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核心素养应先从教师抓起

2020-04-30刘丹嵋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本学科教与学心理素质

刘丹嵋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

无论是发展核心素养,还是开展其他任何教育,都包含着两个方面:教与学。

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学。古人云:名师出高徒。强调的就是教师的教。教与学不能机械地分开和对立。所以,孔子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论。

今天,我们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与教师的素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尤其应重视教师的素质提高和发展。笔者认为,发展核心素养,首先应该从教师抓起。那么,在发展核心素养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道德品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就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心静自然凉,心安便是家。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调整好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迎接挑战,学好本领、面对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再次,教师要有较全面的知识积累。作为教师,毫无疑问,应该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了然于胸。教师只有对本学科知识精深理解、熟练掌握,才能呈现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所以,每个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社会作用,还有学习方法,都要下功夫学精、学透,变成自己的看家本领。

最后,教师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阅读面、知识面日渐扩大的青少年学生,才能做真正合格的知识传播者和人生引路人。作为教师,要对本专业有较深入的研究,有较全面的文化素质,同时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人,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总之,我们要通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教师增强发展自我、完善自己的紧迫感,同时,给教师提供合适的机会、氛围,利用合情、合理的管理手段,使教师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本学科教与学心理素质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给高校授学位放权是教育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