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
2020-05-03刘旭明
摘 要: 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来有效的指领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可以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浸润教育,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就会使得小学美术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
傳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源泉,更是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长林的重要基础。因此,渴望让古典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就需要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大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巧妙、广泛地吸收与运用各国先进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一、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大致的了解,从而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痕迹,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上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且要让他们要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发现与热爱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在农村生活过经历,因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在寒假期间,寻找家乡过年时有着特色的中国守旧文化,返校时与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在新学期美术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展示出自己搜集的成果,比如,自家制作的年画、对联、多彩的灯谜纸、窗花等,并且向同学们分享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氛围就会十分浓厚。这样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艺术,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 将传统文化引入美术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吸取传统文化中珍贵的精神沉淀、审美观念以及积极能量,利用美术教学,来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好美术的基础知识及其技能,还能促使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同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欣析名人书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画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名片,在现代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运用书画来开展教学,这样便能给学生带来极好的感受,而且还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不妨运用名人书画欣赏,来指领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且在这一指领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名人书画与小学美术教课的联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改进。这样教师便会积累更多的相关经验,借此机会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改善。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有效的运用名人书画欣赏来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若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不同的感受,教师不要轻易地开展点评,而是要让学生能够事先表达出自身的想法之后,教师再有效的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抒发出自身的意见,当学生在开展思维碰撞时,能够让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为此,教师要想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大幅度的提升,结合名人书画欣赏教学就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们开展适当的沟通与互动,这时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往往学生对于一件事情的思考,大都会是以教师的评论与判断为主。还有,在对名人书画进行欣赏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告诉学生这幅画为什么是名画,好在哪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出自身的看法,尽管学生发言过程中,很多想法是十分幼稚的,并且还会有着错误的认识,但是这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进行自主思考,并且学生们彼此的想法可以让他们充分沟通与交流,这样便能促使学生在交流过程涌现出新的思想火花,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着极大的用处的。
(二)运用建筑艺术进行文化熏陶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下,逐渐提升自身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与使用感。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建筑艺术来进行文化的熏陶,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到中华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让学生有着更强烈的自信心,从而对中华民族产生骄傲的民族情感,并且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让学生彼此开展相应的沟通交流,这样就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以一个命令的态度进行教学,尽量做到不要给学生提出诸多的要求,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来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与理解,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感受能力是十分强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要让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与思考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重要目标,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让这一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在对佛教雕塑教学过程中,便可以从宗教问题为入手点,因为宗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要让学生对宗教与迷信的概念区分有着充分的认识。宗教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向导,很多伟大杰出的人物都有着相应的宗教信仰。例如,爱因斯坦、达·芬奇以及牛顿都十分崇尚基督教,而我国的宗教也是多元化的,既有本土的道教、也有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等。并且信仰宗教,能够让我们的心理得到净化。但是若想要学生们也立即就有着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向学生们着重强调宗教信仰的作用,当学生们逐渐长大后,便会对宗教有着更强烈的兴趣与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联系民间手艺制作,认识传统文化
我国的民间手艺种类是众多的,源远流长。但是当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对于民间手艺的认识是少之又少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十分有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我国众多的民间手艺,并且还要让他们尝试亲手去制作一些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间手艺。还有,让学生们认识中国民间手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我国民间手艺就是一个宝库,形式各种各样,比如就有着设计巧妙精致的民间手艺剪纸、年画、风筝、中国结、刺绣等等。
为此,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美术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去收集一些资料,或者去一些有着民间手艺的店铺去观看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手艺,并且让学生讲述出自己的见解以及相关的制作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演示剪纸与中国结的制作。并且让学生也在课堂中亲自动手制作出剪纸与中国结。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会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涵养以及人文精神。
三、 将中国传统文化改良成为新文化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倘若不进行创新与改良,便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活力与生机。而创新与改良则是一种极好的方式来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且重新恢复其原有的活力与生机。因此,创新与改良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阶段的要实施的重大内容,也是美术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传达的一重大教学内容。
(一)将中西文化联系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古老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古老文化结合起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与学习相关美术知识,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认识以及对西方古老文化有着大致的了解,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去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比如,在对《青花瓷》这一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指领学生欣赏美术教材上的青花瓷,并且对其进行总结,歸纳出青花瓷上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纹样的组成特征,这样学生便会对青花瓷有着大致的认识与了解。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入西方带有特色的《向日葵》,就是世界绘画大师凡·高的杰作《向日葵》,来让学生将青花瓷能够融入凡·高的《向日葵》中,这样油画便会在中国青花瓷瓶的衬托下,其画面便会更加充实。如此,将中西文化艺术联系起来,将会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会有着与以往美术画作不同之处,使得学生的作品别有一番风味。
(二)对水墨改画进行改变
在我国古代,有着众多的绘画形式,因此流传给我们很多杰出的画作。而这些画作中往往蕴含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其中水墨画就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而在古人运用水墨画进行绘画时,大都是绘画出植物、人物、河流这类景象。这时,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推陈出新,突破以往水墨绘画的界限,来尝试用水墨绘画出更多的景象,从而让水墨绘画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比如,在开展《水墨改画》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通过相应的美术学习后,来对我国水墨画的形式有着具体的了解,并且对于水墨画所表达的意境也有着大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前人创作时严谨认真的态度。而后,便让学生以水墨进行绘画,绘画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与人物、植物、河流这类景物,还可以是像汉代画像石这类雕塑艺术来呈现在纸张上,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思考,该怎样运用不一样的运笔方式来将汉代画像石上的印记呈现出来,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散,并且还能促使其对水墨绘画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总之,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寻找、学习、讨论以及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过程中,会让师生受益颇多。因此,美术教师应该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与读本,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为此,美术教学需要以生活为依托,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卓然.彰显与优化:教学的文化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作者简介:
刘旭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岳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