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结构与效果研究

2020-05-03黄孟兆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效果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黄孟兆

摘 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数量多,相关工作人员数量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性质与所处的立场及环境,不断优化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完善控制技术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内部控制技术的及时性与可持续性,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更好的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效果研究

目前主流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发现错误、防止错误、纠正错误,发现舞弊、防止舞弊、纠正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而制定并实施的政策制度和应对程序。

一、内部控制的雏形及发展

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随着企业大规模化及资本大众化,内部控制的雛形“内部牵制”制度随之出现,其主要原则为:

(1)稽核对证

(2)互相制约

(3)权力分割

(4)完整记录体系

(5)“钱、账、物”独立管辖

(6)职责区分

企业在设置工作岗位及业务环节、划分职责范围时应遵循以上原则。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账户核对、职务分工”等原则所构成的内部牵制原则逐渐转变为由“组织结构、人员条件、岗位职责、内部审计、业务处理流程”等原则所构成的内部控制,环节更严密,把控更严格,为后续逐渐成熟的内部控制结构打下了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现阶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较好地强化内部管理及相关程序,拥有相对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并确保业务工作顺利开展。但比起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从理论到实践均较为落后,内控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也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

近来,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损失、浪费案件”及“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表明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和不足:

(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其中,财务事项的运作和管理没有硬性规章制度的保证,仅有苍白无力的限制条例。

(2)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简单,难以发挥作用且细则条例千篇一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至于难以做到对“不同组织机构、工作性质、流程”的差异化管理,各部门、阶段无法很好地统筹联系,亦无法完全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内的重大经济活动。

(3)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却出现消极执行或忽略、无视等情况,致使相应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只有少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及特点,系统性地设计、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体系,使其更具合理性及完整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加强与提升

(一)构建和谐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实施的首要条件。这需要提高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改变老旧观念,走出舒适区,让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与常识,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他们身为管理者与责任人的责任感。

其次,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让他们明白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二是全员参与的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工作。

(二)内部控制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战略目标对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进行风险评估,找出潜在风险,通过识别、分析风险控制要素以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方位避免和防范潜在风险。

(三)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来强化信息管理能力,结合电子信息治理与电子信息内控,确保信息在各个环节中的正常运行,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准确获取信息、共享信息,实现信息安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及战略方面的风险控制与评估,以达到高效管理自身的目的。

四、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及记录的完整性、防止贪污腐败及文化环境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相对有效且易于实施的控制作用,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关注并思考内部控制的相关事宜,才能紧跟事业和时代的发展,让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意义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方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基于北京科技协作中心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D]. 2015.

[2]许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效果研究[J]. 当代经济, 2015(15):80-81.

猜你喜欢

效果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案例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AIR jordan的品牌传播效果研究
社会组织助力弱势儿童教育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