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2020-04-30张洪福
张洪福
[摘 要] 基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审视高职院校存在交互结构塌陷、专业结构固化、治理结构孱弱、师资结构失调的矛盾。高职院校要以整体观、反思观、共时观的结构主义认识论基础,以优化“产权”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产品”结构为主线,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关键词] 结构主义;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7. 086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7- 0208- 02
0 前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职教育作为密切经济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同经济市场形成了紧密的供需关系链,政府、社会、学校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构成相互协同的结构性系统,急需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职院校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优化。
1 高职院校结构性矛盾的方法论审视
英国学者吉布森曾对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进行总结。他认为,“结构主义中心概念的基础,是六种相互联系的思想”,即整体、关系、主体偏离中心、自律性、快照法和转化[1]。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子系统,同外部社會构成了稳定的纵向交互结构,高职院校之间构成了不同范畴内的横向布局结构,高职院校内部构成了包含不同要素的办学结构,这里谈的是高职院校作为个体存在的纵向交互结构与内部办学结构问题。
1.1 基于主体离心化的交互结构塌陷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社会交互性与衔接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与协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人才、技术、文化等要素的供给侧,有力支撑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政府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扮演着政策引领与监督管理的角色,同时推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管理,衔接校企之间的关系,构建交流对话机制。
1.2 基于整体思维与关系思维诊断的专业结构固化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直接影响办学质量与效益,关乎人才培养方向、人才供给类型、社会服务范畴等,需要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与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保持专业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研究专业发展的本质,把握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构主义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
1.3 基于“快照法”剖析的师资结构失调
教师与学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教师又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高职院校发展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师的转变。因此,师资结构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场域上划分,师资主要来源于校内和校外企业、科研院所等;从类型上划分,师资一般包括专业教师与行政人员。
2 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论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高职院校结构性矛盾的药引子。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市场对于人才、技术、文化等要素的需求,而进行的自我调适与完善。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要从实践出发,借鉴结构主义关于认识社会的结构式方法,解决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论问题。
2.1 整体观:改革的全局视阈与多元化手段
“任何实体或经验的完整意义除非它被结合到结构中去,否则便不能被人们感觉到。”[3]结构主义提供了整体性改革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强调各要素在结构中的重要价值与功能。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教育要素同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教育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文化、技术等,一个要素的转变不足以推动结构性改革,在实践中强化改革的整体性观念,因为在同一个结构性系统中,各要素具有关联性。如教师结构的调整能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办学体制机制的调整能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涉及所有办学要素的大变革,并已超越了职业教育主体范畴,是不同要素相互碰撞、相互调整的整体性调整,这种全局意识、整体意识与结构意识是改革的重要基础。
2.2 反思观:改革的技术理性突破与思维诊断
“舍恩认为反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行动中反思,这关涉直觉和经验;对行动中反思的反思,这关涉思考和描述;对反思描述的反思,这关涉理性和建构。”[4]传统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与经济功能,以政治论为主导的功利主义诱发产生了工具(技术)理性主义,并长期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也以彰显工具理性为荣。”[5]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拉近职业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办学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效对接,但同功利主义干预下的过分注重社会价值而忽视教育价值的内涵完全不同,高职院校需要克服功利主义与技术理性主义,正视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明确双方在结构体系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并不是作为政治的附庸和经济的工具。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过程中反思行为,在行为中进行思维诊断是保证改革成效的关键,在认识论层面指引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2.3 共时观:适切性与时效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