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后护理训练对其脚踝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2020-04-30王媛,张晶
王 媛,张 晶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八二医院创伤骨科,江苏 淮安 223001)
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由于其骨折类型、部位、血供、软组织覆盖等方面的影响,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恢复不良等现象[1],且固定术后不够稳定,不宜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2],而这势必会对脚踝功能的康复进程造成一定影响。我院对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训练,本文对其对脚踝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43.72±4.51)岁,骨折至手术时间6 h~4 d,平均(1.23±0.34)d;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17~66岁,平均(43.39±4.39)岁,骨折至手术时间5h~4 d,平均(1.41±0.2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训练。(1)体位调整:患者术后卧床,帮助其患肢抬高30°~40°,定时翻身。(2)被动训练:术后2 d~1周,在对患者实际情况评估的基础上指导其康复训练,采用棍棒等工具对其小腿肌群进行按摩,帮助其抬腿、小角度屈伸,进行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绷紧肌肉10 s、放松,连续10次为1组,3组/d,10次/组。练习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训练,5 min/次,3次/d;(3)主动训练:术后2~4周,主动练习踝关节背屈、跖屈及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 min/次,5次/d。术后5~8周,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行站立、行走练习。(3)出院后,鼓励患者进行生活活动训练,逐渐增加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5个月,从患者踝关节自主屈、伸、旋前、旋后等方面评价踝关节活动度;采用Kofoed踝关节评分方法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组别 屈 伸 旋前 旋后 负重时内翻 负重时外翻观察组(n=44) 29.24±3.76 11.54±2.43 19.67±2.45 29.24±3.27 3.04±0.36 4.67±0.88对照组(n=43) 19.37±2.66 8.32±1.39 14.41±2.36 18.37±2.73 4.76±0.87 8.41±1.79 t 14.105 7.563 10.195 16.811 12.098 12.411 P 0.806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 疼痛评分 功能评分 活动度评分观察组(n=44) 23.29±2.68 17.54±2.72 13.38±2.27对照组(n=43) 15.41±2.53 11.36±2.19 9.32±1.42 t 14.096 11.657 9.974 P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后,容易导致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3]等踝关节并发症。踝关节是机体最大负重关节,应尽快促进骨折端愈合,以降低踝关节功能丧失的发生风险。外固定术是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但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术后康复。
外固定术后护理训练是在评估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内容,循序渐进,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和骨组织重生[4];同时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损伤组织愈合,预防肌腱粘连[4],保证骨折稳定性。
总之,对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患者,术后实施护理训练对恢复患者脚踝功能有明显优势,是一种有效康复训练模式。