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思考

2020-05-03邓彦钟明秀骆卓为

商业会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新时代高校

邓彦 钟明秀 骆卓为

【摘要】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支撑,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又赋予了其理论更加深刻的内涵。文章以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为背景,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从内部审计本质、目标、职能、环境四个方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体系,以期促进其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实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06-0095-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内部审计的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推动内部审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无不在强调新时代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将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到新的高度。

高校内部审计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七大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将促发展、增效益、防风险作为起点和终点,优化高校教育经费配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为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因此,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日益受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密切关注。然而,相比高校内部审计实务的长足发展,内部审计理论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内部审计经验知识,基本上未有较深刻的理论性[1]。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绊脚石主要有缺乏范式、充斥经验、缺少精度、定位模糊和简单重复等方面[2]。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研究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问题,以期创新高校内部审计理论,推动理论建设新发展。

二、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发展

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是内部审计领域的一大分支,依托于内部审计理论及高校内部审计实务的发展而发展。从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相对于会计、审计等学科而言,内部审计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国外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发展

内部审计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41年美国学者布林克(Victor Z.Brink)撰写的《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一书,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内部审计学的诞生[3]。该书概括了内部审计理念、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1973年,现代内部审计学之父劳伦斯·B·索耶(Lawrence B.Sawyer)出版《索耶内部审计》,提出“内部审计并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它是由不同的内部审计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的观点[4]。随后,劳伦斯·B·索耶相继再版了《索耶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相关内容进行扩充。随后出版的内部审计相关著作并未有较大突破,并且,与其他学科相对比,内部审计的相关著作仍是寥寥无几。

(二)我国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发展

我国内部审计始于1980年左右,杨树滋、鲍国明教授撰写的《内部审计概论》专著,在我国内部审计学科发展史上具有无出其右的地位,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著作不同,该书“阐述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极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5]。此后几十年,我国内部审计相关著作与此专著内容大体相同,内部审计相关理论未有较大进展。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仍有很多壁垒需要学者们去攻克。

三、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理论是高校实现战略目标的理论基石

十九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校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水平,必须创新内部审计理论。内部审计理论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高内部管理效益,防范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并督促高校优化教育经费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办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实现战略目标输出人才。

(二)内部审计环境变化需要内部审计理论创新

我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新时代国家预算体制、审计管理体制等处于变革中,在此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高校管理活动越发复杂,经济管理风险和压力增加,内部审计范围、職能、内容等也随之发生变化[6]。为维护高校利益,防范高校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高校内部审计应根据新制度和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拓展内部审计本质、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依据、内部审计环境等构成因素,以促进高校提高管理水平和健康稳定的发展[7]。

(三)高校的内部审计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内部审计实务

高校的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是随着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和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经营活动、管理水平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创新有助于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从根源上防范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风险,使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创新刻不容缓。

四、完善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具有基础地位的,适用于高校任何独立内部审计活动,决定着内部审计活动的各个基本环节和要素的,对内部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引和导向作用的,对内部审计研究领域提供统一解释的审计理论。内部审计基础理论通过研究内部审计的根本性问题和其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回答 “内部审计是什么”和“为什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基于我国新时代背景,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应从内部审计本质、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环境四大要素进行构建完善。

(一)界定高校内部审计本质,凸显高校特性

内部审计本质是界定内部审计行为的量尺,是区别内部审计与其他经济管理行为的参照系。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备受重视,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之前,必须先要厘清内部审计本质,界定内部审计行为。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在本质上是高校内部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改善治理水平的重要活动[8]。参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計》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本质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高校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管理和服务,以促进高校完善治理、防范风险,实现学校事业目标。高校经济活动属于非盈利性活动,其内部审计本质与企业内部审计本质有所不同。高校内部审计应凸显高校特性,就其本质而言,是高校内部的一种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监督、评价、管理和服务活动。新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通过审查高校的经济管理活动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并评价其合法性、有效性及效益性,为高校各部门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进而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现高校战略目标。

(二)明确高校内部审计目标,强化目标导向

在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实现科教强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高校战略目标指引高校各级管理层和部门开展内部管理活动,提升内部治理效益。而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权在审计领域的拓展,属于高校的内部管理活动。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促使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根据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等,高效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辅助高校实现总体战略目标。高校内部审计目标可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根本目标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助力高校实现总体目标。而高校内部审计的具体目标应包含:依法审查高校各层级和部门经济业务和内部控制活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管理和服务职能;防范高校在办学中可能面临的经济管理风险;改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监督高校权力运行规范,助力高校廉政建设,保障高校健康发展等。高校内部审计目标是一切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释开展高校内部审计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应强化目标导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三)拓展高校内部审计职能,满足治理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范围的观点各有异同,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包括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风险管理职能[9]、咨询服务职能[10]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指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包括监督职能、评价职能和建议职能。为满足新时代高校治理需要,高校内部审计职能根据高校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和新时代背景,可划分为四大类别:监督职能、评价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其中,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根本职能,体现内部审计的强制性;监督职能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接受高校各层级管理者和部门的委托,根据已确定的制度标准,对高校整体及各个部门的财务报表等反映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信息资料实施独立、客观、必要的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实现效率和效益;评价职能强调内部审计的客观性,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被评价对象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确定,并向相应管理者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管理职能在控制职能和建设职能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体现内部审计的主动性,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主动协助高校各层领导者完善高校的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服务职能强调内部审计的专业性,是咨询职能在高校内部的拓展,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利用自身在内部审计领域上具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为高校各层级管理者和部门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咨询、调节等服务,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效益。

(四)厘清高校内部审计环境,防控发展风险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环境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高校内部审计活动时,面临的各种内外部相关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内部审计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指高校组织内部的相关环境因素,其变动情况可由高校控制,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发展情况、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特征、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相关部门的配合程度等;外部环境是指由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其变动不被高校所控,主要包括:国家预算体制的变革、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变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等。新时代赋予高校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战,高校内部管理活动不断调整,内部审计环境随之变得愈发复杂。而高校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内部审计的范围、职能、目标和对象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为保障高校健康有序发展,防范高校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在进行高校内部审计实践时,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应根据新时代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审计范围、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方式、内部审计对象等要素。

五、结语

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理论远远落后于实务工作,高校要立足新時代,应对新要求,防范新风险,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创新,以指导内部审计活动顺利有序实施,保障高校健康发展,增强高校竞争能力,为实现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储备。

本文基于我国新时代背景,对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基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初步提出了从高校内部审计本质、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环境四大要素完善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以期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作用,为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夯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董大胜.以国家治理理论为基础 深化审计理论研究[J].审计研究,2015,(04):3-5.

[2] 冯均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困惑与出路[J].中国内部审计,2013,(01):20-24.

[3] 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 B.Sawyer Lawrence.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北京:商业出版社,1990.

[5] 杨树滋,鲍国明.内部审计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6] 杨惠.新形势下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7-19.

[7] 付文科.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作用[J].经济师,2019,(03):114-115.

[8] 程家旗.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与工作理念再思考——基于内部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1):69-74.

[9] 王欣芸,叶玲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定位及作用分析[J].财经界,2017,(32):244-245.

[10] 鲍丽燕.浅谈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27(1):48-50.

[11] 吴菲阳.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研究[J].商业会计,2019,(18):48-50.

【作者简介】

邓彦,女,广东工业大学审计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学等。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新时代高校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