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LR、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0-05-01邓少华谢武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胃肠道灵敏度实验组

段 军,邓少华,邓 涛,罗 娟,谢武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外科,重庆402160)

胃肠道间质瘤是由间充质细胞引起的潜在恶性肿瘤,每年100万人中有11~15人患胃间质瘤[1]。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胃间质瘤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70%,即使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后的肿瘤复发率仍较高[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选择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对胃间质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内镜检查作为胃肠道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存在一定痛苦。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自身的炎性反应有密切联系[3]。CANANZI等[4]研究报道,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作为炎性反应的常用指标与机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同时,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可作为胃间质瘤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极少,机体出现肿瘤时其血清中CEA水平上升;糖类抗原19-9(CA19-9)属糖类大分子蛋白,于血清中以唾液黏蛋白形式存在,能特异性结合胃肠道癌细胞表面受体,属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5]。有研究报道CEA、CA19-9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常用诊断指标,也是判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观察指标[6-7]。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MLR、CEA、CA19-9对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胃间质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且初诊为胃占位的患者102例(实验组),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32~78岁,平均(52.6±2.33)岁。实验组根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TNM分期)分为Ⅰ期(15例)、Ⅱ期(28例)、Ⅲ期(33例)、Ⅳ期(26例)。健康志愿者72例(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28~75岁,平均(48.3±1.56)岁。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实验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胃间质瘤;(2)受试者均未有胃切除手术史;(3)均未合并其他部位肿瘤;(4)均无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史。排除标准:(1)有放、化疗病史;(2)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3)伴有其他致死性疾病病史。

1.2 方法 实验组均于术前3 d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管各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80 ℃冻存待测。一管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购自迈瑞公司)检测胃间质瘤患者的血常规,根据检测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结果,计算出MLR;另一管静脉血采用罗氏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试剂(购自Roche公司)检测胃间质瘤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均在分离血清后4 h内完成检测。对照组受试者于入组时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管各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80 ℃冻存待测,余方法同实验组。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

于手术后2周再次检测胃间质瘤患者的血清MLR、CEA、CA19-9水平,观察血清MLR、CEA、CA19-9在胃间质瘤患者不同分期下的变化情况。绘制胃间质瘤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LR、CEA、CA19-9诊断胃间质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2 结 果

2.1 实验组术前和对照组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前的MLR、CEA、CA19-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术前和对照组检测的MLR、CEA和CA19-9比较

2.2 实验组术前、术后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前检测的MLR、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与患者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胃间质瘤不同分期患者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 胃间质瘤Ⅳ期患者血清MLR、CEA和CA19-9水平均高于Ⅰ、Ⅱ、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患者不同分期的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实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检测的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

2.4 MLR、CEA和CA19-9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间质瘤的辅助诊断价值 血清MLR诊断胃间质瘤的AUC为0.713,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2%、76.7%;血清CEA的AUC为0.759,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3.9%、79.7%;血清CA19-9的AUC为0.708,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8.4%、68.3%;血清MLR+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间质瘤的AUC为0.837,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1.7%、86.7%,见表4、图1。

表3 胃间质瘤不同分期患者的MLR、CEA和CA19-9水平比较

表4 MLR、CEA和CA19-9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间质瘤的辅助诊断价值情况

注:-表示无数据。

图1 MLR、CEA和CA19-9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间质瘤的ROC曲线

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指起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最常见于胃[8]。有研究报道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基因的功能性突变是引起胃间质瘤的常见原因[9]。而胃间质瘤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待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后表现为腹痛、乏力、体质量下降、黑便、肠梗阻等症状。而胃间质瘤作为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其在临床有10%~30%被诊断为恶性肿瘤[10]。同时,有研究表明:恶性胃间质瘤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数月就会发生周围脏器的转移及侵犯[11]。因此,如能对胃间质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将会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机体肿瘤的形成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失衡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重要的炎症因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通过影响肿瘤的微环境,对肿瘤的起始、增殖、侵袭和转移发生作用[12]。而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成分,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预示机体对于肿瘤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13]。单核细胞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来影响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14-15]。而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数量,能够反映患者体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存在及状态,也能反映患者的炎症状态[13]。有研究表明,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既能抑制也能促进癌症的进展[16]。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临床辅助诊断价值[17]。有研究报道,MLR与胃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生存预后有关[13,18-20]。CEA 作为一种酸性糖蛋白,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表面,是消化道肿瘤的常见的肿瘤标记物[21]。CA19-9 作为单涎酸神经节苷脂,由癌细胞产生并通过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CA19-9升高[22]。而CA19-9作为糖蛋白类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对肿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对诊断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复发有重要意义[23-24]。有研究报道,CEA、CA19-9联合检测对胃癌、胰腺癌的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5,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的MLR、CEA、CA19-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血清MLR、CEA、CA19-9水平低于实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MLR、CEA、CA19-9变化对胃间质瘤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CANANZI等[4]研究报道相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胃间质瘤Ⅳ期患者血清MLR、CEA和CA19-9水平均高于Ⅰ、Ⅱ、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MLR、CEA和CA19-9水平变化可能与胃间质瘤病情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LR诊断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为82.2%、76.7%、0.713;CEA诊断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3.9%、79.7%、0.759;CA19-9诊断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8.4%、68.3%、0.708;MLR+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1.7%、86.7%、0.837;表明MLR、CEA、CA19-9联合检测对胃间质瘤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胡顺霖等[6]、王玎等[23]、黄利军等[25]报道结果相一致。FENG等[26]也报道称PLR与MLR等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4 结 论

综上所述,血清MLR、CEA和CA19-9水平变化与胃间质瘤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MLR、CEA、CA19-9联合检测可作为胃间质瘤诊断的参考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道灵敏度实验组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