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多元融合教学探究

2020-05-03顾晓君

江西教育C 2020年1期
关键词:橡皮泥小鸭子小鸡

顾晓君

美术活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认知特点相契合。然而,不少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只是简单地引导幼儿进行临摹活动,却没有注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融合的方法,促进幼儿美術能力的提升。

一、观察表象,自由表现

由于幼儿的美术活动大多凭借直观感觉来完成,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认真观察事物,并尝试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和概括,然后尝试实践绘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先要观察事物的外形、颜色,还要将立体的实物转换成平面的图形,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最后整理自己的思维,将头脑中的想法表现出来。

例如,在幼儿尝试创作图画“小鸡”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求幼儿观察小鸡的外貌,了解小鸡和其他动物的异同。通过观察,幼儿尝试描述小鸡的特征:“它有圆圆的头和身子,还有翅膀。”此时,教师可鼓励幼儿观察小鸡的细节特征:“大家认为小鸡身上最有特点的是什么地方呢?你能说出小鸡和小鸭子的区别吗?”幼儿回答:“小鸡的嘴巴最有特点,是尖尖的,和小鸭子不一样。小鸭子的嘴巴是圆圆的、扁扁的。”还有幼儿发现:“小鸡的脚丫子好像树杈一样,小鸭子的脚丫子像一把小扇子。”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展开绘画活动,幼儿能更好地画出小鸡的特点。有幼儿着重画了小鸡啄米、抓小虫的过程,并凸显了小鸡尖锐的嘴巴和锋利的脚爪。除此以外,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展开联想,尝试画鸭子、天鹅、孔雀等其他禽鸟类动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在幼儿教学中促使幼儿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在亲身感知的过程中,幼儿能更好地观察事物,并将其抽象化,转化成相应的画面。久而久之,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放飞想象,一物多用

美术作品表现力的核心在于创造,而创造的核心是想象力。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开展一物多用活动,引导幼儿根据实物外形特点进行想象,尝试将手工材料加工成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

例如,在组织幼儿制作橡皮泥手工艺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并鼓励幼儿思考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完成有个性的作品。有幼儿问:“我想做一只小乌龟,但是小乌龟的壳很薄、有弧度,我用橡皮泥老是做不好,怎么办?”教师利用这个契机鼓励幼儿思考:“桌子上还有很多材料,想一想用什么能代替橡皮泥制作小乌龟的壳呢?”有幼儿提出:“用核桃壳能制作小乌龟的背。但核桃壳太小了一点,该怎么办呢?”“尝试用其他的材料,看看能否加工一下。”幼儿有所发现:“我想用泡沫塑料来做,剪一个椭圆形出来,然后就能做成很好看的乌龟壳了。”有其他幼儿提醒:“还要在上面画上花纹,这样就更像了。”最终,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借助各种材料和工具完成了手工艺品的制作。

除了鼓励幼儿一物多用以外,还可鼓励幼儿尝试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加工,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三、开展活动,强化整合

幼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提高美术创造力。对于幼儿来说,观察小昆虫和植物的生长、习性等,都能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开展美术创造活动。

教师可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小昆虫,它们在形貌上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是否有不同,然后再尝试用美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幼儿提出:“蚂蚁、蚯蚓都是在地上爬的虫子,但是蝴蝶、蜻蜓、蜜蜂都是有翅膀的,会飞。”“你怎样把它们表现出来呢?”幼儿在思考后,尝试将橡皮泥、折纸、剪纸等融合在一起创作:首先画出蚂蚁搬家和蚯蚓爬行的画面;然后用橡皮泥做成小土堆,在上面插上牙签,用纸片剪成或折成蝴蝶、蜻蜓、蜜蜂的形象,然后粘贴在牙签的顶部;最后又在周围画上了各种花草。在这样的作品中,幼儿展现了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又整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形式,凸显了爬虫和飞虫之间的区别。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学习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生活,就能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并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

美术创造力指的是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要鼓励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认为,若将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所以,若想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力,教师就要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其大胆地进行实践创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橡皮泥小鸭子小鸡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小鸭子得救了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