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反复冻融对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2020-05-01张晨曦石莲花金有训马瑞敏刘书筠刘佳佳张文丽张国军康熙雄
张晨曦,石莲花,金有训,马瑞敏,刘书筠,刘佳佳,张文丽,吕 虹,3,张国军,3,康熙雄,3△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71;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3.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
维生素D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但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等效应,还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监测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对预防疾病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尤为重要[1-2]。目前,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按照检测原理可分成免疫法和色谱法两大类。可根据检测目的、 检测对象、 实验室人员技术能力和实验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3]。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检测前、检测中等多因素的影响。检测前的影响之一就是标本的储存条件,由于标本储存不当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影响,许多标本不能当天检测,需要对标本进行保存[4]。保存条件可分为低温保存及冻融保存等,血清中的各种成分对反复冻融的次数可能有不同的耐受性,会出现相应指标的升高降低或是不变[5-7]。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探索反复冻融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由符合正态分布的静脉血混制而成,制备成血清标准物质,无溶血、乳糜、黄疸等。
1.2 仪器与试剂 高速低温离心机(Thermo Scientific 公司,美国);涡旋振荡器(Thermo Scientific 公司,美国);-80 ℃ 低温冰箱(Thermo Scientific 公司,美国);-20 ℃低温冰箱(Sanyo 公司,日本);Cobas e 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Roche 公司,瑞士);巴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
1.3 方法 取制备好的血清标准物质12份,随机分配为3组,每组4份并编号处理,分别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作为初始水平。然后分别密封保存于相应温度下的冰箱中,每隔2 h取出,恢复至室温,震荡混匀后,再分别测试其水平并记录。每次测试前,都保证仪器在质控范围内,除外仪器误差。
2 结 果
血清冻融前后,25-羟基维生素D均值水平变化见表1、图1。在3个温度条件下探索反复冻融对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第4次及以上反复冻融时,与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条件下,第5次冻融时与初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呈升高趋势;而在-80 ℃条件下,第1次冻融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初始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80 ℃保存样本,受冻融循环影响更大。图2分别描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每个样本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趋势。每个标本在每次冻融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不稳定,但与初始水平比较,均是升高趋势,可见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随冻融次数增加,呈现升高趋势,且与冻融次数相关,反复冻融会明显影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
图1 不同温度下反复冻融25-羟基维生素D均值水平变化趋势
表1 不同温度下反复冻融时25-羟基维生素D的均值水平比较
注: 与初始水平比较,*P<0.05。
注:A表示4 ℃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B表示-20 ℃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C表示-80 ℃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图2 不同温度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随冻融次数变化趋势
3 讨 论
探讨反复冻融对生物指标水平影响的相关文献中,范泽涵等[8]研究冻存温度、次数及时间对血清生化指标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相关生化指标在各种贮存条件下均不稳定。并且发现导致检测结果波动的因素有冻存温度、反复冻融次数、冻存时间,以及冻存温度、冻融次数与冻存时间分别产生的交互效应。GAO等[9]研究了反复冻融对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发现某些指标不受短时间冻存的影响,而某些肿瘤标志物在第1次冻融时就出现显著变化。MAELEGHEER等[10]研究结论为反复冻融不影响抗磷脂抗体滴度。众所周知,血清中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代谢物、离子等)的变化可反映人体动态健康状态,某些分子可作为疾病诊断或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准确检测生物标志物水平至关重要。此次研究的25-羟基维生素D的作用之一是抗佝偻病,维持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检测血循环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是良好的评价维生素D营养水平的理想指标,也是维生素D缺乏和早期诊断佝偻病的重要依据[11-12]。此外亦有研究报道,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考虑25-羟基维生素D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使得准确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至关重要。在本次实验中,分别研究了在4 ℃、-20 ℃、-80 ℃条件下,每隔2 h将标本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然后分别检测相应水平变化,结果显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现升高趋势,且随冻融次数增加,检测结果与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其原因,尽管采取标本封盖、封口膜封口,防止血清标本蒸发等措施,因冻存时间的延长,最终还是影响检测结果,此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致使血清中水分蒸发加大,血清浓缩,其成分水平相对增加,检验结果也升高[14-16]。本研究探索了3个温度下的冻融影响,根据相关结果可以得出,维生素D在保存过程中的不稳定性,-80 ℃对其影响作用相对更为明显。
结合相关文献及此次实验结果,在对临床样本进行分析时,应尽快检测,避免标本反复冻融及多次重复检测,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对临床判断造成误差。此次实验只是探索了多次冻融的影响作用,未涉及到长时间冻存是否也影响相关指标的变化,因此后期实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冻存时间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样本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