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2020-05-03李珍洁

科技风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模式少数民族

摘 要:口语能力成为新疆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水平的外在表现,口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能否顺利进行专业学习,口语表达能力差也成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上最直接的绊脚石。试图寻找出一条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道路,达到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终目的。针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找出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口语交际;培养模式

一、口语交际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定位

口语交际与单方面的说话、听话不同,是由说话者、倾听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共同进行的一种言语活动。基本特征是说听两方面的互动。语言教学要进行听、说、读、各个模块的训练。根据相关研究,在个体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听占44%、说占33.3%、读占16%、写占9.7%,其中听说两项活动占活动总时长的74.3%[1]。根据“说”所占的活动比重,“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言能力培养中占有独立且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的地位,这一点从这些国家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彰显出来。如德国虽然各个州并没有统一教学大纲,但是每个州制定的教学大纲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都有一个共性:将认识并遵循社会交往的文明、礼貌的规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交往的自觉性等作为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依托。

美国和德国相似之处在于虽然各个州的教学大纲内容不统一,但鼓励学生参加戏剧表演就表现出了重视语言运用的教育理念。

日本从小学阶段开始在听、说、读、写方面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设定。并将简洁的风格要求贯穿聽、说、读、写四个方面及每个年级阶段教学目标。

英国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从其编订的《国家英国课程》中的培养目标中可以体现出来:将交际的有效性放在口语交际培养目标的首位。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学生不仅能与别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课程评价体系也较完备,充分考虑倒参与过程与口语能力两方面。

我国对口语能力的培养目标在2000年以前都是以“听说教学”来表述的。“口语交际”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于口语交际培养模式进行了细节方面的阐述,将口语交际的内容在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重要性也得到再次得到提高。2017年秋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正式使用部编版教材与之前使用的教材在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摆脱了口语交际作为练习的附属地位,单独作为一个教学内容出现在教材里。

二、口语交际能力在职业素质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过程,只有拥有合格职业素质的人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有高效的沟通能力,高效的沟通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较高的语言素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是:在高职院校校内,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学对象,用国家通用语言培养其进行有效沟通的一项教学活动。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国家通用语的过程中,由于母语干扰机制的存在,遇到了各种学习障碍,如语音、语义、语法运用的偏误。加之语言环境的原因,每次寒暑假学生返校之初,都是他们在口语课堂上表现最不佳的时期,通过访谈和寒暑假家访得知学生假期在家庭中大多使用母语。

较高的口语沟通水平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学习氛围。毕业之后也更有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企业对少数民族就业者的反馈有一个共同的诉求:提高用国家通用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三、成绩与问题并存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所付出的努力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可见一斑,企业对少数民族语言能力的要求从会说国家通用语上升到能流利正确使用普通话。这里的“流利、正确”就是指能用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付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系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院组织大型演讲比赛及各类文艺汇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积极性。这些举措和成绩并不是个例,在新疆高职院校具有普遍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口语交际课的课程标准

目前关于口语课的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大都以新课标为基点展开论述。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口语交际的目标并不能等同于高职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因为二者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如何联系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重新解读新课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教材

口语交际的特质是双向的,是互动的,能够达到交际者特定目的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并不是所有通顺流利的语言表达都是成功的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口语交际教学时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民班的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有事找老师却总是说不清楚,并不仅仅是语音不标准,学生语音的偏误并不能影响老师对他所表达的语义的理解。影响交际成败的因素有多种,语音只是其中一方面。交际的场合、音量的大小、措辞、句式、语气、态势语言等,都能影响到口语交际的成败,那么对这些因素的操控力体现了交际者的语言素质。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契合这一教育目标。如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选择MHK口试,普通话训练之类的考试用书作为口语交际课的教材是有违口语交际课的初衷的,因为不管是MHK口试用书还是普通话测试用书,对学生的训练主要就是语音和独白式的表达,体现不出交际的互动性。

(三)关于教师与教学内容

首先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时语音不标准成为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口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正音上。老师会带着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学生的朗读和老师的正音成为课堂互动的表现方式。其次,口语教师没有很好地分清日常口语与教学中的口语。进入教学的口语具有全面性、反思性、思辨性。[2]在学生在还没有理解反思话题内容的情况下进行话题拓展,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上讲台表演对话,他们又能展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呢?笔者曾听过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本来教材上的话题内容是“点菜”,课文内容不仅有一些新的菜名、烹调方式的专业术语,还有新的句式。但是上台表演的同学很少能在他们的成果中展现出新的知识,要不然就是点别的菜,菜名说了很多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食物,要不然就是话题拓展去逛街买东西,所有的词语都是他们已有的知识构建中的语料,没有新知识点,完全就是把日常口语搬上了口语交际课堂,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这种热烈的气氛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四)关于学生个体

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同学原有口语水平较好,非常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每次展示都能获得成就感。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原有水平不佳但能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怕说错,积极改正,这样的同学也是进步最快的那部分学生。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原有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害怕说话,害怕出错,羞于表达。胆怯、过强的自尊心与家庭教育和周围的环境都有紧密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自己口语交际能力的障碍。

(五)关于考评体系

缺乏详备的考评体系,教师评价简单,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变成了可以行走的电脑,现代人过分地依赖手机,我们的学生也成了手机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谁又能说通过打电话、微信、QQ来进行语音、视频、文字、图片的沟通不是沟通呢?通过媒体与人沟通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语言素质,也应划入口语交际的范畴,但是我们现在的口语交际课程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

四、策略探究

结合学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建立详备的考评体系。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和整体把握,主要包括“学段目标和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开发和利用”部分,明确各水平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分级培养。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素养,口语交际能力跟学历没有必然的练习,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口语交际老师,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学会做一名倾听者,在交际中考虑对方的感受,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素养。多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根据学情,灵活运用教材,创建贴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教学实际要突破授课进度、考试制度的局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适时调整。教师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口语交际基础知识的灌輸与基本技能的培训上,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决定授课的进度。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调动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将练习口语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使学生课上、课下都忙碌起来。教师之间密切联系合作,关注班级里口语水平低的学生。

五、结语

口语交际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口语交际能力涉及到交际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口语交际教学必须还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立专题,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得到正式而全面的口语交际训练,现行教育模式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靳健.语文课程研究.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2]李明洁.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语文建设,2005(8).

[3]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胡邦永,徐克聪主编.口语交际与学生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少华.“职业口语”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之探讨.职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汉语口语》项目批号:JP201702

作者简介:李珍洁(1981-),女,汉族,河南兰考县人,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维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培养模式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