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教育”与瑞吉欧教育之比较

2020-05-03樊亚慧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活教育陈鹤琴幼教

樊亚慧

摘  要: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和意大利瑞吉欧幼教体系都是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成功的经验,是学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二者的幼教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在幼教方面的建树颇有相似之处。通过了解、分析、比较这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探索这两种教育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教育目的论、课程与教学论中的鲜明特点与相同之处,为幼教事业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和教师观。

关键词:“活教育”;瑞吉欧幼教体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1-0099-04

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是不分时代、不分国界、不分优劣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边界,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国有陈鹤琴的“活教育”,意大利有瑞吉欧小镇的教育模式。陈鹤琴在杜威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结合实际国情、自身经历以及教育实践,提出了符合中国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实践理论,即相对传统的腐朽的“死教育”的“活教育”思想,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而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是20世纪风靡全球的幼教实践模式。埃密莉亚·罗马格纳这个地区在意大利因适合居住而闻名,低失业率、低犯罪率、高所得、诚信有效率的地方政府机关以及高品质且源源不绝的社会服务[1]6。罗马斯·马拉古奇带领埃密莉亚小镇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区居民胼手胝足,在二战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在欧洲长久以来被表彰为革新重镇的公立幼教系统[1]3。二者的教育理论经过实践与探索,集聚当地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为幼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历史背景

(一)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切身体会到了传统封建社会教育“读死书”对中国教育的摧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腐朽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肩负民族独立、救国图强、科学民主的重任。满怀教育情怀的陈鹤琴在欧美新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结合中国的国情与教育现状,提出了中国化的科学的教育实验理论。

(二)瑞吉欧幼教体系

瑞吉欧·埃密黎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市。二战使这座美丽的小镇变得满目疮痍。1945年的春天,也就是二战结束后第六天,创始人罗马斯·马拉古奇听说居民决定为子女在战后的废墟上盖间学校。家长们聚集在一起卖掉战后废墟中的坦克车、卡车、马匹,换钱建新学校。一位居民对马拉古奇解释说:“利用夜晚和星期天,我们靠自己的努力盖所学校。一位农民已捐出一块地,我们可以从炮火轰炸过的房屋内找到砖块与梁木,从河里挖沙,我们支援完成所有的工作”[1]47。當老师的马拉古奇听后十分震撼与感动。于是,他决定与当地家长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建造学校。从此,在战后的废墟上构建了一所充满爱的学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三)二者的相同点

无论是中国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还是意大利瑞吉欧幼教体系,都离不开战后人们思想上的革新与教育研究者的伟大的教育情怀。首先,二者的教育思想的灵感都产生于战争。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耻辱的黑暗时代。当时的教育理念落后,思想陈腐,为了改变现状、摆脱压迫,“活教育”从思想革新,肩负着时代的教育使命。而瑞吉欧教育产生于二战后,战争的摧残使小镇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通过新的教育体系改变生活状态、恢复被破坏的安逸小镇。其次,成功的思想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情怀。陈鹤琴与马拉古奇都拥有每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教育情怀,一心系教育,终身为教育。

二、理论渊源

(一)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在从事教育研究和实验、探索科学化、中国化的教育理论中,受欧美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现代平民教育家与基础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其中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其影响最大。

杜威强调儿童的自由、个性、兴趣,强调经验、人类生活和儿童本身在学校课程和教学中的地位。192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提出,学校是领导者,教师是指导者,而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教育科学研究要结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2]58。

陈鹤琴与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共同经历、求学经验、长期合作完善中国教育的教育家。在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方面,两者的教育思想相似、实践相近且相互促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促进了“活教育”理论的逐步形成。

(二)瑞吉欧幼教体系

瑞吉欧的幼教体系是建立在一个独特的传统思想发展的假设与观点上的。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学派的建构式心理学以及意大利战后的左派改革政治等理论与思想是瑞吉欧教育者教育思想建立的基础[1]6。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给儿童充分的自主权。人类在不断的演化中,历史、文化、教育、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同化与顺应,建构知识和积累经验,从而促进个体发展。维果斯基“最近发展”要求教育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最佳时机给孩子提供帮助。

(三)二者的相同点

二者在理论的来源上都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同一时代同一思想的影响都是相似的。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人的地位在提高,人们渐渐关注到了儿童,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中国和意大利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教育模式有差别,但是教育家都学习了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并结合国情,将思想本土化。两者在对本土教育文化以及国情反思的情况下,都认识到了儿童是“人”,不是“小大人”,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给儿童真正的自由,让他们不受束缚地表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成为教育让他们成为的样子、大人希望他们长成的样子。

三、教育目的

(一)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3]240。教育的对象是人,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人生理想的设计和追求为出发点[4]。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上,他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5]“做人”体现了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肯定,“做中国人”体现了民族性的特征,“做现代中国人”就是要求做什么样的人。陈鹤琴提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能够合作和服务的精神” [3]242 。陈鹤琴将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现代精神、人类胸怀赋予教育对象,建构了具有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等丰富内涵的教育目的论体系[6]。陈鹤琴融合时代与社会现状,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利益出发,提出了教育真真切切的目的。为了发展人的价值,要有目的地培养人,让人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二)瑞吉欧幼教体系

瑞吉欧幼儿教育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借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没有设定教育目标。瑞吉欧的教育目的是在儿童自己真实的活动中,依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随机生成的。所以,即使在现在这个活动中有要完成的目标,但是如果在操作中,幼儿转移了兴趣与需要,结合经验将会立即生成下一个活动,并投入下一步的活动中。瑞吉欧幼教体系中的教育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方案教学”是瑞吉欧的特色课程,教师通过记录、观察以及教学经验,观察了解儿童的兴趣,制定初步的适合儿童兴趣需要的活动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是开放的、不确定的,随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修改变换,最终调整成一个符合儿童现实需要的活动计划。

(三)二者的相同点

瑞吉欧教育虽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教育目标,但二者都以儿童为出发点,一切依靠儿童,为了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在尊重儿童的兴趣与好奇心的前提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活动,给儿童自发探索活动的机会,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操作,发表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促进儿童长成他应该成为的他自己特有的样子。

四、课程与教学论

(一)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5]245,教学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5]249。陈鹤琴从小接受过私塾教育,深感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书本中的死知识为教学内容向不理解内容的孩子强加灌输的摧残。陈鹤琴曾说过“所读的一些书,先生都没有对我讲过,差不多等于白读” [7]。这种填鸭式的、机械的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孩子也消化不动,学习内容脱离生活是没用的,反而打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陈鹤琴经历了亲身感受,认为读私塾时六年宝贵的光阴几乎是付之东流[5]247。为了抛弃“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陈鹤琴提出了教育要扩大和丰富儿童对自然、社会的了解,以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依据,大自然、大社會才是知识的直接来源,是活的教材、活的书[15]。活教育的课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向活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5]249。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生活的环境,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作为教材、教具,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于是,陈鹤琴“活教育”以活动单元的形式进行组织,打破了以学校安排科目的课程体系,提出“五指活动”[5]248。

陈鹤琴受杜威“从做中学”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启迪,以“做”为出发点,以“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指导教学,[5]249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儿童直接经验在建构知识中的作用[8]。“活教育”鼓励儿童去观察、去做、去思考、去发现、去研究,通过让他们亲自积极参与,获得直观的感性的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求真的态度[9]。陈鹤琴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积极鼓励儿童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分组学习、共同研讨[5]252。

(二)瑞吉欧幼教体系

瑞吉欧幼教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也没有提前设计的教案。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随机性因素,没有教学大纲,儿童就是他们自己的大纲[10]。所以,生成课程、弹性的项目活动是最大的特色。

在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共同深入且详细地探索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并且运用大量的视觉以及图像式的表现形式[1]42。项目活动以幼儿为主导,教师以合作者与指导者的身份与幼儿互动,并记录下幼儿的想法、活动表现以及研究成果[11]。瑞吉欧幼教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兴趣,并根据记录的儿童活动的信息以及积累的经验对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提出假设,从而形成弹性的活动计划。教师的初步预设并不是儿童最终的活动内容,在儿童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调整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任务。在具体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会把计划随着孩子的兴趣、需要以及教学的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儿童用图画、雕塑、歌唱和各种“语言”来描述他们的世界,培养探索精神与独立见解,同时学会与人商讨、与人交往[1]207。儿童用自己的话语、用“一百种语言”表述他们眼中的世界。总之,瑞吉欧的幼教课程没有科目与固定的内容,不是预先设计的,采用方案教学、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与活动的材料,做好观察记录。瑞吉欧教育模式设计的课程与教学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兴趣,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处理真实问题,促进人格与气质的提升。

(三)二者的共同点

“活教育”虽然有具体课程目标和提前设计的培养大纲,但是,二者都是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的兴趣、经验,设定贴近现实和幼儿真实生活情况的活动,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操作,自主活动。而教师只需要与儿童互动、交流,从而指导幼儿的活动。

五、结语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瑞吉欧幼教体系各有千秋,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却有着相似经历的社会环境,都是教育家亲身教学实践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值得借鉴。二者都借鉴了进步主义的教育思想,关注儿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用新的理论实践成果,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以及教师观。因此,二者的教育理念在幼教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有很多地方值得教育者以及研究者学习探究。作为学前专业的爱好者,要不断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关注幼教事业的发展,提升自身素质,为幼教事业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王雯.“活教育”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 2002(06):39-41.

[5]王伦信,教育家陈鹤琴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6]唐燕.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47-48.

[7]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06.

[8]张传燧,戴文静.陈鹤琴教学法特色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14-16.

[9]陈鹤琴.活教育[M].上海:上海华华书店,1950:54.

[10]潘月娟.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向瑞吉欧课程学习什么[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42-44.

[11]何媛,張丽莉.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3(02):64.

A Comparison between "Living Education" and Reggio Education

FAN Yahui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Abstract: Chen Heqin's curriculum ideas of "living education" and the Italian Reggio pre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r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hich are the focu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ers. Their idea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times, but their achievem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re quite similar. By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two education system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oretical origin, educational teleology,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education mod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children and teachers.

Key words: "Living Education"; Reggio preschool education system; curriculum

猜你喜欢

活教育陈鹤琴幼教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