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当代娱乐性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2020-05-03潘雨薇谭婉秋张洁莉郑新玉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娱乐性影视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潘雨薇 谭婉秋 张洁莉 郑新玉

摘 要: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影视行业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由于其自身的时代性、娱乐性、观赏性,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影视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又受到了落后、腐朽文化和多元价值的冲击,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娱乐性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娱乐性;影视作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下影视作品的特点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各种科学技术的支持,也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水平层次不齐。这些影视作品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反映出了一些特点。

(一)时代性,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

影视作品的风格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鲜明个性、特色的标志,而影视作品大多是反映当下社会的现状,即使是反映古代的,也带有当时社会的影子:对白的语言性、人物形象的审美塑造风格等。再者,时代里的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会导致这种多样性。例如,当下有很多影视作品是围绕高考、反腐这些热点而制作的,再通过一些艺术的手段进行加工,调节了影视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容易煽动观众的情绪,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达到一种共鸣。

(二)娱乐性,缺乏正能量的传递

适度的娱乐有利于人们精神的放松。但是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本着娱乐至上的宗旨,抛弃了正能量的转播,使得影视作品失去了方向。当前的我国影视行业出现了很多宣传低俗的价值观,以博得观众眼球,从而获取更大利益的作品。影视作品的娱乐性虽然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求,但是观众在一片笑声过后却不能带来更多的思考。电影电视的制作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的追求娱乐性,免不了使影视作品越来越低俗化,这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

(三)观赏性,脱离现实

现在的影视行业发展迅速,同时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影视作品的制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不惜一切手段。过度地追求奢华的场景和服装,企图用华丽的包装来骗得观众的眼球,最后却是没有好的内容和立意,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有为了所谓的噱头随意的扭曲历史,篡改历史人物。一个好的影视作品应该是好的内容为主,观赏性为辅。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作品没有弄清主次,一味的追求观赏性而放弃了内容的现实性。

二、大学生喜欢看娱乐性影视作品的原因以及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分析

(一)娱乐性影视作品吸引大学生观看的原因

1.当代影视作品充斥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首次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放映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诞生的日子。从此,影视作品以不可阻挡之势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当然,大学生也不例外。象牙塔中的学子们尽管与社会接触不多,但是由于网络的普及及其他传播方式的发展,大学生接触当代影视作品的渠道也日渐增多,他们也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接受一部分影视作品。

2.大学生对当代影视作品的自身诉求

从丰富自身文化生活方面来考虑,大学生对当代影視作品有着极强的诉求,这突出地表现在当代影视作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消造欲和猎奇欲。青年学生渴望新知,许多优秀影视作品中的丰富知识内涵怡好迎合了大学生这方面的诉求;当大学生思

想方面遇到问题时,也往往喜欢在影视作品中寻找笞案。句子不通,错字较多。

(二)娱乐性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

1.当代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

优秀的影视作品弘扬远大理想、讴歌浩然正气、内容包罗万象,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具有极大的魅力和宝贵价值,对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当代影视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

许多影视作品都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这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例如,《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就用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母子深情,曾经使无数人抹泪于影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暖春》中竭力刻画了没有血缘的亲情,通过一位老衣民的朴素情怀,展现了大爱无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奉献爱心;《天那边》中对情侣支教经历进行讲述,主人翁的心路历程充分表现了人性的善与美;《泰坦尼克号》中所追染的生死之恋,激发了人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

(2)当代影视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是极具爱国情感和充满血性的一个群体,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操。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英雄儿女》展现了无数热血青年为国家奉献青春的热情;《上甘岭》中艰苦的抗美援朝场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以清晰的脉络讲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和共产党的诞生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些影视作品采用艺术渲染手法真实再现了历史,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引起了大学生们爱国情感的共鸣。

(3)当代影视作品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向上心态的形成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励志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尽管是刻画的小人物的心路历程,却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幸福来敲门》中史密斯为了幸福不断奔波,困顿时仍对生活充满信心,激励了人们对幸福的坚持;《阿甘正传》中智商远远在正常人之下的阿甘以其倔强而憨厚的坚持征服了许多人的心灵;《孔子》中孔丘周游列国,虽屡遭驱逐却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赞扬。这些影视作品中所极力追染的感人细节,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心境得到净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人们在绝望中寻找希里,让人们认识到只要时刻以一颗向上的心来迎接人生中的磨难,那么命运将会柳暗花明。

(4)当代影视作品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内容

当代影视作品的题材非常广泛,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审美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影视作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自身优势,给人带来强烈的艺术美感。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景象以及“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都可以在影视作品中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给人以用文字难以表达的视觉美感。

2.当代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1)凸显自我的家庭伦理剧,降低了大学生传统亲情观的认同感

家庭伦理影视作品主要以家庭关系为纽带,在作品中的人物、内容、情节重点围绕家庭生活而展开,主要探讨爱情、婚姻、孝道、亲情等伦理道德问题,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中国人对于父母亲缘的推崇,都源于传统观念中的“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四世同堂”等亲情观。“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中国式家庭关系,是植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亲情观念,也是千百年来道德伦理的遵循。但现代家庭伦理剧大多主张“小家”思想,家庭结构简单,亲情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缺乏家人之间真正的理解和沟通,在行为上对亲情的回馈比较少,导致空巢老人数量不断递增,常回家看看成为子女“孝”行的主要标志。

(2)夸张的都市言情剧,扭曲了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

婚恋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基础以及有关道德问题等所持的内在尺度。它是人在恋爱、结婚问题上所持有的心理倾向和价值标准,对人们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或几代人的发展与幸福。都市言情影视作品大多以生活在大都市青年的婚恋经历为主要内容,充分细腻的展现了婚恋中的选择、迷茫、挣扎和成长的心路历程,符合大学生在情感困惑心理,也是最受大学生追捧的剧型。随着影视内容的变迁,传统的婚恋价值观受到重大冲击,甚至出现了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婚恋现象。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蜗居》,演员李念居然凭借“小三”的角色一炮而红,甚至一些女大学生因为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将小三海藻作为自己奋斗的偶像,把“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原坐在自行车上笑”奉为自己的爱情信条。更有甚者男大学生找女朋友纯粹为了满足动物性的本能,居然把追求数量作为衡量人格魅力的标杆。例如,《北京爱情故事》中所宣扬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成为大学生对校园爱情的诠释,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大学中没有谈恋爱是不完整的,所以同居、堕胎事件在原本纯洁的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闪电式、短跑式、快餐式的恋爱已成为校园的时尚。

三、利用这些影视作品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在影视作品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2019年上半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做老师好。该片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20世纪80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张良桥头真诚拜师……无不出于这样真挚的情感。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二)在影视作品中渗透进生活正能量故事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多数的人都存在这这样或那样的压力,所以通过影视作品去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赋予大众信念和希望,引领社会积极向上很有必要。

在娱乐性影视作品中渗透正能量有许许多多的成功案例。《阿甘正传》讲述的是一个先天智障的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阿甘正传》表现出来的善良,让很多人为之动容。2013年上映的《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3个年轻人追逐“中国式梦想”的故事。该片把梦想、友谊、爱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不失青春活力,又不乏真诚励志,既贴合内地,又符合时代脉动,而且在《中国合伙人》里,展现的现代商业的团队合作模式也是影片的成功元素之一。《我不是药神》讲述了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日子过得窝囊,店里没生意,老父病危,手术费筹不齐。前妻跟有钱人怀上了孩子,还要把他儿子的抚养权给拿走。一日,店里来了一个白血病患者,求他从印度带回一批仿制的特效药,好让买不起天价正版药的患者保住一线生机。百般不愿却走投无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价特效药救人无数,让他被病患封为“药神”,但随着利益而来的,是一场让他的生活以及贫穷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机的多方拉锯战。这是一部根据近年的真实事件,对人物形象加工提炼改编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故事以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感染观众,赢得广泛的认同并形成热映。

(三)在影视作品中渗透当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解决主流价值观的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影视作品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表达,现在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娱乐方式。所以对刚刚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在影视作品中渗透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可以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健康发展,更可以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影视文化中,让当代的大学生能够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可以被其中渗透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所影响和感染,做一个有力量有精神的人才,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人才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他的实现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拼搏,需要我们付出许多的汗水。不论是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理想都是支撑着我们坚持下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娱乐性影视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
编排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娱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