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域下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2020-05-03张亮亮张亚瑛
张亮亮 张亚瑛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为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来源。本课题主要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供需双方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结合河北省目前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黨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重大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正确认识并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解决处理好时代重大课题的重要前提。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事关全局性的变化,是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指向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判断,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本次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仍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目前人民作为需求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作为供给方,需要解决的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关系,并以此作为新时代我国各项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河北省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新理念
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解决好新时代对外开放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好新时代公共服务政策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解决好新时代对外开放最有效的体制保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2)明确目标,选好重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新举措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深刻认识新矛盾,积极适应新要求,不断推出新举措,不断创造美好新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河北省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以期逐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避免落后于实际、落伍于时代的问题,也要防止走入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误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的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资金投入量到服务水平,从制度建设到人才培养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也充分感受到公共服务切实变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一)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据《河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度全省人民生活和社会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卫生和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1)社会保障:2018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5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为1101.2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449.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3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546万人,增加16.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880.3万人,增加19.7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253.4万人。全年全省146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23.8万人,农村居民122.2万人。
(2)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8万人,比上年增长6.9%;在学研究生5.0万人,增长9.3%;毕业生1.4万人,增长7.0%。普通高等学校122所,招生42.2万人,增长7.5%;在校生134.3万人,增长5.8%;毕业生33.9万人,增长2.7%。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2.4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16.6万人,小学在校生658.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0.2万人;
(3)卫生和社会服务: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5094个,其中医院2107个,乡镇卫生院200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8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87个。卫生技术人员46.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1.1万人,护师、护士17.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3万张,其中医院32.1万张, 乡镇卫生院7.2万张;全省各类提供住宿的收留抚养类机构1172个,床位17.2万张。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565个,床位7.9万张。各类社区服务机构3618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07个,社区服务站2088个。
(二)河北省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对外开放时间较短以及长期以来历史欠账过多等问题,导致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差,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从目前来看,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在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方面和其他省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地市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河北省各地市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经济发展处于前几名的城市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明显强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在资金支出和使用方面捉襟见肘。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
(2)政策制定、目标考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标准、提供类型、提供选择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区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政策制定、目标设计、考核管理等方面仍然没有实现统一协调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情況依然存在。
(3)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各地区之间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不处于同一“频率”,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政府部门思维方式开放,解决问题实干性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较高,反观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差,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因循守旧、本领恐慌,不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待现实问题,也缺乏时不我待的信心和激情,总处于相对懒散的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确实存在。
(4)资金使用和投入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费保障制度不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的总体投入量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经费保障制度不完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水平一直是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欠发达地区财政投入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过多,整体水平还维持在较低水平上。
(5)公共服务行业吸引力不高,人才流动性较大
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该行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求有相应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作为后续发展的动力。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吸引力不高,人才流动性大的情况尤为突出,基层公共服务人员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晋升空间,政府管理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三、新时代河北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北省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因此必须在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历史机遇,快速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发展。
(一)加快各地市、各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各地差距
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要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缩小地差距,不断提升“硬件”水平。参照先进地区的投资和计划标准,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要充分吸引公共服务领域部门的先进经验和治理水平,实现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制定好相应的发展规划才能尽快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下一步全省的协同发展确定基础。
(二)制定全省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契机,结合河北省的发展实际,制定全省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政策目标,避免各地市、各区域之间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而出现建设不统一的情况,在不浪费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整合全省公共服务资源,既要实现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顺利进行,也要保证各地市、各区域的鲜明特色。
(三)加强宣传力度,改造固有的思维方式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到处可以见到“京津冀”城市圈,“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宣传报道,要借助协同发展的巨大机遇,力推河北省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共同发展。定期举办相关论坛、会议和各类活动,推广理念和思维的影响力。要进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的教育工作,放下传统观念,形成共同发展的思维定势。
(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资金使用的制度体系建设
通过共同发展制度和政策建设,确保各地市、各区域在资金使用方面形成高效、稳定的发展态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完备,为今后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机制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理顺均等化建设和各地区自行发展之间的关系,搭建均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架构,形成党委牵头、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格局,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的积极性,让公共服务更为高效。
(五)加强人才库储备工作,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水平必然要求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储备,因此要设置专门的管理培训机构,制定详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逐步将目前从事公共服务中不符合要求,整体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进行替换,逐步增加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发展渠道,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要留住现有人才,必须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稳定的人才发展通道,同时要时刻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起居,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才减少后顾之忧,更好地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双.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内涵、现状与问题[J].城市,2018(03):3-9.
[2] 肖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构建路径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03):87-91.
[3] 范晓韵.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策略[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01):90-98.
[4] 张建立.唐山市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浅析[J].时代经贸,2019(12):102-103.
基金项目:文章系河北省委党校系统2019年度课题,课题名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域下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9034。
作者简介:张亮亮(1983.01- ),男,汉族,河北高阳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教务处副主任、副教授,张家口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张亚瑛(1983.02- ),女,汉族,河北张北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室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