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生产对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2020-05-02安伟时李毛毛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护服抗击医用

安伟时 李毛毛/文

当前,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是抗击疫情、赢得胜利的重要武器。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分析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响应的启示,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有所参考。

从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需求与应急能力

突发应急需求是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对特定产品、物资或人员在供给数量、供给时限和保障方式等方面提出的明确需要。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计对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五大类100 多个品种产品提出了不同程度的突发应急需求,其中以口罩、医用防护服的需求最为迫切,是打赢抗击疫情战役的关键。我国是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大国。口罩平时生产能力高达2000 万只/天,医用N95口罩平时生产能力为60万只/天;疫情暴发后,口罩、医用防护服的需求量激增,超过平时能力的数倍。医用防护服仅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需求量就高达10万套/天。随着军队和全国各地医疗队大批驰援湖北,2 月中旬后,医用防护服的需求量更是达到20 万套/天。对于口罩,李克强总理2 月24 日在北京考察口罩生产时要求力争早日实现日产过亿只。而医用N95 口罩,仅武汉一地的需求量就达30 万只/天,有关部门表示只有达到90 万只/天,才能基本满足全国医护一线需求。由于供给缺乏,战役打响之初,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少喝水、少吃饭,延长在病区的连续工作时间,甚至穿戴尿不湿的办法,以节省宝贵的防护器材。市场上更是出现了商超、药店口罩被抢购一空的断供现象。为缓解口罩供应紧张的压力,政府规定公务人员不得佩戴医用N95 口罩,新闻媒体反复宣传一次性口罩在正常情况下可多次使用。

巨大的突发应急需求,需要依靠强大的突发应急能力保障和解决。突发应急能力是为满足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和处置对相关产品、物资或人员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紧急研制生产及人员、物资调配的活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迅速响应、周密部署、靠前指挥,精心组织相关生产企业实施紧急生产。数据显示,受春节长假影响,我国一月份医用防护服的日生产量只有不到1 万套,口罩生产开工率不足40%,且均处于低位生产。自疫情暴发至一月底,累计调往湖北的医用防护服只有13.6 万套,医用N95 口罩只有13.4 万只。通过快速高效的应急动员,仅仅数天时间,二月初,我国的医用防护服日生产量就达2 万套,口罩生产复工率达到60%;二月下旬,我国医用防护服生产复工率达到77%,口罩生产复工率达到76%,日产医用防护服20 多万套、口罩5400 多万只、医用N95 口罩91.9 万只,每日调入湖北的口罩和医用防护服数量已经大于其当日的需求量;至二月底,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突破31.8 万套,口罩日产量1.16 亿只,医用N95 口罩日产量166 万只,应急生产能力分别超过上述产品平时产能的9.6 倍、4.8 倍和1.8 倍,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对口罩、医用防护服的峰值需求,医疗物资突发应急研制生产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此次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让我们对突发应急需求和应急能力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突发应急需求具有特定性强、需求量大、需求时限短的特点,无法通过常态化的科研生产组织和平时能力满足,必须建立超常规的突发应急能力,在供给能力、供给速度上,全面满足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和处置的需要。纵观美军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中对爱国者导弹、激光钻地炸弹、“战斧”巡航导弹和碳纤维炸弹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突发应急需求和动员保障,也都呈现上述相同的规律和特点。

从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的途径

此次抗击疫情,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应对和处置措施,紧急扩大口罩、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能力。一是强化突发应急研制生产管理指挥能力。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包括口罩、医用防护服在内的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障。二是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下发7 次明传电报督促企业复工复产,并向重点生产企业派驻由司局长带队的特派员工作组,帮助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相关企业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挖掘潜能,通过加班加点、补充设备、新建生产线等手段提高产能。三是积极组织实施扩散转产。通过将生产工艺和技术向具备条件的企业扩散,组织相关企业紧急转产。以防护服为例,我国平时具有国内生产许可的企业仅有40 家,平时日生产能力为3 万套。通过实施扩散转产,至2 月24 日,转扩产企业已达50 多家,另有近百家企业获批资质陆续开工,日生产能力迅速增至20 万套。四是确保紧急生产人员物资充足。工业和信息化部确保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所需的熔喷布、高熔指纤维聚丙烯等原材料的供应,打通紧急生产的全产业链瓶颈,协调地方政府积极帮助企业生产人员返岗复工,紧急招募补充人员,协调保障生产能源电力供应,为抗击疫情应急生产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障体系。

我国自1979 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以来,已经逾40 年没有战事。大规模的突发应急生产的经验,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借鉴。从保障信息化战争需求出发,应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建设。一是突发应急管理指挥能力。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能力是国家国防动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此次疫情联防联控的指挥调度经验,应加快建立权威高效的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管理指挥体系,在国家国防动员最高决策层的领导下,设立由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机关牵头的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管理指挥机构,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提高整体协同和上下联动能力。二是紧急扩产能力。充分挖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的应急扩产潜力,注重发挥国防军工集团公司在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中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采用战时工作制度,增加工作日、工作班制和每班工作时间,补充研制生产能力窄口等措施,提高武器装备供给和保障能力。三是扩散转产能力。充分挖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外协配套企业、民口科技型企业的动员潜力,广泛利用全国制造业的相关资源,通过技术扩散,形成武器装备的突发应急转产能力。四是配套保障能力。高熔指纤维聚丙烯是口罩生产的重要基础原料,我国具有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年生产能力90 万吨,1 吨该材料可生产口罩90 万~100 万只或医用N95 口罩20 万~25 万只。充足的原材料配套供应,是突发应急生产快速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涉及大量的关键配套产品、原材料和元器件,研制生产技术复杂、工艺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对于这些高技术产品,也必须纳入应急能力建设的范围,确保整个突发应急研制生产链路的通畅。

从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紧急生产,看加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准备的对策

在充分借鉴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信息化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突发应急研制生产,无论是技术复杂程度,还是管理指挥难度,都要大大超过抗击疫情口罩、防护服的紧急生产。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不仅将面临需求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突出问题,更将面临武器装备系统复杂、研制生产周期长、研制技术难度大、制造工艺精度高、研制生产专业性强、配套产品和配套层级多、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严等一系列严峻挑战。武器装备突发应急研制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其可靠实施,必须在平时进行全面细致的充分准备。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实施。

一是加强突发应急条件建设。此次抗击疫情,兵器工业集团、国机集团等中央企业加紧研制的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紧缺设备为扩大应急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需要大量的重型设备和高精尖设备,制造周期长,不能像口罩机、压条机那样在紧急情况下临时补充,需要结合军工能力建设,在平时预先补充到位,以备不时之需。

二是保持生产线处于“温热”状态。企业和生产线因春节假期大规模停产,给此次口罩、医用防护服突发应急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针对武器装备生产准备周期普遍较长的特点,需要通过提高订货的均衡性,保持武器装备平时生产的“温热”状态,尽量避免生产线的“冷启动”。美国对于封存的军品生产线,定期安排一定批量的订货,保持其随时具备启封复产能力,也正是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

三是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登记。此次抗击疫情,大规模组织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员工返岗复工,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应急生产的人力资源动员问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人员专业性强,在突发应急的过程中不能像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那样通过临时招募生产人员解决,因此要提前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登记,准确掌握重点人员流动和岗位变动情况,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实施召回,迅速集结到岗。

四是适度安排预储预置。预储预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适度增加重点武器装备,特别是弹药消耗类武器装备的储备规模。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需要通过适量储备,保障动员初期的军事需求,为武器装备应急研制生产争取相对充裕的时间。其次,预储预置关键配套产品、原材料、元器件。缓解和防止配套产品、原材料、元器件研制生产周期与武器装备整机研制生产周期叠加,迟滞突发应急实施进程。

五是适时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以战时需求为背景,开展应急演练,检验突发应急的响应速度和可靠实施能力,发现并解决应急准备存在的问题。

抗击疫情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让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重视和加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突发应急能力的建设,积蓄动员潜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为支持战争进程、赢得战争胜利做好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防护服抗击医用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战斗到底 抗击疫情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暖春战疫 携手春天 抗击疫情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