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途径及方法探究
2020-04-30刘吉坤
刘吉坤
[摘 要] 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其关系到单位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当下社会各界已经对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引起了重视与关注,尤其是在当下社会发展方式不断变迁的形势下,更应当积极实现创新与改革。文章基于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目前管理工作的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问题;途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7. 083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7- 0199- 02
1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人才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在当下经济社会不断趋于新交流模式的形势下,各种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更迭速度加快,只有人才进行创新和拼搏才能推进事业单位整体运行。同时,现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很多单位员工薪资水平却没有得到发展,导致出现了若干劳资冲突问题,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未来事业单位将面临人事劳动关系挑战,其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能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优化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充分协调员工和单位的相处关系,还能为员工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福利,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力。
2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现存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人事劳资管理体制
我国事业单位当下普遍存在人事劳资管理体制不合理的现象,这是目前影响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相关工作者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不足:一是人员管理体制。多数事业单位在聘任新人时较为警惕,再加上统一的等级制度,很多员工在新入职后依据事先签订的劳动合同严格执行工作内容,这样一来便局限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体现不出更高的工作价值,同时用人制度单一化也不利于未来单位的综合发展。二是薪资报酬体系。事业单位因为缺乏对员工薪资报酬的合理规划,而导致很多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缺乏工作热情,很多员工即使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奖励,同时因为薪酬等级度较明显,单位内部更多关注于高层员工的薪资,而忽视了底层员工的劳动报酬比例,不利于单位的整体协同发展。
2.2 员工职称评定缺乏合理性
职称评定对于事业单位员工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评定职称等级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督促员工努力工作,为单位做贡献。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职称评定本来应该是一项肯定员工努力和付出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员工在某一工作时间段内的成果与绩效,对其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进行审核和评价,再进行进一步的等级认证。然而我国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职称评定的过程中缺乏对员工实际工作的准确性评价,或者说等级评价标准无法体现出员工的实际工作价值。这样一来导致很多本身创造了业绩又付出努力的员工得不到肯定,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职称,反而很多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员工却因为某些手段得到了评选资格,这是一种很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会引发员工对单位的不满,对今后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2.3 整体劳资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人事勞资管理作为辅助事业单位运行的重要工作,会受到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多方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当下不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社会经济体系中,传统人事劳资管理手段和制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要求,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效率,此外因为很多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不达标、缺乏足够的工作素质而影响到整体劳资管理的运行,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因为个人主观因素而影响整体工作进程,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和负责人也应当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
3 优化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3.1 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劳资制度
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级别、岗位和分工安排,而这些不同的岗位级别具有不同的薪资报酬。目前在多个级别之间存在工资差异较大的现象。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因为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资利益,所以会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种程序、手段。为此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应当结合每一位员工的具体级别、职称地位、工作年限以及行政地位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划分,不断完善人事劳资管理制度。首先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应该按照考勤制度严格考察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到勤率和工作积极性, 以此来评判他们对单位的贡献程度,对于临时聘任人员可以根据其绩效实行按劳定酬。其次,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流动性管理,利用劳动用工制度不断调动不同部门和位置的人员分配,这样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性和工作积极性,以此来创造更大的劳动效率。最后,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福利和奖励发放制度,应当更加趋于规范化和科学化。一般单位会在节假日和特殊节日给予员工各种福利、奖金,也包括平时的绩效考核、劳务报酬、津贴补助等等。在这些支出中,如果属于单位内部自收自支类型便无须进行上报申请,但也需要人事劳资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福利制度和发放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与项目。
3.2 营造和谐人资管理工作氛围
人事劳资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单位内部人才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单位实现整体发展目标,这样也有助于事业单位留住可靠和优秀的人才。其中营造单位内部协调融合的工作氛围和相处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全体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向,还能凝聚整个单位内部的团结力与向心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利用。对其赋予一定的权力与责任,让员工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便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使命感,让员工在自我暂时创造中找到满足感。二是单位人事劳资管理所应当加强与每一位员工的沟通交流。让员工能及时了解到当下单位的发展状况和现有问题,鼓励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单位重大事务决策与讨论中,让员工感到自己不仅仅是被聘用的工作人员,更是整个单位大家庭的一份子,让他们逐步认同事业单位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价值观;三是增强优秀人才在单位中的使命感。很多内心充满想法有富有工作动力的员工往往因为在单位中被埋没,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当他们真正参与单位运行与管理工作中,便能感觉到自身利益与单位整体利益的密切联系,这也能为员工创造更大发挥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让精英人才逐步走向更高的台阶和层次。
3.3 提高事业单位人事劳资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人事劳资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具有复杂性和政策性的特征,人事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未来需要不断强化人事劳资人员的自身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让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成为一项使命和责任,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工作任务。具体可以从以下四点开展:一是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和学习。首先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应当强化自身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拓宽知识业务范围,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二是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目标。对用人政策和薪资分配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统一执行,严格依据单位内部科学化管理原则,依据劳资报表和劳务分配确保报酬内容真实准确,并依据透明化考勤制度来维护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协调统一的原则。三是营造单位内部的良好工作作风。从自身做起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要严格按政策和规章制度办事,更要悉心关注员工的心声和个人利益,既要为上级传达基层工作状况,也要向下级传达上级的精神思想,让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与广大员工,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四是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能力,增进理论知识培养,做到劳资管理工作的实事求是。同时要将团结员工、关心员工的精神融入到整个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中,悉心、认真的为单位做好服务,让人事劳资管理部门真正成为职工的“贴心人” 。
3.4 加强单位员工培训工作
除人事劳资管理部门的业务人员外,整个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领导干部作为整个单位内部的总负责人员,应当从自身做起形成层层管理和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可以加强对员工理论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聘请优秀专家前来培训,也要派遣优秀员工外出学习,全面实现“走出去” 与“请进来”的战略目标。并对学习和培训合伙做检验和评价,做总结和归纳,有效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其次,是优化学习模式整体部署方案,采取个人学习和团体培训相结合、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协调统一的模式。在加强教育工作培训的基础上,应当为各位员工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为大家创造更加优质的成长空间。第三,创建严肃的工作纪律氛围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单位内部学习与培训工作中,不允许出现无故不按规定时间或规定要求进行培训的情况,有违规者需及时补训,情况严重时要实施通报批评,走组织处理程序。针对学习考核情况需要对参与培训的职工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员工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标准之一,也要作为未来职工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优化人事劳资管理,能充分发挥人才在事业单位的应用价值。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完善人事劳资管理机制,在强化员工培训的基础上优化劳务分配制度,全面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协调发展与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魏万霞.探究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发展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34.
[2]李澍帆.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策略[J].经济师, 2018(7):269,271.
[3]应晓红.浅谈怎样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4(29):200.
[4]張弘弢.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10):149-150.
[5]苑宝珍.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 2014(2).
[6]康静.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