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

2020-05-01张秀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血细胞免疫性阴性

张秀琴,冯 磊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玉溪 653100)

自身抗体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类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1]。自身抗体的种类较繁多,包括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体)、 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可损害身体多个系统,其中最早引起的是血液系统检测项目的异常[2-3]。本研究探讨抗SSA抗体、ANA、抗SSB抗体均阳性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77例ANA、抗SSB抗体和抗SSA抗体均阳性组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2例,年龄14~89岁,平均(52.49±10.26)岁;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患者438例,男性115例,女性323例,年龄13~90岁,平均(57.13±28.46)岁,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140例,男性58例,女性82例,年龄14~89岁,平均(55.17±26.97)岁。

1.2 方法 采用日本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仪对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进行分析测定,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Hb、WBC、PLT、NE%、LY%指标正常判断标准均根据标准参考范围确定,Hb(男性)参考范围120~160 g/L,Hb(女性)参考范围110~150 g/L,WBC参考范围(4.0~10.0)×109/L,PLT参考范围(100~300)×109/L,NE%参考范围50%~70%,LY%参考范围20%~40%。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SB抗体和抗SS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AESKU公司生产的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 各组不同指标水平比较 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患者Hb、WBC、PLT的水平与其余两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组NE%为66.55%,显著高于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59.13%)和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组LY%显著高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Hb、WBC和PLT单项、多项减少的比例 三项均阳性组患者WBC、Hb、PLT单项、两项或三项同时减少的比例均显著低于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和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患者的Hb、WBC、PLT和Hb+WBC的比例显著低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组不同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与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比较,#P<0.05。

表2 各组Hb、WBC和PLT单项、多项减少的比例[n(%)]

注: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与ANA与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双阳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目前在临床上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诊断也较为复杂,血清自身抗体具有特异性和高效价,能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4-5]。静脉血中Hb、WBC、PLT、NE%、LY%等指标需维持在正常范围。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且较早出现于其他临床症状之前。对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应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6-8]。通过分析血液常规指标间与抗SSB抗体、抗SSA抗体、ANA的相关性,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指标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患者血液系统可能受到损伤。

从本研究可看出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患者出现PLT减少24例(占13.56%)、WBC减少59例(占33.33%)、Hb减少53例(占29.94%),WBC伴PLT减少12例(占6.78%),Hb伴WBC减少46例(占10.50%),WBC、Hb、PLT均减少12例(占6.78%),Hb伴PLT减少26例(占14.59%),且部分出现中重度减少,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9]。WBC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抗体与WBC表面相结合导致WBC破坏过多。而B细胞异常活跃能够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抗体能够使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激活从而发挥作用[10-11]。有研究表明,血液系统发生变化多为单系统受累占13.56%~33.33%,6.78%~10.50%的两系或三系同时受累[12],大多患者在早期临床表现基本没有症状,如血色素和WBC长期处于正常水平,偶尔出现PLT减少,严重者甚至有出血倾向。所以抗SSB抗体、抗SSA抗体、ANA阳性患者应该按时监测血常规,当血细胞出现异常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13]。

T淋巴细胞抑制功能低下和B淋巴细胞功能高度亢进等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与机体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4],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生异常紊乱,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从而损伤组织,导致血液系统发生异常[15],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增高,LY%升高,NE%降低等。本研究中同时阳性患者出现NE%降低和LY%降低。可能也与上述相关因素密切相关[16]。对于血常规异常患者的病因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对患者自身抗体谱的检测还有助于临床贫血的病因学诊断与排除诊断。

4 结 论

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患者可能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和异常从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导致造血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血液系统损伤造成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变化对临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血细胞免疫性阴性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