可以在企业生产中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监督需要把所有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大对一些国有资本流失不当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国有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资产配置制度建设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的过程中,对相关资本进行管理的时候,所依赖的法律基础往往只有《国资法》,不利于资产的全面监管。所以,需要完善相关的条例规定,并且对一些已有法规中描述不准确的问题进行逐步修正,针对已经暴露出的问题,还要通过规定的方式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对于国有资本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对国有资本的监管进行深入分析,对资产配置制度的建设重视起来。从目前的国有资本管理现状来看,国有资本的配置和管理还有着比较严重的脱节问题,通常都是在有关部门在购置完国有资本以后,再交由企业去进行使用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在获得相应的国有资本以后,并没有采取妥善的维修管理方式,造成国有资本流失的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加强对配置过程中的监管,对一些企业单位的监管职责进行明确,定期的对国有资本接收单位进行检查,详细查看国有资本的使用情况,对一些随意处置的现象要做到严厉把控。同时,资产配置制度的建设,还需要从源头抓起,对一些接受企业领导的思想观念进行加强,制止一些损害国有资本利益的现象。另外,在对配置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的过程中,关键要建立起对国有资本能够统一使用和调度的管理制度,包括事业单位国有资本预算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本采购和供应制度和主体的调配制度。

(四)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引入外部资本并不是用外部股东来替代国有股东,也不是让外部股东发力而国资股东搭便车,而是让包括国资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各就各位”,共挑担子。基于以上出发点,引资后还应在四个方面完善治理结构:一是通过“堵天窗”,厘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明确界定治理主体和范围;二是通过“关后门”,厘清企业和国资股东的关系,明确定义治理结构的界限;三是通过“开前门”,厘清各股东在董事会上的关系,完善董事会的内部组成;四是通过“装摄像头”,厘清其他治理主体和和董事会的关系,特别是完善监事会的内部组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企业对国有资本的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代国有资本监管存在的问题,需要明确国有资本的管理范围 ,然后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注重资本管理公开,就可以有效避免国有资本的流失现象,帮助混合所有制企业稳定发展。

參考文献

[1]史翰文.浅谈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机制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9,634(08):151-152.

[2]王满萍.浅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的管理[J].中国商论,2017(14):109-110.

[3]阿布都合力力·阿布拉.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人才资源开发,2017(11):60-61.

[4]马超.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7(11):127-127.

[5]卢成会,穆艳杰.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一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8,v.26;No.195(07):71-75.

[6]王悦.混改—资本视觉的观察与思考,2019,p139.

猜你喜欢

国有资本混合所有制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美国、法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践及其启示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对策及探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