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实验整体化策略

2020-04-30孙蕾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圆周角核心素养

孙蕾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实验整体化;圆周角

数学实验整体化教学工作中,圆周角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实践操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形成核心素养,有效地增强其数学学习的素质与水平,将教学实验整体化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一、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实验整体化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整体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主要因为实验具有操作性的特点,属于操作和思想共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实验活动,可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猜想活动、操作活动与验证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其核心素养。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苏教版“圆周角”的相关课程知识,学生可以借助折纸、画圆、测量等实践操作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还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核心素养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实验整体化的相关教育工作,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与思想素养,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良好思想素养整合在一起,积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数学教学中实验还能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品格,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圆周角”的课程知识,可先为学生提出实验性的问题“我们在计算圆周角结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公式?”、“我们在计算圆周角之后,可不可以把它画出来?”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学生实验期间可以总结归纳具体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效果与水平,不再受到思维的局限,而是在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圆周角的知识与解题技巧。

二、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实验整体化教学策略——以圆周角的教学为例

圆周角属于苏教版教材中非常重要的数学内容,由于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总结相应的经验,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采用实验整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措施为:

(一)搜集结构化素材提升教学实验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实验整体化中的实验材料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并构建良好数学概念的主要载体,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应分析素材内容是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探究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本质上来讲,数学实验教学工作对实验素材具有依赖性,合理地选择实验素材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与需求,选择典型、结构化的实验素材,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观察与操作,思考其中的内容,在深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下,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促使深层数学思维的良好发展。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圆周角概念”相关知识时,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在学习中主要学习和圆有关的哪些角知识?如何进行定义?圆心角的关联要素是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带领学生画圆,如图1所示,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搜集相关的图片素材与多元化知识结构的素材,画出圆中心点0,然后画出B点与C点的位置,之后再画角,在实验中分析画出多少类型的角,并且为所画出的角做出定义。这样在学生实验操作期间,可以积极地思考、探索,了解角与圆之间的关联性,深化自身的认知程度,形成良好的探究素养、认知素养与自主学习的良好素养,将教学实验整体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在数学教学实验的整体化教育工作中,应该重点强调学生学习品质、核心素养的培养,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潜移默化地树立数学思维观念,提升探究素养、思考能力,改善目前的教育工作现状,从而促使各方面教学水平的提升。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圆周角”的相关知识,应该重视相关知识、结构与表征之间的关联性,在教学期间指导学生主动思考,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构建出属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学实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与验证,全面掌握关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规律,构建出相关的学习模型,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原理。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表征和维度理解知识,灵活地考虑各种问题,在不断观察、体验和调控的情况下,改进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认知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观察和学习,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并且丰富各种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养

在数学教学的工作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构建出多元化的教育机制与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教学工作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强调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与学习品质。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在圆中画出BC相互对应的圆周角LBAC,那么,这样的圆周角能够画出多少个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活动中,指导学生在实验期间探索圆周角的定理知识,并增强其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图片,如图2,然后提出问题:“这是所有可以对应BC所画出来的LBA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继续探讨相关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增强其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结语

近年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育工作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應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积极采用教学实验整体化的方式,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增强整体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圆周角核心素养
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演示教具
90°圆周角所对直径的妙用例谈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