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谷县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

2020-05-01王宝菊,张翠翠,仝千秋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牛羊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畜感染后主要发生流产、久配不孕、子宫内膜炎;公畜则发生睾丸炎,造成无精症而影响生殖能力,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人可通过动物传播感染,可侵害多个系统,严重者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性功能及生育能力,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

为了解全县牛羊养殖数量、养殖方式、免疫情况、调运情况及布病感染情况,为布病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阳谷县依据《聊城市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7-2020年)》,结合《2017年聊城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牛羊布病专项调查方案》,以调查问卷和抽样检测的方式,分本底调查阶段、抽样检测阶段进行调查。

1 本底调查

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带领村级防疫员,逐户对牛羊养殖场(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饲养数量种类、养殖方式、出栏量、来源、配种及日常管理消毒净化等,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录入统一的表格,即阳谷县牛羊养殖数量明细表,散养户以一个村庄为单位进行统计。

2 抽样检测

2.1抽样方案 奶牛场和种畜场全部抽样检测,商品牛羊的抽样数用估计流行率的方法来计算,即对全县本底调查整理的牛羊养殖数量明细表中的所有养殖场(户),用估计流行率的方法来计算阳谷县需要抽取的场户数。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提供的计算样本量的Excel工具,设预期流行率为10%,绝对误差取值为10%,置信水平取值95%,群体大小为499,计算所得该县实际需要抽取33个场户数。再按照比例分配方式分配规模场和散养户。经计算得规模场抽样数量为3,散养户抽样数量为30。由于该县每个村庄散养户数量和养殖数量差异性较大,先将该县养殖村庄按养殖数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然后按照养殖数量进行分档,然后再按照比例分配的方式分配到每个分档中,具体抽样数见表1。在每个场(户)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

实验室检测:采集的血清样品先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阳性血清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血清学确诊为阳性的未免疫动物,判定为感染动物;初筛为阳性、确诊为阴性的,30 d后重新采样检测,复检阳性的判为感染动物。

3 结果

3.1牛羊养殖数量 经调查统计全县牛羊存栏量为6.0322万头,其中奶牛2659头,商品牛8960头,商品羊48703头,具体占比见图1。由图可见,全县主要以商品羊养殖为主。

图1 牛羊养殖比例

3.2牛羊养殖方式 经调查统计全县规模场、散养户具体养殖数量见图2。

图2 牛羊规模场散养户养殖数量

由图2可见,牛羊养殖总体来说,散养户占比较大,集约化程度不高;但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奶牛绝大部分为规模场养殖,散养户仅占极小一部分,商品牛和商品羊还是以散养户为主。

3.3牛羊调入情况 经调查全县牛羊规模场以自繁自养为主,商品牛有外省购入的,商品羊有从本市繁育场购入的、有从本省繁育场购入的,散养户牛羊有自繁自养、本地区集贸市场购买。

3.4布病免疫情况 通过对44个场点3463份样品的牛羊布病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其中8个奶牛场2659头奶牛,3个规模羊场的91份样品,散养户33个村庄的713份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4 讨 论

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生带菌,通过粪便、尿液、母畜的阴道分泌物、流产胎儿、羊水、胎衣及公畜的精液等向外排出布鲁氏菌,污染畜舍、饲料、饮水、饲草或草场等,通过生殖道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体表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传播给其它动物,此外吸血昆虫、蜱的叮咬也可以传播布病。人可通过饲喂、挤奶、剪毛、接生、人工授精、饮用消毒不严的奶制品、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等感染布病。因此,要做好布病的防控必须通过监测,淘汰阳性动物。为使本次的抽样检测更具有说服力,首次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方式来计算抽样的场点数以及每个场点采样的个体数, 综合考虑了资金、人员、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最后确定预期流行率为10%,绝对误差取值为10%,置信水平取值95%来计算全县抽样场点数和场点个体采样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本次未检测出阳性动物,不代表全县范围内不存在感染动物,以后资金、人员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预期流行率设为50%,增加抽样场点数和场点个体数。

经本底调查全县牛羊养殖数量不高,总体来说集约化程度不高,但奶牛几乎全部为规模场,商品羊和商品牛比较分散,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几家养羊的,绝大部分是老人而且这部分人布病防控意识淡薄,养殖条件差,消毒设施不齐全,主要为育肥,养殖周期短,流动性大,是布病防控的难点也是重点。规模场尤其是奶牛场,无论是养殖场的设施环境还是人员等方面都比较先进,而且也很重视布病,养殖场日常也检测布病,也都乐意做布病的净化,下一步可以积极引导这些养殖场开展布病净化,创建国家或省级布病净化创建场。散养户因为饲养者都是上岁数的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布病的认识几乎为零,对布病带来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更注重眼前利益,净化意向不高。下一步应加大对散养户的布病宣传工作,让散养户能了解认识布病的危害及防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发现流产牛羊积极向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牛羊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牛羊各几头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