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优化研究

2020-05-03杨云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融入学前教育

杨云

【摘 要】本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将多声部教学内容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意义,并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优化、学习方式的优化三方面提出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优化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声部教学;优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078-03

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按照该文件的要求,我国逐步完善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设置,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应符合其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目标的阐述包括:对目标指导意义的理解与思考;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学前音乐教育活动要以音乐为载体促成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去促进幼儿情感、美感、创造力、想象力、人格培养等方面发展。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特殊性,继续沿用音乐专业针对艺术领域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易于出现重技能、轻素养,忽略音乐素养、情感体验、表达交流等问题。整合优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有利于各课程的优化整合。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音乐课程不同于普通师范类学生,更不同于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实际情况,具体体现如下。

(一)零起点居多,缺乏音乐素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都没有乐器学习的经历,大多数学生音准、节奏、音乐背景知识处于零起点。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各县市、乡镇,有些学生从小学起音乐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就极为单一,對音乐的感知力表达力都十分弱。

(二)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学生一进校接触视唱、乐理、琴法、声乐等音乐专业课程时兴趣浓厚,觉得有意思,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深入之后,随着要求的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深入,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的音乐能力较低,学习这类课程会相对吃力。例如有些学生不具备对音准的分辨能力,唱起视唱来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些学生双手协调能力较弱,加上识谱速度慢,对钢琴演奏的学习也渐渐失去自信,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三)学习效率低,效果不佳

由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按照普通音乐院校开设,钢琴演奏、视唱练耳、乐理、声乐、舞蹈等学科都是独立开设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不懂得相互促进,造成学习效果不佳,效率低下。例如学生练习钢琴演奏时,通常忽略主题旋律的视唱,以致弹奏出的旋律支离破碎,没有线条,没有歌唱性。而对于伴奏声部的弹奏,不会运用乐理的知识分析伴奏和弦,导致看谱缓慢,弹奏出的是一个一个孤立的音符,而没有体现和声特点。又如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大小调旋律的视唱,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以唱熟唱名、打准节奏为终极目标,没有关注调性的色彩及旋律本身带给人的感受;没有把乐理中的调性知识和视唱内容结合,练习起来会觉得枯燥,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

(四)各项音乐能力发展不平衡

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方式较为孤立,在他们现有的能力范围内还不懂得各课程间的联系,更无法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融会贯通,仅是凭着先天素养本能的喜好,导致有些双手协调能力好的学生,弹奏方面比较突出,而在演唱方面却表现较弱;有些学生天生音准较好,对视唱学得较为轻松,相对得心应手,但有可能弹奏能力又较差。

(五)实际运用能力不强

由于常规课程学习大多是各自独立的,课程内容上需要合作学习和练习的地方比较少,学生演唱演奏相互配合比较少,导致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当学生面临歌曲伴奏、歌曲弹唱、四手联弹、幼儿合唱指挥等需要实际运用和相互协作的任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相对孤立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有的设置是沿用音乐院校课程设置模式,即钢琴演奏、视唱、练耳、乐理、合唱指挥、即兴伴奏、声乐等各科独立开设。各课程间的相互促进没有得以体现。这一现象不仅制约了学生各项音乐能力的协调发展,也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今后顺利入职工作和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学重技能、轻素养,重理论、轻实践

受传统艺术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的教学偏重技能的训练,轻视音乐素养的提升;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应用。同时,艺术鉴赏、创作与社会实践课程较少,部分课程内容甚至与幼儿职业需求脱节。这一现象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低,难以适应今后工作需求和日益发展的学前教育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模式相对落后

相对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专业各学科的教学理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部分课程存在知识点老旧,相关艺术领域的前沿成果融入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提升与音乐能力发展。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传统讲授和技能训练仍是主要方式,而网络教学、课外实践、音乐鉴赏与协同创作等教学方式引入不足,而这些教学方式恰恰是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将多声部教学内容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意义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以多声部教学内容融入为前提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多声部音乐是指一种不单纯依靠单一旋律,还需以各种方式加入其他织体来共同完成的音乐过程,这类音乐称之为多声部音乐。将多声部教学内容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门音乐课程中,使它们有效整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一)丰富演唱演奏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声部教学形式本身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声部良好的演奏演唱效果也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这类形式能让学生在演唱演奏的过程中更充分地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创造音乐。因此,多声部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兴趣、树立信心。

(二)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多声部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这种形式要求学习者努力提升自身演奏演唱技术技能,以顺利与他人合作,因此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专业时懒惰的现象,对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三)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在多声部合作时不光要自己参与演奏演唱,还要关注其他声部,可以说多声部音乐训练教学是演奏、视唱、练耳、乐理等技能方面的综合训练,能够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力、感知力、表现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学习多声部节奏的同时,能够提高协调能力,对钢琴演奏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多声部视唱更是在训练音准的同时练耳,并提高音乐表达的能力。

(四)对接工作需求,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幼教工作离不开音乐活动,但现今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早已不是单纯地唱唱歌、跳跳舞,而是包含歌唱活动、律动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等在内的综合音乐教育。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的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很好地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吻合。

四、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优化路径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幼儿歌曲弹唱与创编、童声合唱训练等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类课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所需学习和掌握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不尽相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需要高超的技艺和高深的理论知识,但需要通过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获得音乐感知力、表达力,从而形成自我音乐教育能力的提升。为此,应在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门类基础上,根据各门课程特点,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并对音乐类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在加强学生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首先,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将多声部的训练内容融入常规教学。例如琴法课中融入四手联弹和双钢琴的弹奏,声乐课中融入小组唱、合唱的教学内容,视唱中融入多个声部的儿歌视唱,节奏训练中融入奥尔夫声势训练,练耳教学中加强双音模唱和听辨,单一儿歌弹唱的旋律中融入简单的二声部儿歌创编,等等。其次,基于多声部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合与创新。打破传统课程界限,促进课程内容的多元融合。整合钢琴弹奏、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幼儿歌曲伴奏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结合,琴法课与即兴伴奏和幼儿歌曲弹唱整合,声乐和合唱指挥整合等。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只针对某一门课程,随着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多元化。

1.合作练习法。实际教学中,多声部的教学内容给师生增加了参与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对所弹奏所演唱的内容分声部进行合作,不但降低了单独演奏的难度,而且对学生听觉能力、节奏准确度、音樂感知力等各方面能力都能起到全方位提升作用。合作演奏演唱后获得的满足感和自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今后专业的学习。

2.背景融合法。多声部的教学内容很多是对名曲的改编,如钢琴四手联弹的作品、多声部旋律视唱。传统教学中对音乐家、音乐史及作品背景介绍甚少,而这些正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升演奏演唱表现力的有效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将音乐史和音乐鉴赏的内容融入常规教学中。

3.优势助力法。学生由于各自音乐能力不同,擅长的方面不一,往往只热衷于优势课程的学习,对于劣势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可以采取优势助力法,帮助学生扬长补短。在多声部弹奏的教学中,可以让视唱优势的学生带动视唱劣势的学生读谱,熟悉旋律。多声部演唱的教学中,让弹奏优势的学生弹奏各声部旋律,带动音准较差的学生。在声部的选择上也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声部进行组合练习。

4.网络教学法。借助网络,对音乐的欣赏、音乐史的了解、综合演奏形式的鉴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就立体起来。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让学生上传同学之间合作的演奏演唱视频,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还可以在组群里点评照片,提升学生分析、听辨、鉴赏的能力。

(三)学习方式的优化

首先,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传统方式就是上课老师教,下课各自练,而融入多声部教学内容的教学决定了学生课下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可以采取独自练习和组合练习相结合、课上合作和课下练习相结合、合作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模式。其次,由于多声部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学生练习时可以将各科的内容综合运用到学习和练习中来,将弹奏、视唱、节奏、演唱、创编等运用到任何一条演唱演奏的多声部内容中。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综合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演奏的表达能力。较之以往的单一练习方法,各科融合的练习方法势必会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实践证明,基于多声部教学内容的融入,将学前专业多门音乐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使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新《纲要》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2]姜娜.浅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J].黄河之声,2017(10)

[3]张会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程雪.职业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成因[J].观察与思考,2013(3)

[5]杨慧娟.论学前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创新策略[J].艺术科技,2017(8)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B287)

【作者简介】杨 云(1981— ),女,湖北武汉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学前艺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融入学前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